第六節(jié) 八會穴
(一)概述
八會穴是指人體8種精氣會聚的8個腧穴。八會穴是根據(jù)人體生理情況和穴位的主治特點命名的,其中髓會、脈會、骨會與奇恒之腑有關(guān)。這些穴是氣血生化和集中會聚的處所,大多分布在軀干部。
八會穴首見于《難經(jīng)·四十五難》。篇中日:“經(jīng)青八會者,何也?然腑會太倉(中脘),臟會季脅(章門),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膈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nèi)(膻中)也”。
(二)內(nèi)容及分布
八會穴中,中脘、章門、膈俞、大杼、膻中分布在軀干部,陽陵泉、絕骨、太淵分布在肢體部,分布無明顯的規(guī)律。
八會穴表
八會穴 |
所屬經(jīng)脈 |
八會穴 | |||
臟會 |
章門 |
足厥陰肝經(jīng) |
足少陽膽經(jīng) |
陽陵泉 |
筋會 |
腑會 |
中脘 |
任脈 |
手太陰肺經(jīng) |
太淵 |
脈會 |
氣會 |
膻中 |
任脈 |
足太陽膀胱經(jīng) |
大杼 |
骨會 |
血會 |
膈俞 |
足太陽膀胱經(jīng) |
足少陽膽經(jīng) |
絕骨 |
髓會 |
(三)臨床應(yīng)用
1、治療
八會穴的臨床應(yīng)用主要在治療方面。這8個穴位雖屬于不同的經(jīng)脈,但對于各自所會的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相關(guān)的病證有特殊的治療作用,臨床上常把其作為治療這些病癥的主要穴位。如六腑之病可以選中脘,筋病可以選陽陵泉等。另外,《難經(jīng)·四十五難》“熱病在內(nèi)者,取其會之穴也”,提示八會穴還可以治療相關(guān)的熱病。各穴的作用、治療范圍、主治病癥見表。
八會穴主治病癥表
|
作用 |
治療范圍 |
病癥舉例 |
章門 臟會 |
健脾和胃 消脹利膽 |
1、治療各種臟病 2、以治療肝、脾疾患為主 3、多用于臟病中虛實夾雜諸癥 |
肝氣郁結(jié):胸脅脹痛 脾胃虛弱:腹脹腸鳴、痞塊 腎虛:腰脊冷痛、水腫、泄瀉,奔豚氣、溺多自濁 心脾兩虛:身瘦肢倦、身鵝 肺之痰飲:咳嗽痰多 |
中脘 腑會 |
升清降濁 健脾和胃 補益中氣 安神志 |
1、廣泛用于治療各種腑病 2,以治療胃、大腸、小腸病癥為主,是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要穴之一 3、主要應(yīng)用于腑病中的急證、熱證、實證 |
胃:胃痛、嘔吐、呃逆 大腸:腹脹、腸鳴、痢疾 小腸:清濁不分 膽:黃疽 三焦:浮腫 膀胱:小便有熱、溺赤黃 |
膻中 氣會 |
調(diào)氣活血 益氣通脈 寬胸降逆 |
1、《行針指要歌》記載“或針氣,膻中一穴分明記”。治療氣虛、氣滯、氣逆諸種氣病 2、多用于氣的實證 |
肺失宣降:咳嗽喘逆 肺氣不足:氣短喘息 心胸痹阻:胸悶、胸痛 胃氣上逆;惡心、嘔吐、呃逆 肝氣郁結(jié):脅肋脹痛 |
膈俞 血會 |
理血和血 |
1、主治一切血病 2、常與其他腧穴配合,治療與血有關(guān)的病癥 3、還可用于治療心、肺、 肝、脾、胃的有關(guān)病癥 |
出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肌衄 瘀血痹阻:瘀血頭痛,產(chǎn)后惡露不盡,痹證日久血虛諸癥。如:配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治療風(fēng)疹;配脾俞、郄門、血海等治療貧血,紫斑。如:心悸、失眠、胸悶、胃脘痞滿疼痛、胸脅脹痛 |
陽陵 泉 筋會 |
疏利筋骨 活絡(luò)通痹 鎮(zhèn)痙定痛 |
與筋脈有關(guān)的肌肉拘攣或弛緩不收的各種風(fēng)證、瘙證、痹證、娃證 |
中風(fēng)半身不遂、面癱、面肌痙攣、下肢痿軟不用、肢體關(guān)節(jié)痹痛、抽搐 |
太淵 脈會 |
理氣 活血 通脈 |
1、血脈病癥 2、以治療心、肺二臟有關(guān)的病癥為主 3、對無脈癥有一定療效 |
血脈痹阻:胸痹、心痛、脈澀、喘咳 血失固攝:咳血、嘔血等 |
大杼 骨會 |
強健筋骨 |
1、治療一切骨病 2、是治療骨病的主穴,尤其對脊柱骨病更為重要 |
肩胛痛、上肢癱瘓、頸項、腰脊強痛不得臥、周身骨節(jié)疼痛不得屈伸 |
絕骨 髓會 |
添精益髓 補腎健腦 舒筋活絡(luò) |
1、治療骨、髓的病癥 2、其中以治療下肢痿軟不用為主 3、為治療腦病的主穴之一 |
中風(fēng)半身不遴 下肢。吼趱尽⑾ル靥弁、足關(guān)節(jié)挫傷 頸項部病癥:落枕、頸椎病 腦髓空虛: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耳鳴耳聾 |
2、配穴方法
八會穴是臟、腑、氣、血、筋、脈、骨、髓八者的精氣在運行過程中的會聚點,是十四經(jīng)中具有特殊治療作用的一類腧穴。臨床上可以單獨使用某一會穴配其他腧穴,亦可以同時選用兩三個會穴,常用的搭配有:
(1)中脘、章門配合治療臟腑病:五臟六腑之間有表里關(guān)系,故腑會中脘和臟會章門治療臟腑病是相互為用的,中脘穴不僅能治療腑病,也能治療臟病;章門穴不僅能治療臟病,也能治療腑病,兩穴相配可調(diào)理臟腑的功能,尤其對消化功能異常方面的病癥具有較好的作用。
(2)陽陵泉、大椎、絕骨配合治療筋、骨、髓病癥:
1)筋骨痿軟無力: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筋脈失于濡養(yǎng),或由于腎精虧損等原因引起骨枯髓虛,出現(xiàn)腰脊酸軟,肢體痿軟無力等病癥,如偏癱、痿證等,常3穴配合使用。
2)筋骨疼痛:由于挫傷、扭傷或風(fēng)、寒、濕等原因使筋骨受損而出現(xiàn)的疼痛,3穴配合治療也常有良效。
(3)與其他特定穴配合使用(此略)。
附:八會穴歌
腑會中脘臟章門,髓會絕骨筋陽陵
血會膈俞骨大杼,脈太淵氣膻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