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某歷史學習小組開展“古代阿拉伯”主題探究活動,下列可以選取的是( )
A.《天方夜譚》 B.《荷馬史詩》
C.浮力定律 D.亞里士多德
12.阿拉伯數(shù)字在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運用相當廣泛,它的發(fā)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 )
A.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B.古代印度人、巴比倫人
C.古代阿拉伯人、中國人 D.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13.亞歷山大的東征開啟了東西方文化大規(guī)模交融的新時代,這說明( )
A.暴力沖突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明的傳播與發(fā)展
B.和平往來促進了文明的交融
C.地區(qū)沖突導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動力來自于戰(zhàn)爭
14.下列宗教在國家的統(tǒng)一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15.下列關于巴黎圣母院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位于巴黎塞納河的一個島上
B.前后用了一把八十多年才建成
C.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伊斯蘭教堂
D.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16.伊斯蘭教歷把公元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歷元年,那么伊斯蘭教歷960年是公元 年。
A.1580年 B.1581年 C.1582年 D.1583年
17.如果有人在清真寺里誦讀《古蘭經(jīng)》,那么該人信奉的宗教應是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
18.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都與紀念耶穌有關。奉耶穌為“救世主”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伊斯蘭教 D.基督教
19.下列有關古代文明沖撞與融合的敘述,錯誤的是
A.阿拉伯人充當了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B.古代戰(zhàn)爭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地區(qū)文化的交流
C.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向單一,即西方向東方學習
D.馬可•波羅是促進東西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
20.他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中國元朝生活了17年,他奇異的經(jīng)歷和廣博的見聞,生動地留在了一部膾炙人口的著作中。他是( )A.張騫 B.哥倫布 C.馬可•波羅 D.麥哲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