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注冊會計師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注冊會計師 >> 模擬試題 >> 會計模擬題 >> 文章內容

      2020注冊會計師《會計》章節(jié)備考練習:所得稅_第2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2020年1月16日]  【

        二、多項選擇題

        1、甲公司為上市公司,2011年12月25日支付14 000萬元購入乙公司100%的凈資產,對乙公司進行吸收合并,合并前甲公司與乙公司不存在任何關聯(lián)方關系。假定該項合并符合稅法規(guī)定的免稅合并條件,購買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12 600萬元,計稅基礎為9 225萬元。甲公司無其他子公司。下列會計處理中,不正確的有( )。

        A、甲公司吸收合并乙公司產生的商譽為2 243.75萬元,應在個別報表中進行確認

        B、甲公司吸收合并乙公司產生的商譽為556.25萬元,應在合并報表中進行確認

        C、甲公司吸收合并乙公司產生的商譽的計稅基礎為零,因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甲公司應確認與其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并計入所得稅費用

        D、甲公司購買乙公司所取得的凈資產應按照公允價值入賬,因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而形成的暫時性差異,甲公司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并計入所得稅費用

        2、在發(fā)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項中,可能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有( )。

        A、為關聯(lián)方提供債務擔保而確認的預計負債,按照稅法規(guī)定,計提時和實際發(fā)生損失時均不允許在稅前扣除

        B、企業(yè)當期以免稅吸收合并方式購入集團外部的乙公司,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差額

        C、企業(yè)當期購入的無形資產,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進行核算,且當期末經(jīng)測試未減值

        D、企業(yè)當期收到客戶預付的款項,尚未確認收入,但按照稅法規(guī)定,應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3、甲公司20×2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5000萬元,發(fā)生營業(yè)成本2000萬元,發(fā)生管理費用200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150萬元,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60萬元,取得所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收益50萬元,固定資產清理凈收入30萬元。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有關甲公司所得稅的處理,正確的有( )。

        A、甲公司20×2年應交所得稅為705萬元

        B、甲公司20×2年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為15萬元

        C、甲公司20×2年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為37.5萬元

        D、甲公司20×2年應確認的所得稅費用為705萬元

        4、按照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企業(yè)當期發(fā)生的所得稅費用處理方法正確的有( )。

        A、企業(yè)當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均計入所得稅費用

        B、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者事項相關的遞延所得稅,應當計入所有者權益

        C、因企業(yè)合并產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或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影響,在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同時,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一般應調整在合并中應予確認的商譽

        D、稅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會導致當期所得稅費用減少,遞延所得稅費用增加

        5、甲公司2013年實現(xiàn)利潤總額1 000萬元,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2013年稅法與會計的處理差異等相關的交易或事項如下:

        (1)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增加100萬元,稅法上規(guī)定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2)本期企業(yè)一項房地產由自用轉換為以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時賬面價值為400萬元,公允價值為500萬元,期末公允價值為600萬元;假定年初和年末計稅基礎均為400萬;

        (3)本期購進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購入時成本為100萬元,期末公允價值為150萬元;

        根據(jù)以上材料,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有關甲公司2013年會計處理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2013年應交所得稅為250萬元;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為87.5萬元

        B、2013年應交所得稅為200萬元;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為87.5萬元

        C、3013年應確認其他綜合收益37.5萬元,應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00萬元

        D、2013年應確認所得稅費用250萬元,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費用50萬元

        6、下列有關資產計稅基礎的判定中,正確的有( )。

        A、某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成本為100萬元,該時點的計稅基礎為100萬元,會計期末公允價值變?yōu)?0萬元,會計確認賬面價值為90萬元,稅法規(guī)定的計稅基礎保持不變,仍為100萬元

        B、一項按照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企業(yè)最初以1 000萬元購入,購入時其初始投資成本及計稅基礎均為1 000萬元,假設未宣告分配股利,則當期期末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仍為1 000萬元

        C、一項用于出租的房屋,取得成本為500萬元,會計處理按照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稅法規(guī)定按直線法計提折舊,使用年限為10年,凈殘值為0。一年后,該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為400萬元,其計稅基礎為450萬元

        D、企業(yè)支付了3 000萬元購入另一企業(yè)100%的股權,購買日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2 600萬元,則企業(yè)應確認的合并商譽為400萬元,如果符合免稅合并的條件,則該項商譽的計稅基礎為0

        7、下列有關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中,正確的有( )。

        A、企業(yè)因銷售商品提供售后三包等原因于當期確認了100萬元的預計負債,則該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為100萬元,計稅基礎為0

        B、企業(yè)因債務擔保確認了預計負債1 000萬元,則該項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為1 000萬元,計稅基礎也是1 000萬元

        C、企業(yè)收到客戶的一筆款項80萬元,因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會計上作為預收賬款反映,但符合稅法規(guī)定的收入確認條件,該筆款項已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則預收賬款的賬面價值為80萬元,計稅基礎為0

        D、企業(yè)收到客戶的一筆款項80萬元,因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會計上作為預收賬款反映,如果稅法規(guī)定的收入確認時點與會計準則保持一致,則預收賬款的賬面價值為80萬元,計稅基礎也是80萬元

        8、2×14年度,甲公司經(jīng)核算得出,本年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初余額為120萬元,期末余額為15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期初余額為20萬元,期末余額為0。甲公司本年與所得稅相關的交易或事項中,其中包括下面兩項特殊業(yè)務:

        (1)因持有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確認投資收益40萬元。假定該股權投資擬長期持有;

        (2)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確認其他綜合收益120萬元。

        甲公司當年實現(xiàn)利潤總額800萬元,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有關甲公司的賬務處理中正確的有( )。

        A、甲公司應確認的應交所得稅為190萬元

        B、甲公司形成的遞延所得稅費用為-80萬元

        C、甲公司應確認的所得稅費用為270萬元

        D、甲公司形成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 080萬元

        9、甲公司在20×4年之前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20×5年由于符合高新技術企業(yè)的條件,所得稅稅率變更為15%(非預期稅率)。20×5年初,甲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為1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余額為10萬元。20×5年,甲公司發(fā)生的交易或事項如下:

        (1)期初持有的一項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增加100萬元,甲公司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xù)計量,稅法規(guī)定當期對該項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20萬元;

        (2)非同一控制下免稅合并確認商譽40萬元,期末對該項商譽計提減值準備20萬元;

        (3)持有的一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降40萬元;

        (4)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50萬元。

        根據(jù)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有( )。

        A、20×5年12月31日,甲公司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26.5萬元

        B、20×5年12月31日,甲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為73.5萬元

        C、20×5年12月31日,甲公司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18萬元

        D、20×5年12月31日,甲公司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24萬元

        10、甲公司為上市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20×4年12月25日支付14000萬元購入乙公司100%的凈資產,對乙公司進行吸收合并,合并前甲公司與乙公司不存在任何關聯(lián)方關系。購買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12600萬元,計稅基礎為9225萬元。甲公司無其他子公司。下列會計處理中,不正確的有( )。

        A、甲公司吸收合并乙公司產生的商譽為2243.75萬元,應在個別報表中進行確認

        B、甲公司吸收合并乙公司產生的商譽為556.25萬元,應在合并報表中進行確認

        C、甲公司吸收合并乙公司產生的商譽的計稅基礎為零,因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甲公司應確認與其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并計入所得稅費用

        D、甲公司購買乙公司所取得的凈資產應按照公允價值入賬,因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而形成的暫時性差異,甲公司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并計入所得稅費用

      1 2 3 4 5
      責編:jiaojiao95

      報考指南

      網(wǎng)校課程指南

      熱點資訊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