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能夠解釋系列位置效應產生的原因
A 衰退說 B 干擾說 C 壓抑說 D 提取失敗說
17.“足智多謀、隨機應變”是思維的( )品質
A 廣闊性 B 獨立性 C 靈活性 D 邏輯性
18.認知心理學提出,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 )的過程
A 嘗試錯誤 B 頓悟 C 認知操作 D 假設檢驗
19.啟動效應實驗范式的提出者是( )
A 喬姆斯基 B 梅耶爾 C 布洛卡 D 魯利亞
20.一個自愿到邊遠貧困地區(qū)支教的志愿者的行動說明( )
A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是錯誤的
B 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不是必要的
C 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不具有強大力量
D 低級需要和高級需要并不是絕對對立的
21.根據動機的性質不同,可以將動機分為( )的動機
A 原始的與習得的 B 生理的與社會
C 有意識的與無意識的 D 外在的與內在
22.情緒與情感最高的調節(jié)者是( )
A 大腦皮層 B 邊緣系統(tǒng) C 丘腦 D 下丘腦
23.( )狀態(tài)下,有機體會發(fā)生一系列劇烈的生物性反應,叫適應綜合癥
A 熱情 B 應激 C 激情 D 心境
24.維持適度的情緒體驗的表達,這是情緒調節(jié)的( )特征
A 恒定性 B 等級組織性 C 個體差異性 D 文化差異
25.下列哪一項不是縱向設計的缺點( )
A 耗時長 B 被試流失嚴重 C 缺乏系統(tǒng)性 D 會加入許多新的無關變量
26.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2至7歲的兒童處于( )
A 感知運動階段 B 前運算階段 C 具體運算階段 D 形式運算階段
27.小學兒童思維發(fā)展的主要特點是( )
A 由直覺動作思維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
B 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
C 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辯證邏輯思維
D 由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到辯證邏輯思維
28.對青年期人格發(fā)展和自我發(fā)展予以系統(tǒng)論述的著名的自我同一性理論的提出者是( )
A 弗洛伊德 B 榮格 C 羅杰斯 D 艾里克森
29.皮亞杰的“三山實驗”證明( )
A 幼兒道德處在他律水平
B 幼兒思維的自我中心性
C 幼兒不能形成客體永存性
30.關于成人認知發(fā)展,卡特爾提出了晶體智力與流體智力,不正確的是( )
A 流體智力決定于個人的稟賦,受教育和社會文化的影響較小
B 晶體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發(fā)展,25歲之后發(fā)展速度漸趨平緩
C 神經生理的老化導致基礎的認知能力退化,將導致晶體智力下降
D 通常信息加工能力,20歲以后發(fā)展到頂峰,30歲以后逐漸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