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中級會計師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華課網校 >> 中級會計師 >> 會計實務 >> 會計實務模擬題 >> 文章內容

      2019年中級會計師考試《會計實務》模擬試卷及答案九_第6頁

      來源:華課網校  [2019年1月10日]  【

        一、單項選擇題(本類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15 分)

        1.【答案】A

        【解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視同自有資產核算,符合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其他選項不符合題意。

        2.【答案】A

        【解析】選項 A,季節(jié)性停工損失計入制造費用,影響存貨成本;選項 B,超定額的廢品損失,計入當期損益,不影響存貨成本;選項 C,新產品研發(fā)人員的薪酬,資本化的部分,計入產品成本,費用化的部分,計入當期損益;選項 D,采購材料入庫后的儲存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不影響存貨的成本。

        3.【答案】B

        【解析】選項 B,設定受益計劃修改所導致的與以前期間職工服務相關的設定受益計劃義務現值的增加或減少屬于過去服務成本,應計入當期損益。

        4.【答案】D

        【解析】2×17 年該科研設備計提折舊計入管理費用的金額=480/10/12×11=44(萬元),遞延收益攤銷計入其他收益的金額=450/10/12×11=41.25(萬元),上述業(yè)務影響 A 企業(yè) 2×17 年度利潤總額的金額=41.25-44=-2.75(萬元)。

        5.【答案】D

        【解析】該事項導致甲公司 2×17 年 12 月 31 日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項目“期末余額”調整增加的金額=(400-300)×(1-15%)×(1-10%)=76.5(萬元)。

        6.【答案】B

        【解析】2×17 年 10 月 1 日,甲公司應確認投資收益=2 700×40%(因增資擴股而增加的凈資產份額)-3 000×(60%-40%)/60%(持股比例下降部分對應賬面價值)=80(萬元)。

        7.【答案】A

        【解析】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100+0.55/(1+11%)+10+0.3+0.2=111(萬元)分錄為:

        借:在建工程100.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5

        貸:銀行存款10

        借:在建工程10

        貸:工程物資0.5

        借:在建工程117.55

        貸:應付職工薪酬0.3

        銀行存款0.2

        借:固定資產111

        貸:在建工程111

        8.【答案】D

        【解析】事業(yè)單位有關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應計提壞賬準備。

        9.【答案】C

        【解析】有確鑿證據表明合同折扣僅與合同中一項或多項(而非全部)履約義務相關的,企業(yè)應當將該合同折扣分攤至相關一項或多項履約義務,A 產品的交易價格為 80 萬元,與企業(yè)經常銷售價格相同,故不分攤合同折扣,合并折扣僅與 B 產品和 C 產品相關,選項 A正確;合同折扣在 B 產品和 C 產品之間分攤,B 產品應確認收入=110-110÷(110+90)×(280-200)=66(萬元),選項 B 正確;C 產品應確認收入=90-90÷(110+90)×(280-200)=54(萬無),選項 C 錯誤,選項 D 正確。

        10.【答案】B

        【解析】對于外幣貨幣性項目,應當采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因匯率波動而產生的匯兌差額作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增或調減外幣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金額;存在減值跡象,需要計提減值準備的,應當按照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后,根據折算后的數據計算應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

        二、多項選擇題(本類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1.【答案】ABC

        【解析】2×17 年 12 月 31 日投資性房地產賬面價值為其公允價值 930 萬元,選項 A 正確;2×17 年 12 月 31 日投資性房地產計稅基礎=(1 000-1 000/10×3)-1 000/10×6/12=650(萬元),選項 B 正確;2×17 年 12 月 31 日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930-650)×25%=70(萬元),選項 C 正確;甲公司 2×17 年 6 月 30 日初始確認投資性房地產以公允價值 l 000 萬元入賬,計稅基礎=1 000-1 000/10×3=700(萬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 000-700=300(萬元),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對應其他綜合收益的金額為 75 萬元(300×25%),2×17 年影響損益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 000-930)-1 000/10×6/12=20(萬元),對應所得稅費用=20×25%=5(萬元),或計入所得稅費用金額=70-75=-5(萬元),選項 D 錯誤。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其他綜合收益7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70

        所得稅費用5

        2.【答案】BD

        【解析】外購土地使用權用于自行開發(fā)建造辦公樓等地上建筑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計入建筑物成本,應單獨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筑物分別進行攤銷和提取折舊,選項 A 錯誤,選項 B 正確;2×16 年 12 月 31 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為其建造成本 160 000 萬元,選項 C 錯誤;2×l7 年土地使用權攤銷額=200 000÷50=4 000(萬元),辦公樓計提折舊額=160 000÷25=6 400(萬元),選項 D 正確。

        3.【答案】AD

        【解析】甲公司確認債務重組損失=600-300-300×17%=249(萬元),所以選項 B不正確;乙公司應確認的資產處置損益=300-(700-500-100)=200(萬元),所以選項D 正確。

        甲公司的會計處理:

        借:固定資產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1

        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249

        貸:應收賬款600

        乙公司的會計處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100

        累計折舊500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00

        貸:固定資產700

        借:應付賬款600

        貸:固定資產清理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

        資產處置損益200

        營業(yè)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249

        4.【答案】ABCD

        【解析】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受托代理業(yè)務與其通常從事的捐贈活動存在本質上的差異。

        應注意以下幾點區(qū)別:

        (1)受托代理業(yè)務中,民間非營利組織不是受托代理資產的最終受益人,只是暫代受益人保管資產;而接受捐贈的資產以及資產帶來的收益,民間非營利組織是具有控制權的;

        (2)受托代理業(yè)務中,民間非營利組織只是“中介人”,幫助委托人將資產轉贈或者轉交給指定的受益人,無權改變受益人和資產用途,與限定性捐贈類似;但是限定性捐贈中,民間非營利組織具有一定的自主權,可以在資產提供者的范圍內選擇具體的受益人,而受托代理業(yè)務中,受益人是由委托人具體指定的,民間非營利組織無權更改;

        (3)受托代理業(yè)務中,委托人通常要明確指出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受益單位的名稱;

        (4)受托代理業(yè)務通常簽訂明確的書面協(xié)議,而且通常是委托方、受托方和受益人三方共同簽訂的。

        5.【答案】ABC

        【解析】選項 D,對于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相關交易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6.【答案】BC

        【解析】負債成分的公允價值=6 000×2%×(P/A,6%,3)+6 000×(P/S,6%,3)=6 000×2%×2.6730+6 000×0.8396=5 358.36(萬元)

        權益成分的公允價值=發(fā)行價格-負債成分的公允價值=6 000-5 358.36=641.64(萬元)

        負債成分應分攤的發(fā)行費用=200×5 358.36/6 000=178.61(萬元)

        權益成分應分攤的發(fā)行費用=200×641.64/6 000=21.39(萬元)

        發(fā)行時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5 80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820.25[6000-(5358.36-178.61)]

        貸:應付債券——面值6000

        其他權益工具620.25(641.64-21.39)

        7.【答案】ABD

        【解析】選項 A,轉讓所有權,即出售,應將無形資產賬面價值與轉讓價款之間的差額計入資產處置損益;轉讓無形資產的使用權,取得收入計入其他業(yè)務收入,攤銷成本計入其他業(yè)務成本。選項 B,應分別確認為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價款無法在二者之間分配的,全部確認為固定資產;選項 D,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使用壽命)至少應于每年年度終了進行復核,如果有客觀證據表明無形資產的經濟利益預期消耗方式與以前估計不同的,應當改變其攤銷方法,并按照會計估計變更進行會計處理。

        8.【答案】ABC

        【解析】剩余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大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計算原投資時應事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的差額,不需要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9.【答案】BC

        【解析】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貨幣資產交換,甲公司確認資產處置損益=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60-(80-16)=-4(萬元),選項 C 正確,選項 A 和 D 錯誤;甲公司換入非專利技術的成本為該非專利技術的公允價值 65 萬元,選項 B 正確。

        10.【答案】ACD

        【解析】選項 A 錯誤,待執(zhí)行合同變成虧損合同時,應先分析是否存在標的資產,若不存在標的資產,則直接將預計損失確認為預計負債。若存在標的資產,則應判斷標的資產是否發(fā)生減值,若標的資產發(fā)生減值,應計提減值損失,預計損失超過該減值損失,應將超過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而不是一律確認為預計負債;選項 C 錯誤,因產品質量保證而確認的預計負債,如企業(yè)不再生產,則應在相應的質量保證期滿后將預計負債余額沖銷;選項D 錯誤,因前期是根據合理預計的金額確認的預計負債,不屬于會計差錯。

        三、判斷題(本類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10 分)

        1.【答案】×

        【解析】只有當投資企業(yè)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利、通過參與被投資方的相關活動而享有可變回報,并且有能力運用對被投資方的權利來影響其回報的金額時,投資企業(yè)才能夠控制被投資方。

        2.【答案】×

        【解析】以債權轉為股權的債務重組中,債權人應以享有股份的公允價值為基礎確認為對債務人的股權投資。

        3.【答案】√

        【解析】非貨幣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yè)實質,或者雖然具有商業(yè)實質但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均不能可靠計量,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無論是否支付補價,對于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均不確認損益。

        4.【答案】×

        【解析】可能影響變更當期,也可能既影響變更當期,也影響未來期間,比如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折舊方法的變更。

        5.【答案】×

        【解析】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應當以未來轉回期間很可能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

        6.【答案】×

        【解析】事業(yè)單位以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的,只能以評估價值加上相關稅費,確定長期投資的入賬價值,不能以合同或協(xié)議約定的價值確定。

        7.【答案】×

        【解析】一般借款的閑置資金收益,應當費用化計入財務費用,不抵減資本化的利息金額。

        8.【答案】√

        【解析】企業(yè)在一定期間發(fā)生虧損,由此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減少。但由于所有者權益中有些是與盈虧無關的項目(如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因此企業(yè)在一定期間發(fā)生虧損,所有者權益總額不一定減少。

        9.【答案】×

        【解析】留用職工崗前培訓、市場推廣、新系統(tǒng)和營銷網絡投入,均和繼續(xù)進行的活動相關,不屬于與重組義務直接相關的支出。

        10.【答案】×

        【解析】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企業(yè)收到非貨幣性資產時,應當選擇下列方法之一進行會計處理:

        總額法:

        (1)收到政府補助

        借:××資產

        貸:遞延收益

        (2)在資產壽命期內分攤遞延收益

        借:遞延收益

        貸:其他收益

        (3)將來處置資產時,將未攤完的遞延收益轉入資產處置損益。

        凈額法:

        (1)企業(yè)收到補助資金時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2)將補助沖減相關資產賬面價值。

        借: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

        同時:(在相關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或預定用途時,沖減資產的賬面價值。)

        借:遞延收益

        貸: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四、計算分析題(本類題共 2 小題,共 22 分。第一題 10 分,第二題 12 分)

        1.【答案】

        (1)

        取得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5 000

        貸:銀行存款4 826.74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173.26

        2017 年年末

        借:應收利息250(5 000×5%)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39.60

        貸:投資收益289.60(4826.74×6%)

        借:銀行存款250

        貸:應收利息250

        2018 年年末

        借:應收利息25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41.98

        貸:投資收益291.98[(4826.74+39.6)×6%]

        借:銀行存款4 8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91.68(173.26-39.6-41.98)

        投資收益2 02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2 020

        應收利息358.32

        (2)取得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5 000

        貸:銀行存款250

        6 月 30 日公允價值變動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90(2 110-2 020)

        貸:其他綜合收益90

        12 月 31 日公允價值變動

        借:其他綜合收益210(2 110-1 9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210

        2018 年 6 月 30 日確認減值

        借:資產減值損失52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400(1 900-1 500)

        其他綜合收益120(210-90)

        2018 年 10 月 1 日出售

        借:銀行存款1 7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20

        ——減值準備4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2 020

        投資收益200

        2.【答案】

        (1)①專用設備 A、B 和 C 構成一個資產組。

       、诶碛桑焊鲉雾椯Y產均無法獨立產生現金流入,該三項資產共同產生現金流入。

        (2)該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1 500-500-400-80-20)×0.9524+(1 500-500-400-80-20)×(1+5%)×0.9070+(1 500-500-400-80-20)×(1+3%)×0.8638=1 397.23(萬元);

        該資產組應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900+600+500)-1 397.23=602.77(萬元);

        設備 A 應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602.77×900÷(900+600+500)=271.25(萬元);

        設備 B 應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602.77×600÷(900+600+500)=180.83(萬元);

        設備 C 應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602.77×500÷(900+600+500)=150.69(萬元)。

        設備 C 計提 150.69 萬元減值準備后的賬面價值為 349.31 萬元(500-150.69),髙于 300萬元(340-40),所以應全部確認減值 150.69 萬元。

        (3)包裝機 D 的可收回金額為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 1 100 萬元(1 160-60)

        與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1 180 萬元兩者中的較高者 1 180 萬元。

        包裝機 D 應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1 200-1 180=20(萬元)。

        五、綜合題(本類題共 2 小題,第一小題 15 分,第二小題 18 分,共 33 分)

        1.【答案】

        (1)事項(1)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因廣告費已經支付,從資產的角度考慮,其賬面價值為 0,超標的廣告費支出允許向以后年度結轉稅前扣除,所以計稅基礎為超標部分的金額,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符合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條件,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金額=(850-5 000×15%)×25%=25(萬元)

        調整分錄: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25

        (2)事項(2)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 2017 年 12 月 31 日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600-40=560(萬元),計稅基礎=560×150%=840(萬元),資產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280 萬元(840-560),但不符合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條件,不能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甲公司應將 2017 年 12月 31 日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70 萬元沖回。

        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7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70

        (3)事項(3)中①的會計處理正確。

        理由:因為固定資產發(fā)生永久性損害但尚未處置,所以應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事項(3)中②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A 生產線發(fā)生的永久性損害尚未經稅務部門認定,所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零,計稅基礎為 600 萬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600 萬元,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150 萬元(600×25%)。

        調整分錄: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15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150

        (4)事項(4)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M 產品的可變現凈值=90-12=78(萬元),M 產品的成本=60+24 =84(萬元),由于 M 產品的可變現凈值 78 萬元低于其成本 84 萬元,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發(fā)生減值,B 材料應按照可變現凈值與成本孰低計量。B 材料可變現凈值=90-24-12=54(萬元),其成本為 60 萬元,B 材料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60-54=6 (萬元),因甲公司期末對該材料計提 4 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調整分錄中應補提 2 萬元(6-4)的存貨跌價準備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0.5 萬元(2×25%)。

        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資產減值損失2

        貸:存貨跌價準備2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0.5 (2×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0.5

        (5)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并調整盈余公積。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03.5(25 -70 + 150 -2 +0.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10.35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10.35

        貸:盈余公積103.5

        2.【答案】

        (1)對于丙公司產品質量訴訟案件,乙公司在其 2016 年 12 月 31 日資產負債表中不應當確認預計負債。

        理由:乙公司判斷發(fā)生賠償損失的可能性小于 50%,不符合預計負債確認條件。

        (2)甲公司應確認債務重組損失。

        理由:甲公司取得的股權的公允價值 4 200 萬元小于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 4 500 萬元(5000-500),故取得股權的公允價值和應收賬款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確認債務重組損失。

        甲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4 200

        壞賬準備500

        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300

        貸:應收賬款5 000

        (3)2016 年 6 月 30 日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權時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6 300+(800-600)=6 500(萬元),合并報表中應確認的商譽金額=4 200-6 500×60%=300(萬元)。

        (4)甲公司與戊公司進行的置換交易構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理由:甲公司支付的補價 595 萬元中包含公允價值的價差 100 萬元和增值稅價差 495萬元,甲公司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交換資產最大公允價值的比例=100/4 500×100%=2.22%,小于 25%。所以甲公司和戊公司的該項置換交易應判斷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甲公司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4 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495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4 200

        銀行存款595

        投資收益200

        (5)甲公司處置乙公司股權在合并報表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4 400-[(6 300+200)+(500-200/ 10×6/12) + 100] ×60% -300 + 100×60% = -94 (萬元)。

      1 2 3 4 5 6
      責編:zp032348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