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現(xiàn)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20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題。
最單純的生活必需品
畢淑敏
迪斯尼版的《森林王子》,描寫一個人類嬰孩巴克利,偶入大森林,被野狼阿力一家收養(yǎng),在大熊巴魯、黑豹巴希拉等動物的呵護與培養(yǎng)下,成為友善、勇敢、智慧、快樂的少年。描繪了一幅人與動物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和諧相處的圖畫。
大熊巴魯為了拯救巴克利,與森林之王老虎謝利展開了殊死搏斗,以致昏倒在地。黑豹巴希拉誤以為它已陣亡,心情激動地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悼詞。大熊巴魯慢慢蘇醒后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地傾聽著,在莊嚴肅穆中,引出人們啼笑皆非的淚水。
巴魯復蘇之后,開始教導人類的孩子巴克利,如何在大自然中生活。那只載歌載舞的憨厚大熊,反復吟唱著一句話———“讓我們,得到,最單純的生活必需品……”
真是令人拍案叫絕的真理———最單純的生活必需品———由一只熊告訴我們。
人想活著,就必然得有一些必不可少的物件陪伴左右。幾年前,我見到一個鄉(xiāng)下孩子和一個城里孩子在做游戲。一張卡片,正面寫著問題,背面寫著答案。雙方看著問題回答,對與不對,以卡片背面的答案為準。那題目是———生命存活的三大基本要素是什么?
城里孩子說,這還不簡單嗎?就是脂肪、蛋白質(zhì)和碳水化合物唄!
鄉(xiāng)下孩子說,啥叫脂肪?不就是豬大油嗎?人沒有豬油那些葷腥吃,能活。蛋白質(zhì)是啥?不就是雞蛋嗎?人吃不上雞蛋也可以活的。碳水化合物是啥東西,俺不知道。俺只知道人要活著,最要緊的是要有水、火柴和糧食!
那張硬硬的精美卡片后面的答案,判定城里孩子的回答正確。但說心里話,我更認為鄉(xiāng)下孩子的答案率真和智慧。
縱觀人類的歷史,我們的生活必需品的名錄是越來越長了。一千年前,假如我們外出,真如那個鄉(xiāng)下孩子所講,只需帶上水和干糧,再攜一把火鐮。現(xiàn)在呢,要帶的恐怕就不僅僅是旅游鞋休閑裝、驅(qū)蚊油防曬霜…… 這應該算是進步吧?只是大自然不堪重負了。養(yǎng)育一個現(xiàn)代人的物資,足夠當初養(yǎng)活一百個一千個原始人。
大熊的箴言里,還有一個含義———單純。單純是一種很真實很透明的東西,我們已經(jīng)在進化中將它玷污。比如水吧,人體的細胞所需要的,是純凈的自然之水,而絕不是啤酒、可口可樂和摻了色素的某種渾濁液體。人們先是把水弄臟,然后再把臟水過濾。當人們飲著這種再生的清水時,沾沾自喜,以為是文明和進步。
再如空氣,人的肺所需要的,是凜冽的清新的山谷森林之風,而絕不是被汽車吞吐了千百次的工業(yè)廢氣。人們聚集在城市里,在空氣中混淆進數(shù)不清的雜質(zhì),然后搖搖頭說,這樣的地方,太不利于健康了。于是就開著汽車,滿世界找青山綠水的地方,心安理得地住下來,把新的污染帶給那里。
人們本來應該簡潔明確地表白自己的內(nèi)心,這樣會避免多少誤會,增進多少了解,節(jié)約多少人生啊!但是,不。有的人就習慣于虛偽客套聲東擊西云山霧罩,并稱這些技術技巧為禮儀和外交,讓世界變得遮遮蓋蓋詭譎莫測。于是無數(shù)人在這面難以超越的黑斗篷前終生猜謎,并因此形成窺探的癖好。
也許我們可以對自己精神和物質(zhì)生活中所需要的龐大分子分母,來一個約分。本著單純和必需的原則,把太繁多的精簡,把太復雜的摒棄。必需的東西越少,我們的腳步就越輕捷。佛家有一句話,叫“無掛礙物者無恐怖”,不妨借用來,少需要物者少煩惱。
單純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因為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雜質(zhì),無時無刻不在腐蝕著單純。人們往往以為單純只存在于童貞,如果你在晚年還保有單純,如果不是太傻,就是天賜的一種好運氣。其實,最有力量的單純,是歷練過復雜之后的九九歸一。以不變應萬變,自身有過濾化解和中和澄清的功能。心永遠清清的,呼吸永遠是輕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