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根據(jù)17至18世紀的外交規(guī)范,—個完善無缺的談判家,應該心智機敏,而且具有無限的耐性;能巧言掩飾,但不欺詐行騙;能取信于民,而不輕信他人;能謙恭節(jié)制,但又剛毅果斷;能施展魅力,而不為他人所惑;能擁巨富藏嬌妻,而不為錢財女色所動”。這段話出自( )
A.杰勒德·I·尼爾倫伯格《談判的藝術(shù)》一書
B.C·威恩·巴羅和格萊恩·P·艾森《談判技巧》一書
C.弗雷德·查爾斯·艾克爾《國家如何進行談判》一書
D.克里斯托夫·杜邦《談判的行為、理論與應用》一書
9.在實施激勵的問題上,應當遵循的三原則是( )
A.主動性原則、因果性原則、目的性原則 B.對象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原發(fā)性原則
C.針對的原則、結(jié)合的原則、強化的原則 D.服務的原則、動態(tài)的原則、特長的原則
10.美國成立專門的談判研究機構(gòu)及全國性的談判學會是在( )
A.20世紀40年代中期 B.20世紀50年代中期
C.20世紀60年代初期 D.20世紀70年代初期
11.提出“循環(huán)邏輯談判法則”的學者是( )
A.英國的比爾·斯科特 B.美國的D·L卡洛斯
C.英國談判學家P·D·V·馬什 D.美國的約翰·溫克勒
12.古人云“學莫便乎近其人”,“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在獲得信息的途徑中可以歸為( )
A.從公開性質(zhì)的信息載體、新聞媒介中獲取信息
B.從交流交談、從師等人際交往活動中獲取信息
C.從上級的指示、通報、下級的匯報、反映中獲取信息
D.從各種有關(guān)的專題活動,如各種展銷會中獲取信息
13.請指出1945年國共重慶談判的總目標( )
A.保證國內(nèi)和平,實施民主政治,鞏固國內(nèi)團結(jié)
B.鞏固國內(nèi)團結(jié)
C.實施民主政治
D.保證國內(nèi)和平
14.破解以戰(zhàn)取勝的方法措施不包括( )
A.阻止進攻 B.控制局勢
C.針鋒相對 D.改變環(huán)境
15.投石問路的陳述屬于( )
A.探詢性辯說 B.勸導性辯說
C.解惑性辯說 D.拒絕性辯說
16.心理學家遜伯特·莫拉賓通過一系列的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對于一條信息的傳遞效果,其中體態(tài)語言的作用占( )
A.7% B.38%
C.55% D.65%
17.邏輯證明是從屬或服務于( )
A.經(jīng)驗證明的中間環(huán)節(jié) B.實踐證明的中間環(huán)節(jié)
C.直覺證明的中間環(huán)節(jié) D.靈感證明的中間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