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tǒng)一命題考試小學語文教學論試卷
(課程代碼 0041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共頒布了幾部小學語文教育大綱?
A.三部 B.四部
C.五部 D.六部
2.我國實行新學制后供全國使用的第一部脫離蒙學讀物性質(zhì)的語文教材是
A.《復興國語教科書》 B.《最新國文教科書》
C.《小學國語讀本》D.《國語新讀本》
3.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學校小學課本語文》的主要任務是
A.識字教學B.閱讀教學
C.背誦練習 D.習作練習
4.林崇德在《學習與發(fā)展——中小學生心理能力發(fā)展與培養(yǎng)》中提出,語文能力的核心是
A.觀察 B.分析 C.概括 D.表達
5.充分貫徹“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原則的識字教學形式是
A.集中識字 B.字族文識字
C.韻語識字 D.隨課文分散識字
6.被稱作是識字的“拐棍”的是
A.漢語拼音 B.漢字筆畫
C.漢字筆順 D.偏旁部首
7.下列不屬于閱讀教學基本過程的是
A.從讀學寫,讀寫結(jié)合
B.預習,初讀課文
C.深入學習閱讀教學重點內(nèi)容
D.總結(jié)學習收獲,布置作業(yè)
8.創(chuàng)造出“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小學語文隨課文分散識字教學法的是
A.霍懋征 B.李吉林
C.斯霞D.丁有寬
9.可以反映聽話質(zhì)量的是
A.語言的理解力 B.集中的注意力
C.記憶力 D.辨析力
10.學習完《落花生》這篇課文后,教師引導學生談談從身邊的事物中領(lǐng)悟到了什么,然后選擇一種熟悉的事物寫寫。教師此時運用的方法是
A.閱讀 B.寫作
C.以寫促讀 D.以讀帶寫
11.通常在某個階段的教學結(jié)束之后進行,目的是對教學的成效進行全面評定的是
A.綜合性評估
B.診斷性評估
C.形成性評估
D.總結(jié)性評估
12.提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時間是
A.18世紀初 B.19世紀初
C.20世紀初 D.21世紀初
13.教學評估實質(zhì)上是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作出的
A.價值判斷 B.定性分析
C.定量分析D.綜合分析
14.評估者通過談話、問卷等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評估對象進行了解的方法是
A.觀察法 B.調(diào)查法
C.測驗法 D.資料分析法
15.以“指導學生圍繞—個中心意思分幾個段落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做到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為寫作教學的重點的學段是
A.幼兒時期 B.一二年級
C.三四年級 D.五六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