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共10分,每題1分)
1、有科學精神、愛國、勤勞、守紀律描述的是( )的性格類型。
A、中國人 B、德國人 C、日本人 D、俄羅斯人
2、江西廬山成為風景名勝,除其風光秀美外,( )也是它成為旅游熱點的重要因素。
A、“酒好”效應 B、“酒香”效應 C、“口碑”效應 D、“名人”效應
3、中國人有“父母在,不遠行”的傳統(tǒng),而現(xiàn)在子女經(jīng)常陪父母外出旅游,是對旅游態(tài)度( )的改變。
A、方向 B、大小 C、速度 D、強度
4、“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說明了個性的( )。
A、善變性 B、整體性 C、差異性 D、穩(wěn)定性
5、“力必多”理論是由心理學家( )提出來的。
A、馬斯洛 B、弗洛伊德 C、榮格 D、卡特爾
6、《水滸傳》中的宋江的性格應屬于( )。
A、膽汁質 B、多血質 C、黏液質 D、抑郁質
7、“寧喝順氣湯,不吃受氣飯”體現(xiàn)了旅游者對餐廳服務的( )心理。
A、求安全 B、求美 C、求公正 D、求尊重
8、“水不平則流,人不平則治”體現(xiàn)客人投訴心理中的( )。
A、求尊重心理 B、求補償心理 C、求平衡心理 D、求公平心理
9、“紅蘿卜加大棒”是( )的組合。
A、需要激勵與懲罰激勵 B、目標激勵與懲罰激勵 C、榜樣激勵與懲罰激勵 D、情感激勵與懲罰激勵
10、“一山不容二虎”體現(xiàn)人際關系中的( )因素。
A、相似性 B、互補 C、接近且相悅 D、個人特質
二、多項選擇題(共20分,每題2分,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1、古代社會傳統(tǒng)的旅游方式有( )。
A、商務旅游 B、探險旅游 C、外交旅游 D、政治旅游
2、旅游活動社會知覺有( )。
A、對他人的知覺 B、自我知覺 C、角色知覺 D、人際知覺
3、下列需要中,( )屬于社會需要。
A、陽光 B、休息 C、交往 D、尊重
4、旅行團出游的特點在于( )。
A、安全 B、隨意性 C、優(yōu)越感 D、價格便宜
5、旅游態(tài)度的形成階段有( )。
A、排斥階段 B、服從階段 C、同化階段 D、內(nèi)化階段
6、活躍型旅游者心理需求特點是( )。
A、敢于嘗試新的事物 B、樂于參加秋冬季旅游活動
C、愿意在幽靜的山莊、海濱度假 D、喜歡參觀美術館、博物館
7、旅游者購物的動機有( )。
A、求便宜動機 B、求實用動機 C、求利動機 D、饋贈性動機
8、心理健康的標準有( )。
A、正確認識自我 B、較好地適應環(huán)境
C、過度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D、特立獨行,不受世俗規(guī)范約束
9、理智性對抗挫折的行為有( )。
A、“阿Q精神” B、另辟蹊徑 C、無動于衷 D、堅持
10、領導藝術的心理依據(jù)有( )。
A、“服從權威”心理 B、模仿心理 C、“官本位”心理 D、暗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