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Y公司2006年9月1日,對融資租入一條生產線進行改良,領用一批用于改良的物料價款為390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66300元,原購入時所支付的運輸費為3750元,款項已通過銀行支付;生產線安裝時,領用本公司原材料一批,價值36300元,購進該批原材料時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6171元;領用本公司所生產的產品一批,成本為48000元,計稅價格50000元,增值稅稅率17%,消費稅稅率10%,應付安裝工人的工資為7200元;生產線于2007年12月份改良完工。該生產線的剩余租賃期為10年,尚可使用年限為9年,預計到下次裝修還有8年,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
要求:
(1)編制有關會計分錄;
(2)計算2008年的折舊及會計分錄。
【正確答案】 (1)購買和領用物料時:
借:工程物資 460050(390000+66300+3750)
貸:銀行存款 460050
借:在建工程 460050
貸:工程物資 460050
(2)領用本公司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42471
貸:原材料 36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6171
(3)領用本公司產品
借:在建工程 61500
貸:庫存商品 48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500 ( 50000×17%)
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5000 (50000×10%)
(4)應付安裝工人工資
借:在建工程 72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7200
(5)設備安裝完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
借:固定資產 571221(460050+42471+61500+7200)
貸:在建工程 571221
(6)2008年應計提的折舊=571221÷8=71402.625(元)。
借:制造費用 71402.625
貸:累計折舊 71402.625
4. 甲公司生產線一條,原價為140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6年,預計凈殘值為0,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該生產線已使用3年,已提折舊為700000元。2006年12月對該生產線進行更新改造,以銀行存款支付改良支出240000元。改造后的生產線預計還可使用4年,預計凈殘值為0。根據上述資料,編制甲公司有關會計分錄。
【正確答案】 (1)借:在建工程 700000
累計折舊 700000
貸:固定資產 1400000
(2)借:在建工程 240000
貸:銀行存款 240000
(3)借:固定資產 940000
貸:在建工程 940000
(4)改造后的生產線年折舊額= 940000/4=235000(元)
借:制造費用 235000
貸:累計折舊 235000
5. Y公司為一家上市公司,其2003年到2007年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業(yè)務資料如下:
(1)2003年12月12日,丙公司購進一臺不需要安裝的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設備價款為500萬元,增值稅為85萬元,另發(fā)生運輸費20萬元,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沒有發(fā)生其他相關稅費。該設備于當日投入使用,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5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2)2004年12月31日,丙公司對該設備進行檢查時發(fā)現(xiàn)其已經發(fā)生減值,預計可收回金額為500萬元;計提減值準備后,該設備原預計使用年限、預計凈殘值、折舊方法保持不變。
(3)2005年12月31日,丙公司因生產經營方向調整,決定采用出包方式對該設備進行改良,改良工程驗收合格后支付工程價款。該設備于當日停止使用,開始進行改良。
(4)2006年3月12日,改良工程完工并驗收合格,丙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工程總價款30萬元。當日,改良后的設備投入使用,預計尚可使用年限8年,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為11萬元。2006年12月31日,該設備未發(fā)生減值。
(5)2007年12月31日,該設備因遭受自然災害發(fā)生嚴重毀損,丙公司決定進行處置,取得殘料變價收入45萬元、保險公司賠償款28.5萬元,發(fā)生清理費用5萬元;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收付,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
要求:(1)編制2003年12月12日取得該設備的會計分錄。
(2)計算2004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
(3)計算2004年12月31日該設備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并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4)計算2005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
(5)編制2005年12月31日該設備轉入改良時的會計分錄。
(6)編制2006年3月12日支付該設備改良價款、結轉改良后設備成本的會計分錄。
(7)計算2006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
(8)計算2007年12月31日處置該設備實現(xiàn)的凈損益。
(9)編制2007年12月31日處置該設備的會計分錄。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正確答案】 (1)借:固定資產 605(500+85+20)
貸:銀行存款 605
(2)2004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605-5)/10=60(萬元)
(3)2004年12月31日該設備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605-60)-500=45(萬元)
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45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45
(4)2005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500-5)/9=55(萬元)
(5)編制2005年12月31日該設備轉入改良時的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 445
累計折舊 115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45
貸:固定資產 605
(6)編制2006年3月12日支付該設備改良價款、結轉改良后設備成本的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 30
貸:銀行存款 30
借:固定資產 475
貸:在建工程 475
(7)2006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475-11)/8×9/12=43.5(萬元)
(8)2007年年末處置時的賬面價值=475-43.5-(475-11)/8=373.5(萬元)
處置凈損失=373.5-45-28.5+5=305(萬元)。
(9)編制2007年12月31日處置該設備的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 373.5
累計折舊 101.5 (43.5+58)
貸:固定資產 475
借:銀行存款 45
貸:固定資產清理 45
借:銀行存款 28.5
貸:固定資產清理 28.5
借:固定資產清理 5
貸:銀行存款 5
借:營業(yè)外支出 305
貸:固定資產清理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