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23—26題。(13分)
讀書是快樂的
、倥c書結(jié)緣,還是在孩提時。那時我的小叔在家開了一個小書店,專門出租連環(huán)畫。借著這個便利條件,“小人書”陪伴我度過了小學時代。盡管那時讀書還似懂非懂,卻初步嘗到了讀書的樂趣。
②參加工作后,時值“文革”文藝蕭條時期,伴隨我的只有平時積攢下的一堆書籍,時常一個人關(guān)在屋子里,孤獨無依,只有以書為伍,讀書解悶。本是無奈之下的閱讀,卻常常有出乎意料的收獲。讀書之時,心如止水,心無旁騖,仿佛兩個人在空靈寂靜的屋子里促膝交談,彼此之間的呼吸也能聽得清清楚楚。這樣日復一日,漸漸養(yǎng)成了一個永遠不變的愛好——讀書。自從喜歡用讀書來填充業(yè)余時間起,讀書幾乎成了我每日不可或缺的功課。當白天的喧囂被黑夜的寂靜替代之時,一盞燈、一杯茶、一本書的消磨與浸潤就成了我最為愜意的享受了。以至每次離家外出也必須在行囊里塞上一本書,否則獨臥在異鄉(xiāng)的床上定會輾轉(zhuǎn)反側(cè),久久不能入睡。
、圩x書之樂,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古人云:書中日月長。書中有秦漢的冷月,唐宋的樂舞,明清的悲歌,將世事滄桑人生百態(tài)盡展眼底。在有月或沒月的夜晚去會見曹雪芹,去拜訪羅貫中,去聆聽魯迅大師的教誨,瞬間完全進入了心靈被凈化的狀態(tài)。以書為伍,少了一分浮躁,多了一分清純;少了一分庸俗,多了一分儒雅。仿佛與圣賢相對而坐,聆聽教誨,感到心靈充實豐盈,思想豁然開朗。
、茏x書之益,增知、獲趣、致雅。打開一部古書,猶如展開一部歷史的長卷,諦聽歷史的脈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開一冊文學經(jīng)典,如同走進一片風景勝地,詩情畫意呼之欲出,猶如置身其中。李白的孤傲,陳子昂的愁懷,魯迅的激昂,朱白清的深情,梁實秋的淡雅……一一呈現(xiàn)在面前,心境與文字互為水乳,不由自主地跟隨作者進人如詩如畫的意境。古賢今哲所論述的廣泛空間,縱橫萬里,上下千年,讀之發(fā)人深省,益人心智,陶冶性情。
⑤讀書之喜,結(jié)交良師益友。書是良師,讀舊書如見故人,看新書如遇新知。以書為師,似與先賢對話,如同今哲低語,以明凈的心靈與智者娓娓道來, 忘記了一切得失榮辱,有的只是一分恬淡求知的心境,一份祈求解讀人生的心靈,心緒得到安詳寧靜。書又是益友,當你痛苦時,書給你撫慰; , 。與書為伍,如有良師益友指路導航,目光可以穿越歷史的漫長隧道,徹悟人生的真諦。
、拮x書之得,漸入佳境。潛心書海,釀就讀書人一分無拘無束的讀書快意,而所謂的增長知識都是在似春雨潤物、春蠶食葉般的快樂閱讀中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同一本書,年輕時讀,多半出于獵奇的心理,不能深味;中年時讀,便能領(lǐng)會書中精髓,得到洞悉與啟迪;年高時讀,則猶如人置高處,一覽無余。即古人所說的“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而老年讀書則如臺上觀月”。由此看來,讀書的品位也是漸入佳境的。
、咂鋵,人生本身就是一部無字之書。漫漫人生,光陰似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腳踏實地地撰寫人生之書的每一個章節(jié)。如今,現(xiàn)代生活豐富多彩,滿眼的物欲充斥著人們的視野。我們的心靈需要文化的浸潤和濡養(yǎng),讀書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心境。只要有心讀書,便可忙里偷閑。人人都知道開卷有益,但忙人與書無緣,俗人與書無分,若非有意有情,很難與書結(jié)為“百年之好”。
、鄾]有閱讀的人生是殘缺的人生,學會了讀書,就學會了閱讀人生,參悟天地,投入社會。讓讀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修心養(yǎng)性,增知致雅,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23.閱讀全文,請說說作者認為“讀書是快樂的”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24.下面不能作為本文道理論據(jù)的一項是( )(2分)
A、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lǐng)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B、書籍把我們引入最美好的社會,使我們認識各個時代的偉大智者———史美爾斯
C、評價一座城市,要看它擁有多少書店——魯賓斯坦
D、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E、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25.請參照文中第⑤段空缺處前面句子的寫法,補寫一個句子。(2分)
, 。
26.閱讀思考,完成下面題目。(5分)
(1)有人認為文中第⑦段中加橫線的部分與文章主要內(nèi)容沒有聯(lián)系,應該刪去。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請簡述理由。(2分)
答:
(2)文中說“學會了讀書,就學會了閱讀人生”,是說在讀書中獲得對人生的體驗和感悟。請你舉出自己在閱讀名著過程獲得對人生體驗或感悟的例子,來證明這個觀點。(3分)
答:
23、因為讀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豐盈,思想豁然開朗(1分);增知、獲趣、致雅(益人心智,陶冶性情)(1分);結(jié)交良師益友(1分);讀書的品位漸入佳境(1分)。24、C
25、開放性題目,無統(tǒng)一答案。如,當你困惑時,書給你解疑。當你迷茫時,書給你指路。當你消沉時,書給你振作,等等。
26、(1) 參考答案:不能刪去。因為:讀書和做人是緊密聯(lián)系著的,(1分)讀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獲得許多生活經(jīng)驗和如何做人的道理。(1分)也可以從文章中找出兩點依據(jù),或根據(jù)自己對本文的理解談出兩點,將讀書與做人結(jié)合起來,言之成理,即可。
(2)開放性題目,無統(tǒng)一答案。寫出名著書名和主人公姓名,(1分)自選一個角度,具體寫出自己獲得的對人生的體驗和感悟,如為理想而終身奮斗;堅強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敢于斗爭,等等。(2分)
南京藝術(shù)學院附屬中學
(四)(11分)
、胚@無疑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今天的一份《紐約時代》比17世紀一個普通英國人一生經(jīng)歷的還多;可用的資訊平均每4年就增加一倍;各種資料、信息、畫面正排山倒海般涌現(xiàn),人們已經(jīng)被迫經(jīng)年累月沉浸其中。我們每天被動地接受著各種加碼的信息,在自以為更加自由的同時,卻更加被塑造。資訊改變著我們的認識,甚至讓我們迷失了自我。
、莆覀兛傋x不完堆積如山的書刊,我們總對一些新事物一知半解;我們剛剛才明白了“量子力學”,又被深奧的經(jīng)濟學原理搞得一頭霧水;別人早已在電子商務領(lǐng)域干得熱火朝天,我們還在用傳統(tǒng)的商業(yè)手法苦苦掙扎……為了在同行業(yè)間生存,甚至在社會中立足,我們被迫追趕每分鐘都在膨脹的知識,但我們的腳步總追不上周遭的變化。
、窃诤棋馁Y訊面前我們感到極度的恐慌和精神焦慮,我們感到了人的渺小和無力,害怕在如潮的資訊中滅頂,害怕被這個多變的時代所遺棄。
、任覀冃枰鲑Y訊的泥潭。
、少Y訊時代是為能運用資訊的人而預備的。那些把一切資料的碎片都當做資訊的人不可能正確的運用資訊;那些把一切有用和無用的東西都往腦袋里塞的人也不可能成功運用資訊。只有對你真正有意義的資料才稱得上資訊,其他的都是垃圾,只會讓你更加無知。也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超載健忘癥”,聽完一場毫無意義的演講,我們不僅沒有記住一個字,反而連車停在什么地方都忘了。
、饰覀償z取新的資訊,是為了將其組合到舊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中去,獲得更佳的結(jié)構(gòu),而不是為了裝點門面,甚至全面否定對自我的認識。
、撕螞r資訊充斥著陷阱,有的是資訊制造者帶來的麻煩,更多的則是在傳播通路中的異化,面對撲面而來的種種資訊,如果不加分析、理解、取舍而“照單全收”,必將造成資訊對你的嚴重傷害。
⑻富蘭克林說:一個飽讀詩書的蠢材往往比一個無知的蠢材更蠢。
、臀覀兺耆梢詮馁Y訊焦慮中解放出來,將其還原到個人的興趣、工作的需要、正確的生活經(jīng)驗以及完全溝通的“常識”層次,以“自己的方式”去看待和處理問題。我們沒有必要附庸風雅,也沒有必要吹毛求疵。
、卧谫Y訊的大海里,如果你想做海綿,企圖吸干所有的海水,無異于癡人說夢;不如做快樂的游魚好了,自由地吞吐海水,汲取所需,摒棄所廢。
⑾讓資訊為我所用,而不是自己被資訊所左右,才能從資訊焦慮中徹底解放。
19、本文所說明的道理,作者分別用了兩個中心句加以概括,這兩個中心句是:(2分)
(1)
(2)
20、概括文章開頭3段的主要內(nèi)容,說說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分)
21、仿第二段劃線的句子在省略號處續(xù)寫一個句子。(2分)
我們剛剛才明白了“量子力學”,又被深奧的經(jīng)濟學原理搞得一頭霧水; 別人早已在電子商務領(lǐng)域干得熱火朝天,我們還在用傳統(tǒng)的商業(yè)手法苦苦掙扎;
, 。
22、第五段舉“超載健忘癥”的例子是為了說明什么?(2分)
23、第十段中游魚之比所說明的道理與下列名句中的 相同(單選題,只填序號)(1分)
A.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墩撜Z》
B.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
C.學而不化,非學也。 ——楊萬里
D.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E.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
F.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
G.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24、請結(jié)合下則材料給你的啟示來探究上文關(guān)于“資訊爆炸”的話題,談談你的認識。(2分)
材料:
基因研究的成果將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變化,它可以控制疾病,置換器官,延緩衰老。如果掌握了人類的全部基因密碼,從理論上可使人活到1200歲,而且可以設(shè)計出新人類?墒钦娴搅四且惶,地球能承受嗎?倘有人濫用基因技術(shù),爭相設(shè)計“超人”“怪人”,該怎樣對待?科技是把雙刃劍,基因技術(shù)的突破,也將給人類社會帶來沉重的倫理難題與心理難題。
19、(1)我們需要跳出資訊的泥潭(2)讓資訊為我所用,而不是自己被資訊所左右,才能從資訊焦慮中徹底解放
20、資訊爆炸使人們感到恐慌和焦慮。作用:引出中心論點,同時也在證明論點(大量的事實也在說明應跳出資訊的泥潭的道理)
21、去年買的數(shù)碼相機使用得還不熟練,今年它便成了落后的款式 別人已紛紛考駕照了,我卻分不清寶馬與奔馳……
22、說明濫取資訊的嚴重后果(危害)
23、C
24、開放題,不設(shè)標準答案。應扣住“科技是把雙刃劍”這一中心,辯證的看待“資訊爆炸”這一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