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課程 | 模擬考場  
        當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 >> 中考 >> 中考歷史 >> 歷史模擬題 >> 湖北歷史模擬題 >> 文章內容
        

      湖北中考歷史專項訓練試題(5)(附答案)_第4頁

      來源:中華考試網收藏本頁   【 】  [ 2015年10月28日 ]

        參考答案

        1.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相關知識,通過所學知識,我們知道:中國近代被稱之為狀元實業(yè)家的是張謇,所以答案是C。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2.C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中國人們社會生活的變化。辛亥革命后,國民政府為了改變愚昧落后的習俗,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人們生活習俗、習慣的變化都因為辛亥革命的發(fā)生。受辛亥革命的影響。題干中所描述的服裝是孫中山的經常穿的,故被定為中山裝。選擇答案C。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上冊•經濟和社會生活•社會生活的變化。

        3.B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中國社 會的變化。同學需要認真閱讀題干,分析理解文字的意思:自松油片以至電燈,自獨輪車以至飛機,自標槍以至機關槍,……可以看出現(xiàn)在的中國從松油片、獨輪車、自標槍開始使用電燈、坐飛機、用機關槍。反映中國社會的進步,進入近代社會。選擇答案B。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上冊•經濟和社會生活•社會生活的變化。

        4.D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相關史實。從圖表可以看出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面粉出口量快速增長。說明中國的面粉產量增加,中國工業(yè)有快速發(fā)展。是從1914年開始。學生可以分析出是1914年發(fā)生的事情促進了中國面粉的發(fā)展。因為帝國主義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故選擇答案D。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 年級歷史上冊•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5.C

        【解析】

        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相關史實。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從誕生之日起一直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壓迫,比較落后;從行業(yè)上來看,主要集中在紡織業(yè)、面粉業(yè)等輕工業(yè)部門,重工業(yè)落后;從地區(qū)之間的發(fā)展來看,上海、武漢等沿江海大城市較發(fā)達,內地薄弱;一戰(zhàn)期間,由于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zhàn)爭,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掠奪,中國民族工業(yè)經歷了一個發(fā)展的“黃金時代”。故答案選C。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6.B

        【解析】

        試 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以來社會生活變化的相關史實,解題時注意“不可能“,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科舉考試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從隋朝大業(yè)三年(607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后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約一千三百年。B內容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故選B。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社會生活的變化•文化生活的變化

        7.A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張謇的準 確認識,解題時抓住題干圖片中的信息,依據“清末狀元”“實業(yè)救國”“大生紗廠”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斷是張謇,回顧已學知識可知張謇(1853-1926)字季直,號嗇庵,清代狀元,實業(yè)家,立憲派著名人物。他畢生從事實業(yè)和文化教育事業(yè),對我國民族資本主義和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故選A。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張謇

        8.D

        【解析】

        試題分析:本小題考查的是實業(yè)救國。張謇,江蘇南通人,清末狀元,著名的實業(yè)家,人稱“南張北周”!恶R關條約》簽訂后,外國人紛紛在中國開辦工廠、開采礦山,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直接剝削中國人民。張謇深感要挽回中國的利益,必須發(fā)展本國的工商業(yè)。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口號“實業(yè)救國”,并身體力行,主動放棄高官厚祿,棄政從商,毅然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yè)。他所倡導的“實業(yè)救國”口號與“民主共和”成為當時流行的兩大思潮。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9.B

        【解析】

        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知識遷移能力。題文給出的時間是1876年,因此,家住上海的李先生看的報紙應是申報,因為申報是1872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故答案選B。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經濟和社會生活•社會生活的變化

        10.D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閱讀分析能力。張謇指出“外洋富民強國之本實在于工”意思是說外國人富民強國的根本原因是工業(yè)發(fā)達,因此張謇這段話反映了他提倡實業(yè)救國。故答案選D。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11.D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科舉制度有關知識的準確識記。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科舉制度創(chuàng)立于隋朝,1905年清朝宣布廢除沿用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題干中的“1919年春,科舉制度已經廢除了。所以此題選D。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新式教育的開端

        12.B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清末民初的社會生活的變化。輪船、火車、電報、報紙和電影在辛亥革命前的中國就出現(xiàn)了,所以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員可以坐輪船或火車出差,可以發(fā)電報問候親人、與朋友照相,可以在報紙上看新聞、休閑時看電影。辛亥革命后孫中山宣布革除封建陋習,廢除跪拜禮,改行鞠躬或握手。革除“大人”、“老爺”之類的稱呼,改稱“先生”、“君”。所以答案選B。

        考點: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近代化的艱難起步•社會生活的變遷•照相、電影的出現(xiàn);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近代化的艱難起步•社會生活的變遷•剪發(fā)辮、改稱呼

        13.B

        【解析】

        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閱讀分析能力。題文表格中的數據顯示:1912年——1920年,中國民族工業(yè)廠家數增長速度非?欤湓蛴卸阂皇切梁ジ锩鼪_擊了封建制度,二是“一戰(zhàn)”期間列強因戰(zhàn)爭暫時放松對華經濟侵略,更重要的原因是后者。故答案選B。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14.D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張謇的相關史實。屬于基礎題,考察的是學生對相關史實的識記能力。題中明確提到此人物選擇了實業(yè),結合課本所學知識可知是張謇。面對民族危機,張謇深感要挽回中國的利益,必須發(fā)展本國的利益,提出“實業(yè)救國”的口號,故此題選擇答案D。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上冊•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15.D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和狀元實業(yè)家張謇相關的史實,張謇創(chuàng)辦的大生紗廠是在1899年,而近代中國在洋務運動時期就創(chuàng)辦了民用工業(yè),如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因此,大生紗廠不是中國最早的民用工業(yè)。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將中華自考網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 | 復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于本站  網站聲明  廣告服務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導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