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閱讀下文,完成18—21題。(15分)
換面
(1)母親連著喊了幾聲連生,沒聽到應答,就走出門來,大著聲朝著對面竹林里喊。脆嫩的回聲就像小鳥般撲楞著飛過來。接著,鉆出一個泥猴似的少年來。
(2)連生手里握著一只蟬,蟬鳴悠揚,隨連生一路叫過來。母親將一個裝了麥子的提籮交給連生,去換面吧,二嬸家也要換呢,你一起帶去換了。連生一把提起那兩個裝了麥子的提籮,高興地出門去了。(3)夏日的午后日頭正毒。連生兩只手提著兩個提籮,只好把蟬埋在麥子里。蟬很狡猾,不時地從麥子里探出頭來,一點一點地往上爬。途中有一段田埂路,很窄,連生走得很謹慎,蟬趁機爬到了麥子上。連生有些急了,但又不敢放下提籮,大步往前走。蟬得到機會,“吱”的一聲飛到對面田邊的一棵大柳樹上去了。連生想再去捉蟬,又怕耽誤了換面,看了一陣,不舍地轉身走了。
(4)面房很快到了。牽面的是一個跛腿老頭,人稱二先生。二先生人品好,老少無欺,從不短人斤兩。又牽得一手好面,細如絲,白如霜,又勁道,又瓷實,很好吃。人們說,吃了二先生牽的面,寡淡的日子也平添了幾分滋味。
(5)連生一進門,慈眉善目的二先生就過來招呼說,將一個大蒲扇遞給連生。然后有條不紊地稱麥倒麥,稱面裝面。很快忙完兩份面。連生心里惦記著那只飛走的蟬,提著兩提籮面,連跑帶跳地往回趕,感覺比來時還輕快,不知不覺就來到了那棵大柳樹下。樹上有好幾只蟬在叫。聽到蟬聲,連生走不動了,放下提籮朝樹上看。
(6)剛才那只飛走的蟬也正在使勁叫呢,那叫聲格外悠長,格外響亮。連生的心跳加快了,貓了腰就往樹上爬,悄悄地爬向那只蟬,突然手一撲,捉住了,滿心歡喜!他是不會讓蟬再次逃走的。于是,用一根細麻繩,一頭系住蟬,一頭系在提籮上,蟬只能圍著提籮打轉轉了。
(7)連生高興地站起身,看了一眼兩個提籮,心不由一緊:面,好像少了。他記得,從牽面房出來時,兩只提籮都是滿滿的,這下都變得淺淺的,特別是二嬸家那個暗花提籮,好像淺得更厲害!
(8)莫不是有人趁我上樹捉蟬的時候,偷面了?連生看了看四周,連個人影都沒有。只有一輪白花花的太陽,毒毒地炙烤著大地。他有些急了,自家的面少了還好說,二嬸家的面不能少!二嬸像母親一樣愛自己,可不能對不起二嬸啊。連生看看自家的提籮,又看看二嬸家的提籮,彎腰從自家提籮里拿出一掛面來,放進二嬸家的提籮里。二嬸家提籮里的面,恢復到了原來的樣子,而自家的面淺了。
(9)那是一大碗面呢!連生記得,有天晚上,母親煮了面,他覺得很好吃,就多吃了一碗。他吃完面,卻發(fā)現母親的碗里沒面了,最后,母親只喝了面湯。為此,他責怪了自己好多天。這下,又無端少了一碗面,到時肯定又會少了母親的。
(10)那不行!連生彎下腰,把剛放進二嬸家提籮里的那掛面,拿出來,又重新放進自家的提籮里?赡抗庥|到二嬸家的提籮時,他一下子懵了:二嬸家提籮里的面,少得他不敢看了。他連忙扭過脖子,又斜眼瞄了一下那個暗花提籮,像做了賊一般。 (11)連生把那掛面又放進了二嬸家的提籮里?煽戳俗约业奶峄j,他又心痛了。他想將那掛面重新拿回來,可手伸了幾次,還是縮了回來。(12)此時,那只蟬因麻繩的拉拽,不停地鳴叫著,連生聽得有些心煩,解開麻繩,放了那只蟬。
(13)母親回來了,見他像個蔫茄子,驚訝地問,不舒服?連生不答,母親很疑惑。這時,二嬸提著那籮面過來了,手里還捏著一桿小秤。二嬸說,嫂子,二先生的面稱錯了。母親一驚,稱錯了?不會吧,二先生的秤向來很準。二嬸笑了笑,說,這次不準了。
(14)母親看了一眼連生,又轉頭看向二嬸,問,少了多少?二嬸說,不是少了,是多了,多半斤多呢,我回家提起那籮面時,覺得沉沉的,一稱,還真是重了。母親接過秤,也稱了自家那籮面。一稱,母親的臉就陰了,說,少了,少了半斤多呢。怎么會這樣?母親和二嬸一齊把目光轉向連生。連生滿臉晴朗瞪大兩眼,看著兩提籮面。兒子情緒好轉,母親的心情也好了,畢竟跟兒子比起來,少半斤面太小菜了。
(15)不過,母親還是想問個清楚明白,連生就把路上的事說了。聽完,母親和二嬸都大笑起來。連生更疑惑了,問,提籮里的面怎么看著比原來淺了呢?母親說,我的傻兒子,你提著撞來撞去的,原來的空隙撞沒了,看著就淺了。連生一下子跳起來朝門外飛去,眨眼功夫就消失在那片竹林里。二嬸在后面喊,連生,晚上到我家吃面呀。
(16)沒聽到回聲,只聽到竹林那邊,傳來一片悠揚的蟬鳴。
18.圍繞“換面”這件事,連生主要做了哪些事?請將相關情節(jié)填寫在橫線上。(2分)
(1)在去換面的路上,連生怕耽誤換面,任由捉到的蟬飛了;
(2) ;
(3) ;
(4)知曉面沒少的原因,連生飛進竹林。
19.結合全文內容,說說文中畫線部分對“二先生”的介紹有什么作用。(4分)
20.根據括號內的要求,賞析文中兩處畫線的句子。(6分)
(1)脆嫩的回聲就像小鳥般撲楞著飛過來。(從修辭的角度)(3分)
(2)他連忙扭過脖子,又斜眼瞄了一下那個暗花提籮,像做了賊一般。(從描寫方法的角度)(3分)
21“蟬”在文中多次出現,請分析其作用。(3分)
三、 寫作(63分)
22.在路上,能看到數不盡的風景,一草一木各有各的姿態(tài);在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物,悲歡離合人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路上,可以體會到跋涉的艱難,從中細細品味生活的真諦……
請以“在路上”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襲、套作;④書寫正確、規(guī)范、美觀;⑤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