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散文閱讀 (18分)
尋找父親
①肖霍洛夫在《靜靜的頓河》的卷首中,引了一句哥薩克民歌:“你啊,靜靜的頓河,我們的父親。”河流、山脈、草原等自然風物所代表的故鄉(xiāng),是一個人的生養(yǎng)之地。正如父親一樣,它不僅是血肉之軀,更是我們精神承繼的主要源泉。
、谖业墓枢l(xiāng),就是父親的土地。父親把我生養(yǎng)在其上,讓我在那廣袤的土地上呼吸、游走、生長。就人的本性而言, 我們這些融化在大自然中的孩子,更形同草木、露珠、鳥雀,從內向外地生長著,扎根大地,向著天空。
③我有一個自由散漫的童年,這得益于故鄉(xiāng)草地的開闊。父親在我蹣跚學步時,就離開了人世。少年時代,我并不覺得有什么缺憾。多少次,看見鄰居小孩鼻涕一把淚一把的樣子,我反而感到慶幸。
、艿珴u漸地,我長大了,在心中開始了一場漫長的追尋——尋找父親。不只是尋找生身之父,更是一種自我認定,一種精神上的寄托。小時侯,不認識我的人問我是誰,要我回答我是誰的兒子,可我連父親是什么模樣都不知道,我哪里情愿說出那個極其陌生的名字呢?但我之為我,不能沒有父親。其實,多少年后,父親的真實形象已無足輕重,我所尋找的,恰恰是一個超越了血肉之軀的父親形象,那應是一種抽象化了的精神形象。父親不過是他的“外身”,實質是我所由來的精神故鄉(xiāng)。
、輨趥愃乖鴶嘌裕骸懊恳黄恋囟加衅涞赜蛑`,每一個人都被某一特定的地域所吸引,這就是故鄉(xiāng)。地球上不同地域放射著不同的生命力,不同的生命振幅,不同的化學氣體,不同的磁力——地域之靈確是一種偉大的真實!币粋人無論誕生在一個多么貧瘠的地方,也無論走到一個多 么富裕的地方,都會深深懷戀那里。這也許不可思議,但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宿命!昂R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這就是地之靈所放射出的引力。尋找不只是想念家鄉(xiāng)親人,想念故園風物,更是一種綿延無期的精對神故鄉(xiāng)的強烈渴望。我對父親的尋找,其意義正在于此。事實上,一個人對“父親”的尋找,從他一誕生就開始了。
、尬页3L摌嫺赣H,直到我在二十歲以后才第一次見到他的照片:蒼白,瘦削。那時他才四十歲,然而已病入膏肓。從他明亮而有神的眼中,我分明看出了一種堅強有力的人生意志,而這,絕不僅僅是他身體的信號。這是他扎根大地,在大地上流浪所贏得的最為寶貴的賜予。父親當過兵,打過仗,最后是以復員老兵、木匠、民間藝人的身份流浪于白山黑水之間。他拉一手好二胡,畫一手好畫,常常跑到野臺戲班子里湊數(shù)。
、摺澳惆,靜靜的頓河,我們的父親。”我不能不感謝那塊土地,那塊嫩江邊上,對我,對它的子民永遠放射著光芒的土地。嫩江和它所流經(jīng)的土地、田疇、草甸,以及鄉(xiāng)言土語,風俗習慣,無不對我放射著燦爛的生命光華。我的一切是它賜予,我豈能不感謝?
、嗑镁貌蝗サ亩,堅韌活著的樹木,在這看似酷寒難耐之地,人的性格也被陶鑄得粗獷而豪放。但不是所有的性格都如此,父親身上所具有的藝術氣質,還是或多或少地傳給了我,這也算是對粗獷而失之細的一種補救吧。
⑨大自然永遠不會單調,精神故鄉(xiāng),無時不在四季的輪換中找尋那趣味盎然的記憶。當我在人生的苦旅中,感到郁悶、壓抑、徘徊無主的時候,我都會感到我的精神支柱在故鄉(xiāng),在大自然,在以我父親為代表的鄉(xiāng)民身上。
⑩寫過《天使望 故鄉(xiāng)》的美國天才作家托馬斯•沃爾夫,把人的故鄉(xiāng)情思概括成“為找到一個父親的努力”。但這個父親不僅僅是賜予我生命的父親,也不僅僅是我幼年失去的父親,而是超越了物質需要的一種力量和智慧的形象。我的生命的信念和堅守,只有和它才能合而為一,這也是我對父親不斷加以想象和虛構的實質。父親的早逝,在我心里,已經(jīng)把他與故鄉(xiāng)、大自然融合,形成了一種比溫柔的母愛更富有啟示性的力量。 (文章改編自《父親•故鄉(xiāng)•地之靈》)
15.從全文看,我為什么要“尋找父親”? (4分)
16.品味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與表達效果。(4分)
就人的本性而言,我們這些融化在大自然中的孩子,更形同草木、露珠、鳥雀,從內向外地生長著,扎根大地,向著天空。
17.第①段、第⑦段都引用了“你啊,靜靜的頓河,我們的父親”,兩處引用的作用各是什么?(3分)
18.第⑥~⑧段中,血肉之軀的父親給我的印象和影響有哪些? (3分)
19.第⑤段提到了勞倫斯,第⑽段提到了托馬斯•沃爾夫,請?zhí)骄窟@兩位作家故鄉(xiāng)情思的異同。 (4分)
六、綜合性學習 (14分)
20.仿寫。 (4分)
請仿照下面《雨之歌》中對“雨”的描寫,以“風”或“霧”為對象,用第一人稱寫一組句子 。寫句子之前請先寫出描寫對象。
例句: 雨 我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花朵。
仿寫:
21.綜合性學習活動。 (4分)
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在某某班的主題班會上,正在模擬一場新聞發(fā)布會,就學校舉行“中國夢,我的夢”文藝競賽活動,召開現(xiàn)場發(fā)布會。由體育委員擔任新聞發(fā)言人,代表校方回答現(xiàn)場提問。
升學加分是同學們關注的熱點問題,有同學問道:“參加表演的同學能否憑獲獎證書在升學時得到加分?”發(fā)言人回答:“加分的問題,我知道得不多,不好說,這個你懂的。”答畢,會場充滿了笑聲。
、賹Α澳愣摹,有人評價為巧妙,有人評價為圓滑。你贊同哪個評價,請說出理由。 (2分)
、谌绻梅磫柧淙ベ|疑“你懂的”,你將怎樣說? (2分)
22.名著閱讀與文學常識。 (6分)
①《昆蟲記》既是一部優(yōu)秀的科普作品,也是公認的 ,被譽為“ ”,作者是法國作家 。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3分)
②《水滸》的作者在塑造那些梁山好漢時,非常注意寫出他們性格上的共性和個性。例如魯智深和李逵,他們的共性是 ,但魯智深 ,李逵 。(3分)
七、寫作 (60分)
23.半命題作文 (60分)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情志的提升,曾以為遙不可及的事物,如快樂,如幸福,如成功等,都進駐過心田,化成真切的體驗,銘心的感受,前進的動力。
請以“原來, 并不遙遠”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
、賹㈩}目補充完整;
②有真情實感,不得套作抄襲;
、畚捏w自選,詩歌除外;
、芪闹胁荒艹霈F(xiàn)與自己有關的真實姓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