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屬于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屬。是一型肝炎的病原體。其感染是全球性的衛(wèi)生問題,我國尤其嚴重,攜帶者10%,大約1.2億。
一、生物學性狀
1、形態(tài)與結(jié)構(gòu)
(1)外衣殼(相當于包膜):由脂質(zhì)雙層與蛋白質(zhì)組成
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體(PHSAr)即吸附位點
前S抗原(Pre-S1.2)
(2)內(nèi)衣殼
20面體,含有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3)核心:DNA及DNA聚合酶
形態(tài):電鏡下病人血清中有三種病毒顆粒
大球形顆粒:42nm,即( Dane顆粒),完整的病毒顆粒,三種抗原均有,有傳染性
小球形顆粒: 22nm
管形顆粒:22nm×100~700nm
后兩者只有表面抗原,是復制過剩的外衣殼,不具有傳染性
2、基因結(jié)構(gòu)、功能
HBV的DNA為不完全雙鏈環(huán)狀DNA(未閉合環(huán)狀雙鏈DNA)
長鏈負鏈(L-)為模板,編碼病毒蛋白,含有4個開放讀碼框架(OPF)
短鏈正鏈(S+)
HBV副鏈4個OPF S區(qū): S基因 PreS1. 2基因
HBsAg PreS1. 2
C區(qū):C基因 Pre-C基因
HBcAg Pre-C 蛋白經(jīng)切割HBeAg
P區(qū):編碼DNA多聚酶(逆轉(zhuǎn)錄酶功能)
X區(qū):編碼x蛋白(HBxAg)激活原癌基因,與肝癌發(fā)生發(fā)展有關(guān)
4、抗原組成
表面抗原(HBsAg)
n 三種顆粒上均有
n 大量存在于患者血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標志
n 具有抗原性(弱),其抗體HBsAb)為中和抗體,建立免疫標志
n 是制備疫苗的最主要成分
核心抗原(HBcAg)
n 存在于Dane顆粒上
n 血中不能檢出(僅存在于肝細胞內(nèi))
n 抗原性強,其抗體HBsAb無中和作用
IgM提示HBV正在復制
IgG持續(xù)時間長
e抗原(HBeAg)
存在于內(nèi)衣殼,為可溶性蛋白,可游離存在于血中
與Dane顆粒出現(xiàn)平行
其消長
與DNA聚合酶消長一致
有抗原性,抗體HBeAb
無中和作用(與游離HBeAg結(jié)合,不能阻止吸附)
與肝細胞表面HBeAg結(jié)合,破壞受感染細胞,建立部分免疫力
Pre-C突變株,不被HBeAb識別
5、動物模型與細胞培養(yǎng)
動物模型黑猩猩
細胞培養(yǎng)不成功
6、抵抗力強:對低溫、UV、干燥均有耐受性(HBV感染性與HBsAg陽性并非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