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模擬試題 >> 2018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測試試題及答案3

2018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測試試題及答案3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8年08月01日 ]  【

  1.我國現(xiàn)行的學制類型是()

  A.單軌制

  B.雙軌制

  C.單軌和雙軌制

  D.分支型學制

  答案: D

  解析: 我國現(xiàn)行學制是從單軌制發(fā)展而來的分支型學制。

  2.兒童發(fā)現(xiàn)塑料奶嘴需要不同的口舌活動,從而改變自己的吸吮行為以適應新環(huán)境。這是一種()行為。

  A.同化

  B.順應

  C.分裂

  D.語言

  答案: B

  解析: 順應是指當有機體不能利用原有圖式接受和解釋新刺激時,其認知結構發(fā)生改變來適應刺激的影響。

  3.在比較講授法和討論法的教學效果時,教師分別選用兩個班級,一班采用講授法,一班采用討論法,兩班學生在智力、學習基礎等方面盡量保持均衡,期末時測量其成績差異。這種教育研究方法屬于()

  A.觀察法

  B.實驗法

  C.個案研究法

  D.調查法

  答案: B

  解析: 實驗法在自然科學中被廣泛地采用,也是教育科學的一種重要研究方法。教育實驗法是研究者根據(jù)對改善教育問題的設想,創(chuàng)設某種環(huán)境,控制一定條件,所進行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

  4.《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提出了教育發(fā)展的“兩基”“兩全”“兩重”目標,其中“兩全”指()

  A.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掃除青壯年文盲

  B.全面進行教育改革,全面發(fā)展職業(yè)教育

  C.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D.全面改革政府包攬辦學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答案: C

  解析: “兩基”指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兩全”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兩重”指要建設好一批重點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

  5.教學作為一種活動,一個過程,具有多種形態(tài),是()的統(tǒng)一。

  A.課內與課外

  B.班級與小組

  C.集體與個別化

  D.共性與多樣性

  答案: D

  解析: 教學具有多樣性,是共性與多樣性的統(tǒng)一。

  6.對道德行為具有定向調節(jié)作用的是()

  A.道德意志

  B.道德情感

  C.道德動機

  D.道德認知

  答案: D

  解析: 道德認知是個體道德的基礎,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產(chǎn)生的依據(jù),對道德行為具有定向的意義,是行為的調節(jié)機制。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認知。

  7.元認知的實質是人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與()

  A.選擇

  B.監(jiān)督

  C.維持

  D.調節(jié)

  答案: D

  解析: 元認知是對認知的認知,即個體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與調節(jié),主要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jiān)控。

  8.我國學者把學習分為: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和()

  A.言語信息的學習

  B.認知策略的學習

  C.接受學習

  D.行為規(guī)范的學習

  答案: D

  解析: 略。

  9.校園文化屬于()

  A.顯性課程

  B.隱性課程

  C.國家課程

  D.地方課程

  答案: B

  解析: 略。

  10.了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

  A.中心

  B.基礎

  C.任務

  D.途徑

  答案: B

  解析: 了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123
責編:balabala123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