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模擬試題 >> 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沖刺試卷十一

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沖刺試卷十一_第3頁

來源:考試網  [ 2017年11月02日 ]  【

  二、辨析題(共10道題,每題2分,共20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1.心理學家把“學習”看成是一個由不知到知的認識過程。T

  2.桑代克的“試誤學習”與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應的形成在實質上沒有區(qū)別。T

  3.組織策略不需要在記憶的材料中增加信息。F T

  4.根據概念的定義,泰山、月球等都是概念。F

  5.新手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用于問題表征的時間一般多于專家。T F

  6.在泰勒的課程原理和評價原理基礎上涉及的課程評價模式是目的游離評價模式。FF

  7.分組教學是為了克服班級授課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級授課制優(yōu)越。F

  8.我國學校的主體是綜合學校。FF

  9.依據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模式進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兩難故事法)T

  1O.班級管理應該以學生為核心,建立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機制。F T

  三、簡答題(共6道題,每題5分,共30分)

  1.學生集體在教育工作中具有哪些作用?

  2.簡述學校咨詢會談的一般過程。

  3.簡述程序教學的基本原則。

  4.簡述人本主義流派意義學習的概念以及促進意義學習的條件。

  5.簡述促進陳述性知識學習的一般條件。

  6.簡述教師威信形成的主要條件。

  四、材料分析題(共2道題,每題20分,共40分)

  1.當代有一位教育專家兼作家這樣嘆息中國的教育:“要想使中國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好前程,現(xiàn)在中國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幫助學校把他們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護好自己孩子的天賦別再受學校的侵害吧!”

  這段話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請你從教育的根本目的出發(fā),對中國當前的教育進行反思。

  2.某老師在《贈汪倫》的教學中,老師組織了一場“表演”。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上《贈汪倫》一課,誰想表演李白和汪倫離別時的情況呢?”同學們紛紛舉手,并有兩位同學上來表演,他們模仿古人的模樣,用手捋胡子,邊念《贈汪倫》的詩。這種新奇的表演讓老師和同學們都津津樂道地看著。后來又有一組的同學上臺表演,他們想起了唱古時候離別時候的歌,可是又都不知道怎么唱。這時老師提醒道,我們可以唱自己知道的歌。歌曲便在教室上空飛揚。

  請結合案例,分析教師應如何上好一堂課。

責編:Luffy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