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面試 >> 真題 >> 2017下半年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第二批

2017下半年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第二批_第5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8年01月07日 ]  【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1月6日下午湖南省邵陽市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論語十二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基本要求

  1.要有板書

  2.試講10分鐘左右

  3.條理清晰,重點突出

  4.講解文本中體現(xiàn)的學習方法

  答辯題目:

  1.你覺得初中學生學習《論語》有哪些現(xiàn)實指導意義

  2.說說《論語》的其他篇章對你的啟示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曲阜孔廟、北京孔廟及南京廟圖片,提問學生:這三個地方是關于同一個人的廟宇,這個人是誰?(孔子)繼續(xù)引發(fā)學生思考:孔子為什么如此受人尊敬?(他是偉大的教育家)第三次提問:關于育人方面,他有哪些著作?他又有哪些重要的教育理念?請學生結合預習內容加以簡述,并引出課題。

  2.用PPT出示孔子與《論語》的相關知識。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請學生結合注釋學習字詞,理清文章大意。

  2.重點講解下列加粗字詞的發(fā)音: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讀

  教師將下列問題用PPT出示文本,請學生結合整句大意,翻譯句中的加點字詞,并提問。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時:按時。此處為名詞作狀語;習:溫習、復習;說:通假字,通“悅”,喜悅;慍:含怒,生氣;故:舊的知識;新:新的知識。故、新為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名詞。)

  2.請學生自行思考,此三則反映了孔子理念中對哪些方面的建議?

  (人格修養(yǎng)及學習方面)

  3.請學生以同桌為單位,找出關于學習方法的語句,并討論:學習方法強調了什么?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復習和獨立思考)

  (四)小組討論,拓展延伸

  此三則對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是否依然具有指導意義?并提出相應的學習措施。

  (五)小結作業(yè)

  小結:本文主要講解了孔子理念中關于什么的建議?

  作業(yè):利用圖書館和網(wǎng)絡,查找《論語》的剩余篇章,看看你還能找到關于學習的哪些建議,明天上課分享。

  【板書設計】

  論語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復習、獨立思考

  【答辯題目解析】

  1.你覺得初中學生學習《論語》有哪些現(xiàn)實指導意義?

  【參考答案】

  我覺得初中生學習《論語》的現(xiàn)實意義如下:1.《論語》是孔子核心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孔子的核心思想又深刻影響了民族民族精神的形成,初中生正值性格的形成階段,此時學習《論語》,是對民族文化精粹的體悟,也是主動接受民族精神熏陶的表現(xiàn),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樹立愛國精神與民族自豪感;2.《論語》是文言文經(jīng)典篇章,語言凝練,包含很多重要的知識點,初中生學習《論語》,有利于增強其母語的語言素養(yǎng);3.《論語》中包含很多關于人格修養(yǎng)以及學習態(tài)度方法的建議,對于學生個人人格的形成以及學習方面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2.說說《論語》的其他篇章對你的啟示。

  【參考答案】

  我對《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贝藘删湓捀杏|頗深。做人,與朋友相處,應該多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反思。為人要忠誠、守信、不能學習或傳播不良嗜好。文中雖說是與朋友交往中的建議,同時也可作為自己人格修養(yǎng)上的要求。并且在與人相處中,還要謙虛,時刻抱有見賢思齊的心態(tài)。多多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并加以學習,這樣自己才能進步。

責編:balabala123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