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面試 >> 真題 >> 2017下半年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第二批

2017下半年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第二批_第2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8年01月07日 ]  【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1月6日下午安徽省合肥市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再塑生命的人

  老師安妮·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是 1887 年 3 月 3 日,當時我才六歲零九個月。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萬分。

  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從母親的手勢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樣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尋常的事要發(fā)生。因此,我安靜地走到門口,站在臺階上等待著。

  下午的陽光穿過陽臺的金銀花,照射到我仰著的臉上。我的手指搓捻著花葉,撫弄著那些為迎接南方春天而綻開的花朵。我不知道未來將有什么奇跡會發(fā)生,當時的我,經(jīng)過數(shù)個星期的憤怒、苦惱,已經(jīng)疲倦不堪了。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霧中航行過?在霧中神情緊張地駕駛著一條大船,小心翼翼地緩慢地向對岸駛去,心兒怦怦直跳,惟恐意外發(fā)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霧中的航船,既沒有指南針也沒有探測儀,無從知道海港已經(jīng)臨近。我心里無聲地呼喊著:“光明!光明!快給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時,愛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我覺得有腳步向我走來,以為是母親,我立刻伸出雙手?墒,一個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緊緊地抱在懷中。我似乎能感覺得到,她就是那個來對我啟示世間的真理、給我深切的愛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師。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師帶我到她的房間,給了我一個洋娃娃。后來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人學校的學生贈送的。衣服是由年老的蘿拉親手縫制的。我玩了一會兒洋娃娃。莎利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寫“doll”這個詞,這個舉動讓我對手指游戲產生了興趣,并且模仿在她手上畫畫。當我最后能正確的拼寫這個詞時,我自豪極了,高興得臉都漲紅了,立即跑下樓去,找到母親,拼寫給她看。

  我并不知道這就是在寫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這種東西。我不過是依樣畫葫蘆模仿莎利文老師的動作而已。從此以后,以這種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學會了拼寫“針”(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這些詞。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是在老師教了我?guī)讉星期以后,我才領悟到的。

  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給我一個更大的新洋娃娃,同時也把原來那個布娃娃拿來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寫“doll”這個詞,用意在于告訴我這個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樣都叫做“doll”。

  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師為“杯”和“水”這兩個字發(fā)生了爭執(zhí)。她想讓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卻把兩者混為一談,“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沒有辦法,只好暫時丟開這個問題,重新練習布娃娃“doll”這個詞。我實在有些不耐煩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破了,心中覺得特別痛快。發(fā)這種脾氣,我既不慚愧,也不悔恨,我對洋娃娃并沒有愛。在我的那個寂靜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會有溫柔和同情。莎利文小姐把可憐的洋娃娃的碎皮掃到爐子邊,然后把我的帽子遞給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陽光里去了。

  我們沿著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頂上盛開的金銀花芬芳撲鼻。莎利文老師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噴水口下,一股清涼的水在我手上流過。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寫“water”——“水”字,起先寫得很慢,第二遍就寫得快一些。我靜靜地站著,注意她手指的動作。突然間,我恍然大悟,有一種神奇的感覺在我腦中激蕩,我一下子理解了語言文字的奧秘了,知道了“水”這個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過的這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

  水喚醒了我的靈魂,并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

  井房的經(jīng)歷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來宇宙萬物都各有名稱,每個名稱都能啟發(fā)我新的思想。我開始以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樣東西。回到屋里,碰到的東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那個被我摔碎的洋娃娃,摸索著來到爐子跟前,撿起碎片,想把它們拼,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剛才的所作所為,我悔恨莫及,兩眼浸滿了淚水,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學會了不少字,譬如“父親”(father)、“母親”(mother)、“妹妹”(sister)、“老師”(teacher)等。這些字使整個世界在我面前變得花團錦簇,美不勝收。記得那個美好的夜晚,我獨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滿了喜悅,企盼著新的一天快些來到。啊!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

  3.基本要求:

  1.講解鋪墊的寫作手法

  2.結合文本,分析鋪墊手法對情感表達的作用

  3.適當板書

  4.試講10分鐘左右

  答辯題目:

  1.一般我們教學是先說明寫作手法,再分析作用,你為什么要反著講。

  2.請再列舉一些運用鋪墊手法的文章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做一個小活動:請你們蒙住眼睛,堵住耳朵,來聽老師說幾句話,一會再復述出來。(2分鐘活動)相信你們都感受到這樣學習是很難的,那你們想象一下:一個又盲又聾的人應該如何學習和生活呢?對!她需要一個人幫助她,這個人也許會重新點亮她的人生,再次塑造她的生命。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再塑生命的人》。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補充海倫·凱勒的個人信息。

  2.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在凱倫·凱勒人生的轉折點是什么。

  (遇見安妮·沙利文老師,海倫開始學習拼讀,從此開啟了學習知識的大門。)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讀

  1.請學生朗讀前5個自然段,感受海倫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憤怒——苦惱——小心翼翼地期待——激動、欣喜。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其實是從不好的情緒變成了好的情緒。)

  2.請同學們思考:這幾段側重寫哪個情緒?目的是什么?(好的情緒)那作者詳細地去描寫不好的情緒,目的是什么?(讀者可隨著作者真切地感受那些不好的情緒,真切地感受到那份令人難忘的激動和快樂)

  3全班按語文小組進行討論:如果刪掉對那些不好的情緒的描寫,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學生反饋后,教師總結:突出了那些好的情緒,增強好情緒對讀者的感染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并就此點出:這種寫作手法就叫做“鋪墊”。)

  (四)拓展延伸

  請學生試著用鋪墊的手法寫一個生活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時刻,100-200字,然后在小組內進行分享和推薦,教師點評。

  (五)布置作業(yè)

  課后回想一下自己以前讀過的書里有沒有類似的描寫,或者利用網(wǎng)絡或圖書館找一些類似的描寫,明天上課進行分享。

  【板書設計】

  再塑生命的人

  壞情緒------好情緒

  鋪墊:突出、烘托

  【答辯題目解析】

  1.一般我們教學是先說明寫作手法,再分析作用,你為什么要反著講?

  【參考答案】

  首先,分析語篇的修辭手法的確是先明確手法再分析作用,但這是針對學生已經(jīng)知道的修辭手法。這篇課文的要求是講解“鋪墊”的手法,是新授知識,如果采用先明確手法再分析作用的方式,對學生來講不夠直觀。其次,鋪墊手法不像比喻、擬人等修辭那樣具有明顯的特征,所以我選擇先從語言入手,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層層遞進的思考,感受語言的內涵和語言渲染出的情感,并描述自己的直觀感受,這樣他們能用最直接的方式體會“鋪墊”這種手法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再引出“鋪墊”的定義,就比較容易理解和記憶。

  2.請再列舉一些運用“鋪墊”手法的文章。

  【參考答案】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文章開頭寫家境貧窮,“父親”差使交卸了,祖母死了,“父親”變賣典質,安葬了祖母,家境十分貧寒。接著又寫到“父親”親自到車站送別,和車夫講價錢,上車給“我”挑選座位,并幫我鋪好大衣等四件事。作者寫這些要表達的目的:一是要告訴讀者家里這樣窮,可是“父親”還是讓“我”穿好,從后文作者交代的自己的皮大衣證明這一點;二是告訴讀者“父親”作為一家之主,生活壓力這么大還是不顧一切來照顧“我”,可見“父親”對“我”是怎樣一種關愛之情。實際上作者寫這些時,自己感情也已在醞釀蓄積,帶動讀者醞釀蓄積感情,待到寫父親蹣跚過鐵道,爬上爬下去買橘子給“我”解渴時,“我”感激父親、理解父愛這種激動的心情就一發(fā)而不可收。作者感情進入高潮,作品內容也進入高潮。這就是鋪墊的效果。

  魯迅在《孔乙己》中寫道:“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文中這里通過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暗示當時天氣已經(jīng)很冷了(秋風越來越?jīng),初冬,靠著火,穿棉襖),為下文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做了鋪墊。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開篇先寫林沖滄州遇舊,接下來寫李小二獲得陸虞候等來到滄州的消息和林沖買刀尋仇的情節(jié),前者就是為后者做鋪墊的,使得故事層層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向高潮發(fā)展。

責編:balabala123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