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 初中語文 >> 2017初中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二)

2017年中學教師資格證初中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二)_第2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7年07月03日 ]  【

  二、案例分析題(共有3題,16題20分,17題8分,18題12分,總共40分)

  師:今天老師嘗試采用一種開放式教學,我把每一段文字都搭配相應(yīng)的圖片,完整地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然后根據(jù)大家的回答,現(xiàn)場刪減文字,讓同學們看到,一段豐腴的文字是如何被濃縮為一個中心句的。從第一段開始。

  生:第一段的中心句是“倘若邀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

  師:你還能表達得更簡潔嗎?

  生: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師:標本就是典范和榜樣的意思。這個典范和榜樣到底有什么特征呢,第二段!

  生: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師:大家看看這個句子的表達有什么問題?

  生:缺少主語,應(yīng)該這樣表達“瀏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師:第三段。

  生:蘇州園林絕不講究對稱。

  師:完美的概括。第四段。

  生: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師:關(guān)于這一段還有更好的表述嗎?

  生:我覺得這一句只說了假山和池沼,而沒有說明假山和池沼的特征應(yīng)該是“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shù)而不僅是技術(shù)”這一句和“至于池沼,則大多引用活水”。

  師:還可以省去兩個字。

  生:至于

  …….

  師:我們來總結(jié)說明文段里的中心句的特征。

  生:是一個完整的句子。

  生:必須簡潔。

  生:應(yīng)該體現(xiàn)說明對象的特征。

  師:那么,綜合起來說就是“中心句是一個能夠體現(xiàn)說明對象特征的完整而簡潔的句子”。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聯(lián)起來,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了。請大家朗讀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繪出蘇州園林的初步印象。

  投影:

  課文主要內(nèi)容

  1、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2、瀏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

  4、假山的堆疊,是一項藝術(shù)而不僅是技術(shù)。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5、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

  6、花墻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7、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

  8、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盡量工細而絕不庸俗,即使簡樸而別具匠心。

  9、蘇州園林極少使用彩繪。

  10、可以說的當然不止以上這些,這里不再多寫了。

  概括說明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串聯(lián)每段的中心句。

  師:到這里為止,這篇文字的內(nèi)容已經(jīng)買明了了,說明文這個“三明治”我們吃了第一口,我們接著再吃第二口,思路明晰。我們學《中國石拱橋》的時候說,茅以升是個好人,特別理解我們初中老師和學生,當我們開始學習說明文的時候,他就給我們送來了一片典范的說明文。本文的作者葉圣陶也是個好人,而且他還當過很多年的小學和中學老師,他的《蘇州園林》可以說是說明文里邊的“標本”。本文值得我們學習的,除了圍繞中心句寫作,還有一點,就是死路特別明晰。請大家通過給這篇文章劃分層次,來體會和學習這一點。

  生:全文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段為第一部分,第十段為最后一個部分,其余是第二部分。

  師:大家有異議嗎?沒有,這是非常明顯的“總——分——總”結(jié)構(gòu)。重點在于第二部分,我們再把第二部分的內(nèi)在順序理一理。

  生:第二段為一層,其余為第二層。因為第二段是說的蘇州園林的總的特點,其余是分說。

  師:這里也是一個明顯的“總——分”結(jié)構(gòu),那么,第二段的第二層七段之間,是不是可以繼續(xù)分出層次來呢。試試看,要說出分層的標準。

  生:3到7段可以為一層,8和9段是一層,因為我覺得前面好像是說的外面,8和9段是說的里面。

  師:可是色彩不一定只有里面有啊。

  生:3到5段為一層,后面為一層,好像前面說的是……

  師:答不上來吧?我知道大家的猶豫,同學們試圖找到一個分層或者分類的標準,但是找不到。其實這個標準,作者已經(jīng)告訴我們了,,那就是要依據(jù)游覽的角度來看,游覽者一般首先注意到的是大的方面,然后才是小的方面。按照這個標準,大家再試試。

  生:3、4、5、6為一段,7、8、9為一段。

  師:同學們的猶豫還因為沒有在第二段中找到一個和下面幾個段落一一對應(yīng)的句子。

  生: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師:語文學習遇到問題的時候,解決之道,始終都是回到文本,沉入文本,細究文本。通過我們的“層層深入”,這篇文章的思路非常明晰了,我們一起來勾畫本文的層次。

  16、請評析該教師教學中體現(xiàn)的兩個優(yōu)點。(10分);請評析該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缺點,并提出具體改進意見。(10分)

  【參考答案】

  優(yōu)點:

  (1)充分體現(xiàn)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新課程理念。本堂課教師始終以學生為主,充分讓學生自主探究,教師一步步的提供方法點撥和引導,帶領(lǐng)學生逐層深入文章的學習。

  (2)教師的教學重點突出,教學組織循序漸進。本篇文章篇幅較長,學生不太容易掌握,總分的結(jié)構(gòu)以及豐富多彩的語言是本文的亮點。教師在教學中循序漸進,通過先讓學生壓縮語句,概括中心句的方式整體把握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再通過對基本內(nèi)容的分析理清文章的總分結(jié)構(gòu)和說明順序,這符合本文的特點,又有利于學生由淺入深的對文章逐步把握文章。

  缺點:缺少對說明文語言的分析。本文是典型的說明文。豐富多彩的語言是其典型特征。教師在分析中應(yīng)通過分析語言來讓學生理解說明文語言的特征以及一些典型的說明方法,這是說明文教學的重點。

123
責編:3540278745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