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滁州西澗①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淮中晚泊犢頭②
[宋]蘇舜欽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注】①《滁州西澗》作于德宗建中四年,當時詩人正在滁州刺史任上。②蘇舜欽曾被誣陷,削籍為民,流寓蘇州。此詩系詩人回蘇州途經淮中時所作。
兩首詩分別體現了詩人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合詩作簡析。
?
?
?
?
?
?
解析:分析詩人人生態(tài)度的不同,可結合注釋和春草、渡船兩個意象,抓住詩中表現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詞語,如韋詩中的“憐”“自”,蘇詩中的“孤”等,結合具體內容展開分析。
答案:韋詩體現了詩人超逸脫俗、恬淡閑適的人生態(tài)度,詩人憐幽草,聽黃鸝,處在一種極其安靜閑適的心境之中,因而即使春潮春雨突然來襲,自也會和那個自橫的野渡孤舟一樣,處之泰然。
蘇詩體現了命途多舛的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詩人于“春陰垂野”處欣賞“幽花一樹明”的生機,于古祠孤舟旁看滿川風雨、春潮奔騰的壯闊。壓抑、孤寂的現狀與壯闊、奮發(fā)的精神形成鮮明對比。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聯系其寫作背景,回答問題。
臨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降么祰u身漸穩(wěn),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據宋人洪邁《夷堅志》記載:侯蒙其貌不揚,年長無成,屢屢被人譏笑。有輕薄少年畫其形貌于風箏上,侯蒙見之大笑,作《臨江仙》詞題其上。后一舉登第,官至宰相。
這首詞體現了侯蒙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合詞作予以簡析。
解析:聯系注釋中的信息:遇人譏諷“大笑”,“后一舉登第”,以及詩歌中戲稱畫他形貌的人為“良匠”,稱自己“入高空”“赴蟾宮”,結合“看我碧霄中”等,可以總結出詞人的人生態(tài)度:幽默、樂觀、志向高遠。注意不要只是空洞地下結論,要結合詞句分析印證。
答案:①侯蒙幽默詼諧。如戲稱畫他形貌的人為“良匠”,機智地應對別人的嘲諷。
②侯蒙樂觀自信。別人把他的形貌畫在風箏上送入天空,他不自鄙,而是想象成去“蟾宮”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遠。結局含意:等到我事業(yè)有成時,“看我”怎樣在“碧霄中”自由馳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