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選擇題
20.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博士淳于越進曰:“臣聞殷周之王千余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nèi),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捕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
材料二:“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并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均摘自《史記•泰始皇本紀(jì)》
請回答:
(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觀點?其論據(jù)是什么?
(2)材料二是如何反駁材料一的觀點的?對此提出了什么措施?
(3)你如何評價材料二的觀點和措施?
21. 你認為應(yīng)該怎樣評價親王朝的“朝議”制度?
22. 關(guān)于秦朝修筑長城的歷史影響,有人認為它主要是積極的,但也有消極作用;有人卻認為它主要是消極的,但也有積極意義。你同意哪種看法?
請根據(jù)你的理解,闡述你同意這一看法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