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對建筑劃分防煙分區(qū)時,下列構件和設施中,不應用作防煙分區(qū)分隔構件和設施的是( )。
A.特級防火卷簾 B.防火水幕
C.防火隔墻 D.高度不小于50cm的建筑結構梁
【答案】B
【解析】考核的是組成防煙分區(qū)的構件類型。
劃分防煙分區(qū)的構件主要有擋煙垂壁、隔墻、防火卷簾、高度不小于50cm的建筑橫梁等。
12.下列關于自然排煙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建筑面積為800m2的地下停車庫可采用自然排煙方式
B.采用自然排煙的場所可不劃分防煙分區(qū)
C.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不應采用自然排煙方式
D.建筑高度小于50m的公共建筑,宜優(yōu)先考慮采用自然排煙方式
【答案】C
【解析】考核的是自然排煙。
除敞開式汽車庫、建筑面積小于1000m2的地下一層汽車庫和修車庫外,汽車庫、修車庫應設置排煙系統(可選機械排煙系統)。選項A的內容是正確的,所以不選A;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67—2014,8.2.1條文:
8.2.1 除敞開式汽車庫、建筑面積小于1000m2的地下一層汽車庫和修車庫外,汽車庫、修車庫應設排煙系統,并應劃分防煙分區(qū),防煙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宜超過2000m2,且防煙分區(qū)不應跨越防火分區(qū)。防煙分區(qū)可采用擋煙垂壁、隔墻或從頂棚下突出不小于0.5m的梁劃分。
采用自然排煙的場所可不劃分防煙分區(qū),劃分防煙分區(qū)的目的是方便機械排煙,選項B的內容是正確的,所以不選B。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和高度≤100m的住宅建筑,可以采用自然通風方式的防煙系統,防煙樓梯間內每5層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的有效面積不應小于2m2,防煙樓梯間前室可開啟外窗或開口有效面積不應小于2m2,因此選項C的內容是錯誤的。
建筑高度<50m的公共建筑,宜優(yōu)先考慮采用自然排煙方式,選項D的內容是正確的。所以,答案選C。
13.某修車庫設有7個修車位,根據《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67—2014的規(guī)定,該修車庫防火分類屬于( )類。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B
【解析】考核的是修車庫的防火分類。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67—2014,3.0.1條文:
表3.0.1 車庫的防火分類
14.某建筑高為98.9m的大樓,使用功能為辦公、賓館、商業(yè)和娛樂。一至四層的裙房設有營業(yè)廳和辦公室。地下一層夜總會疏散走道兩側和盡端設有5個卡拉OK小包間;營業(yè)廳的兩個疏散門需要通過疏散走道至疏散樓梯間。該建筑按照規(guī)范要求設置消防設施。下列建筑內疏散走道的設計中,錯誤的是( )。
A.辦公區(qū)域疏散走道兩側的隔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耐火極限為1.50h
B.賓館區(qū)域疏散走道采用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吊頂,耐火極限為0.30h
C.夜總會疏散走道盡端房間房門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長度為15m
D.裙房內營業(yè)廳的疏散門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長度為15m
【答案】C
【解析】考核的是建筑耐火等級、構件防火要求與疏散距離。
建筑高度為98.9m的大樓,為一類高層建筑,耐火等級應為一級。耐火等級為一級的建筑,疏散走道兩側的隔墻應為不燃性,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選項A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耐火極限為1.50h,所以選項A的內容正確。
耐火等級為一級的建筑,吊頂應為不燃性,耐火極限不低于0.25h,選項B采用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吊頂,耐火極限為0.30h。教材明確說明:可將安裝在鋼龍骨上燃燒性能達到B1級的紙面石膏板、礦棉吸聲板作為A級裝修材料使用。所以選項B的內容正確。
選項C,夜總會疏散走道盡端房間房門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長度為15m,大于規(guī)范規(guī)定值9m,所以選項C的內容是錯誤的。
選項D,裙房內營業(yè)廳的疏散門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長度不應大于10m,本題背景,肯定應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疏散距離可增加25%,10m×1.25=12.5m,本題為15m,大于12.5m,所以選項D的內容是錯誤的,本題選項D也為正確答案。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5.5.17條文:
5.5.17 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表5.5.17的規(guī)定:
表5.5.17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m)
3 建筑物內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其安全疏散距離可按本表的規(guī)定增加25%。
4 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內疏散門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個的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餐廳、營業(yè)廳等,其室內任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30m;當疏散門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樓梯間時,應采用長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當該場所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室內任一點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離可分別增加25%。
【拓展】圖2-1-5所示是《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5.5.17條文第4項的圖示,從圖示可知選項D是錯誤的。本題有2個錯誤的選項,2個正確選項。要求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錯誤選項?赡苁穷}目在傳輸過程中出現了錯誤,或者出題有誤。
15.某建筑采用防火墻劃分防火分區(qū)。下列防火墻的設置中,錯誤的是( )。
A.輸送柴油(閃點高于60℃)的管道穿過該防火墻,穿墻管道四周縫隙采用防火堵料嚴密封堵
B.防火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耐火極限為4.00h
C.防火墻直接設置在耐火極限為3.00h的框架梁上
D.防火墻上設置常開的甲級防火門,火災時能夠自行關閉
【答案】A
【解析】考核的是防火墻的構造。
防火墻內不應設置排氣道,防火墻上不應開設門、窗、洞口。如必須開設時,應采用能自行關閉的甲級防火門、窗?扇細怏w和甲、乙、丙類液體管道不應穿過防火墻。其他管道如必須穿過時,應用防火封堵材料將縫隙緊密填塞。輸送柴油(閃點高于60℃)的管道屬于丙類液體管道,所以選項A的內容是錯誤的,本題正確答案選A。
防火墻是具有不少于3.00h耐火極限的不燃性實體墻。防火墻應直接設置在基礎上或鋼筋混凝土框架上。選項B、C、D的內容都是正確的,因此不選。
16.某商業(yè)建筑,東西長為100m,南北寬為60m,建筑高度為26m,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為40L/s,南側布置消防撲救面。沿該建筑南側消防撲救面設置的室外消火栓數量,不宜少于( )個。
A.1 B.3
C.4 D.2
【答案】D
【解析】考核的是室外消火栓的數量與布置。
計算數量的確定:一個室外消火栓流量按照10~15L/s計算,見技術實務教材170頁。室外消火栓數量應按其保護半徑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等綜合計算確定,每個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按10~15L/s計算。則室外消火栓總數40÷(10~15)=3~4個。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guī)范》GB 50974—2014,7.3.3條文:
7.3.3 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圍均勻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側;建筑消防撲救面一側的室外消火栓數量不宜少于2個。
再根據規(guī)范南北方向可各布置2個。需要正確理解與完整計算,當室外消防用水量很大時,數量會多于2個。如果題目改為: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為40L/s,至少需6個室外消火栓,則答案為C。教材沒有這個內容,考試基本上是直接考規(guī)范,這道題提示:不但要看教材,還要看規(guī)范條文,更要理解教材內容。
17.下列關于高層建筑中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地下室的樓梯間和地上部分的防煙樓梯間均需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時,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宜分別獨立設置
B.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其防煙樓梯間、消防電梯前室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
C.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住宅建筑,其防煙樓梯間、消防電梯前室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D.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工業(yè)建筑,其防煙樓梯間、消防電梯前室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
【答案】C
【解析】考核的是高層建筑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設置。
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煙樓梯間、消防電梯前室應采用機械加壓送風方式的防煙系統。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和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煙樓梯間、消防電梯前室應優(yōu)先采用自然通風排煙方式的防煙系統。
地下室的樓梯間和地上部分的防煙樓梯間,在一層時要分隔,形成地上與地下完全獨立的2個空間。當均需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時,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宜分別獨立設置。如圖2-1-2所示。
18.下列建筑或樓層中,可以開辦幼兒園的是( )。
A.租用消防驗收合格后未經改造的設有一個疏散樓梯的6層單元式住宅的第三層
B.租用消防驗收合格、能提供一個獨立使用的封閉樓梯間的高層辦公樓裙房的第四層
C.租用消防驗收合格、建筑面積為500m2,有2個防煙樓梯間的單獨建造的半地下室
D.建筑面積為600m2,安全疏散和消防設置滿足要求的單層磚木結構的房屋
【答案】D
【解析】考核的是特殊房間如幼兒園、托兒所的布置要求。
幼兒園、托兒所不應設置在地下半地下室,選項C錯誤;幼兒園、托兒所不應設置在四層及以上樓層,選項B錯誤;選項A:消防驗收合格后未經改造的設有一個疏散樓梯的6層單元式住宅的第三層,存在問題是沒有獨立的安全出口和安全樓梯。選項D完全符合規(guī)范,沒有問題,正確答案D。
圖2-1-2 地下室的樓梯間和地上部分的防煙樓梯間加壓送風系統宜分別獨立設置示意圖《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5.4.4條文:
5.4.4 托兒所、幼兒園的兒童用房,老年人活動場所和兒童游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宜設置在獨立的建筑內,且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當采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時,不應超過3層;采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時,不應超過2層;采用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筑時,應為單層;確需設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內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設置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時,應布置在首層、二層或三層;
2 設置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時,應布置在首層或二層;
3 設置在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時,應布置在首層;
4 設置在高層建筑內時,應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
5 設置在單、多層建筑內時,宜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
教材沒有全部表示清楚規(guī)范的內容,考試基本上是直接考規(guī)范,這道題提示:看教材,更要看規(guī)范原文。
19.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guī)范》GB 50116—2013的規(guī)定,區(qū)域報警系統應由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火災報警控制器和( )等組成。
A.消防應急廣播 B.消防專用電話
C.氣體滅火控制器 D.火災聲光警報器
【答案】D
【解析】考核的是區(qū)域報警系統的組成。
區(qū)域報警系統由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火災聲光警報器及火災報警控制器等組成,系統中可包括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和指示樓層的區(qū)域顯示器。僅需要報警,不需要聯動自動消防設備的保護對象宜采用區(qū)域報警系統。如圖2-1-3所示。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guī)范》GB 50116—2013,3.2.2條文:
3.2.2 區(qū)域報警系統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系統應由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火災聲光警報器及火災報警控制器等組成,系統中可包括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和指示樓層的區(qū)域顯示器。
圖2-1-3 區(qū)域報警系統的組成示意圖
20.某房產開發(fā)商擬在石油化工廠附近開發(fā)建設一個居住區(qū),石油化工廠設有總容積為10000m2的液化石油氣儲罐區(qū),根據《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160—2008的規(guī)定,該新建居住區(qū)與石油化工廠液化石油氣儲罐區(qū)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m。
A.50 B.100
C.200 D.150
【答案】D
【解析】考核的是石油化工企業(yè)的總平面布置。
教材上沒有此內容!妒突て髽I(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160—2008,4.1.9條文: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