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證券市場線(重點)
1.證券市場線方程
資本市場線只是揭示了有效組合的收益風險均衡關系,而沒有給出任意證券組合的收益風險關系。
公式和圖:
2.證券市場線的經濟意義
證券市場線對任意證券或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風險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十分完整的闡述。任意證券或組合的期望收益率由兩部分構成:
一部分是無風險利率,它是由時間創(chuàng)造的,是對放棄即期消費的補償;另一部分則是[E(rp)-rF]βp,是對承擔風險的補償,通常稱為“風險溢價”。它與承擔風險βp 的大小成正比,其中的[E(rp)-rF]代表了對單位風險的補償,通常稱之為“風險的價格”。
(四)β系數的涵義及其應用
1.β系數的涵義
(1)β系數反映證券或者證券組合對市場組合方差的貢獻率。
(2)β系數反映了證券或者證券組合的收益水平對市場平均收益水平變化的敏感性。β系數的絕對值越大(小),證券或者組合對市場指數的敏感性越強(弱)。
(3)β系數是衡量證券承擔系統(tǒng)風險水平的指數。
2.β系數的應用
(1)證券的選擇。一般而言,當市場處于牛市時,在估值優(yōu)勢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投資者會選擇β系數較大的股票,以期獲得較高的收益;反之,當市場處于熊市時,投資者會選擇β系數較小的股票,以減少股票下跌的損失。
(2)風險控制。風險控制部門或投資者通常會利用β系數對證券進行風險控制,控制β系數過高的證券投資比例。
(3)投資組合績效評價。評價組合業(yè)績是基于風險調整后的收益進行考量,即既要考慮組合收益的高低,也要考慮組合所承擔風險的大小。
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運用
(一)資產估值
一方面,當我們獲得市場組合的期望收益率的估計和該證券的風險βi的估計時,能計算市場均衡狀態(tài)下證券i的期望收益率E(ri);另一方面,市場對證券在未來所產生的收入流有一個預期值。
(二)資產配置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在資源配置方面的一項重要應用,就是根據對市場走勢的預測來選擇具有不同的β系數的證券組合或組合以獲得較高收益或規(guī)避市場風險。
證券市場線表明,β系數反映證券或組合對市場變化的敏感性,當很大把握預測牛市到來時,應選擇那些高β系數的證券或組合。這些高β系數的證券將成倍地放大市場收益率,帶來較高的收益。相反,在熊市到來之際,應選擇那些低β系數的證券或組合,以減少因市場下跌而造成的損失。
三、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有效性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表明,β系數作為衡量系統(tǒng)風險的指標,其與收益水平是正相關的,即風險越大,收益越高。
最近幾十年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有效性一直是廣泛爭論的焦點。
第四節(jié) 套利定價理論
一、套利定價的基本原理
套利定價模型是由羅斯提出的另一個有關資產定價的均衡模型。它用套利概念定義均衡,所需要的假設比CAPM 模型更少且更為合理。
(一)假設條件
假設一:投資者是追求收益的,同時也是厭惡風險的。
假設二:所有證券的收益都受到一個共同因素F 的影響,并且證券的收益率具有如下的構成形式:
Ri=ai+biF1+εi
εi——證券i收益率ri殘差項。
假設三:投資者能夠發(fā)現市場上是否存在套利機會,并利用該機會進行套利。
(二)套利機會與套利組合
通俗地講,“套利”是指人們不需要追加投資就可獲得收益的買賣行為。
所謂套利組合,是指滿足下述三個條件的證券組合:
(1)該組合中各種證券的權數滿足w1+w2+…+wN=0。
(2)該組合因素靈敏度系數為零,即w1b1+w2b2+…+wNbN=0。其中,bi表示證券i的因素靈敏度系數。
(3)該組合具有正的期望收益率,即x1Er1+x2Er2+…+xNErN>0。其中,Eri表示證券i的期望收益率。
(三)套利定價模型
套利組合理論認為,當市場上存在套利機會時,投資者會不斷進行套利交易,從而不斷推動證券的價格向套利機會消失的方向變動,直到套利機會消失為止,此時證券的價格即為均衡價格,市場也就進入均衡狀態(tài)。此時,證券或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具有下述構成形式:
Eri=λ0+biλ1
式中:Eri——證券i的期望收益率;
λ0——與證券和因素F無關的常數;
λ1——對因素F具有單位敏感性的因素風險溢價。
這一方程通常稱為“套利定價模型”。
套利定價模型表明,市場均衡狀態(tài)下,證券或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完全由它所承擔的因素風險決定,承擔相同因素風險的證券或證券組合都應該具有相同期望收益率,期望收益率與因素風險的關系可由期望收益率的因素敏感性的線性函數反映。
二、套利定價模型的應用
1.分離出統(tǒng)計上顯著影響證券收益的主要因素
2.測算靈敏度系數,預測證券收益。
第五節(jié) 有效市場假設理論及其運用
一、有效市場的基本概念
有效市場假設理論(EMH)認為,證券在任一時點的價格均對所有相關信息做出了反應。股票價格的任何變化只會是由新信息引起的。由于新信息是不可預測的,因此股票價格的變化也就是隨機變動的。在一個有效的市場上,將不會存在證券價格被高估或被低估的情況,投資者將不可能根據已知信息獲利。
二、有效市場形式
市場不可能是嚴格有效的,也不可能是完全無效的,市場有效性只是一個程度問題。法瑪首先將信息分為歷史價格信息、公開信息以及全部信息(包括內幕信息)三類,并在此基礎上將市場的有效性分為三種形式:弱式有效市場、半強式有效市場以及強式有效市場。
弱式有效市場假設認為,當前的股票價格已經充分反映了全部歷史價格信息和交易信息,如歷史價格走勢、成交量等,因此試圖通過分析歷史價格數據預測未來股價的走勢,期望從過去價格數據中獲益將是徒勞的。也就是說,如果市場是弱式有效的,那么投資分析中的技術分析方法將不再有效。
半強式有效市場假設認為,當前的股票價格已經充分反映了與公司前景有關的全部公開信息。公開信息除包括歷史價格信息外,還包括公司的公開信息、競爭對手的公開信息、經濟以及行業(yè)的公開信息等。因此,試圖通過分析公開信息是不可能取得超額收益的。這樣,半強式有效市場假設又進一步否定了基本分析存在的基礎。
強式有效市場假設認為,當前股票價格反映了全部信息的影響,全部信息不但包括歷史價格信息、全部公開信息,而且還包括私人信息以及未公開的內幕信息等。這是一個極端的假設,是對任何內幕信息的價值持否定態(tài)度。
三、反應不足與反應過度
四、市場異,F象
(1)日歷現象
日歷異常是一類與時間因素有關的異常現象。如,周末異常,指證券價格在星期五趨于上升,在星期一趨于下降;假日異常,指在某假日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有非正常收益等。
(2)事件異常
事件異常是與特定時間相關的異,F象。如,分析家推薦,指推薦購買某種股票的分析家越多,這種股票價格越有可能下跌;入選成分股,指股票入選成分股,引起股票價格上漲等。
(3)公司異常
公司異常是由公司本身或投資者對公司的認同程度引起的異,F象。如,小公司效應,指小公司的收益通常高于大公司的收益;封閉式基金,指折價交易的封閉式基金收益率較高;被忽略的股票,指沒有被分析家看好的股票往往產生高收益;機構持股,指為少數機構所持有的股票趨于高收益。
(4)會計異常
會計異常是指會計信息公布后發(fā)生的股價變動的異,F象。
五、有效市場理論對投資管理的影響
有效市場理論是指數基金產生的哲學基礎。
第六節(jié) 行為金融理論及其應用
一、行為金融理論的提出
該理論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并在90年代得到較為迅速的發(fā)展。
該理論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為依據,認為投資者行為常常表現出不理性,投資者實際的決策行為往往與投資者“理性”的投資行為存在較大的不同。
二、投資者心理偏差與投資者非理性行為
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常常會表現出以下一些特點:
(一)過分自信
投資者總是過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斷。過分自信常常導致人們低估證券的實際風險,進行過
度交易。
(二)重視當前和熟悉的事物
(三)回避損失和“心理”會計
(四)避免“后悔”心理
投資失誤將會使投資者產生后悔心理,對未來可能的后悔將會影響到投資者目前的決策。
(五)相互影響
社會性的壓力使人們的行為趨向一致。
三、行為金融模型
(一)BSV 模型
BSV 模型認為,人們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會存在兩種心理認知偏差:一是選擇性偏差,即投資者
過分重視近期實際的變化模式,而對產生這些數據的總體特征重視不夠;二是保守性偏差,即投資者不能根據變化了的情況修正增加的預測模型。
這兩種偏差常常導致投資者產生兩種錯誤決策:反應不足或反應過度。
(二)DHS 模型
該模型將投資者分為有信息與無信息兩類。無信息的投資者不存在判斷偏差,有信息的投資者
則存在著過度自信和對自己所掌握信息過分偏愛兩種判斷偏差。證券價格由有信息的投資者決定。
在這兩種判斷偏差作用下,就會導致股票價格短期過度反應和長期的連續(xù)回調。
四、行為金融理論對有效市場的挑戰(zhàn)
行為金融理論認為:投資者受到信息處理能力的限制、信息不完全的限制、時間不足的限制、心理偏差的限制,將不能立即對全部公開信息做出反應。
五、行為金融理論的應用
行為金融理論認為,所有人包括專家在內都會受制于心理偏差的影響,因此機構投資者包括基金經理也可能變得非理性。
行為金融的一個研究重點在于確定在怎樣的條件下,投資者會對新信息反應過度或不足。因為這些錯誤會導致證券價格的錯定,這就為采用行為金融式的投資策略奠定了理論基礎:投資者可以在大多數投資者意識到錯誤之前采取行動而獲利。
過去投資者總是希望能夠通過掌握比別人更多的信息獲利,但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運用這種方法獲利變得越來越難。然而行為金融則可以利用人們的心理及行為特點獲利。由于人類的心理及行為基本上市穩(wěn)定的,因此投資者可以利用人們的行為偏差而長期獲利。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期貨從業(yè)資格稅務師資產評估師國際內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
人力資源考試教師資格考試出版專業(yè)資格健康管理師導游考試社會工作者司法考試職稱計算機營養(yǎng)師心理咨詢師育嬰師事業(yè)單位教師招聘理財規(guī)劃師公務員公選考試招警考試選調生村官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