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確定產品的質量判定標準:
②選擇檢查水平:一般檢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檢查水平分S-1、S-2、S-3、S-4,一般情況下,采用一般水平Ⅱ。
③選擇合格質量水平(AQL):AQL是選擇抽樣方案的主要依據,應由生產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④確定樣本量字碼,即抽樣數。
⑤選擇抽樣方案類型:如一次正常抽樣方案,加嚴抽樣方案,還是多次抽樣方案。
⑥查表確定合格判定數(AC)和不合格判定數(Re)。
三、檢驗作業(yè)控制
1、進料(貨)檢驗(IQC):是工廠制止不合格物料進入生產環(huán)節(jié)的首要控制點。(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①進料檢驗項目及方法 :
a.外觀:一般用目視、手感、對比樣品進行驗證;
b.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驗證;考試用書
c.特性:如物理的、化學的、機械的特性,一般用檢測儀器和特定方法來驗證。
②進料檢驗方法:a.全檢, b.抽檢
③檢驗結果的處理:a.接收; b.拒收(即退貨); c.讓步接收; d.全檢(挑出不合格品退貨)e.返工后重檢
④依據的標準:《原材料、外購件技術標準》、《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理化檢驗規(guī)程》等等。
2、生產過程檢驗(IPQC):一般是指對物料入倉后到成品入庫前各階段的生產活動的品質控制,即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而相對于該階段的品質檢驗,則稱為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①過程檢驗的方式主要有:
a.首件自檢、互檢、專檢相結合;
b.過程控制與抽檢、巡檢相結合;
c.多道工序集中檢驗;
d.逐道工序進行檢驗;
e.產品完成后檢驗;
f.抽樣與全檢相結合;
來源:考試網-質量工程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