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工程頂目范圍管理
【例題】工程項目范圍管理中,“范圍”的含義包括( )。
A.項目的性質(zhì)
B.項目的使用功能
C.項目的對外關系
D.項目管理班子的權(quán)限
E.完成該項目必須做的具體工作
『正確答案』AB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項目管理范圍管理概念。范圍一詞的解釋應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工程項目的性質(zhì)和使用功能;二是實施并完成該工程項目而必須做的具體工作。參見教材 P100。
【例題】工程項目范圍管理的內(nèi)容不包括( )。
A.范圍變更
B.范圍控制
C.范圍確認
D.范圍界定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項目范圍管理概念。工程項目范圍管理的內(nèi)容包括范圍界定、范圍確認和范圍控制。參見教材 P100。
2019年咨詢工程師考試題庫—網(wǎng)校課程 | ||
考試題庫 | 2019年咨詢工程師考試題庫 | 在線做題 |
網(wǎng)校課程 |
2019年咨詢工程師考試網(wǎng)校課程四科精講班+沖刺班+習題班;包含全真摸底評測(評測后老師點評),助力備考 |
在線試聽 |
【例題】把項目的可交付成果劃分為較小的、更易管理的多個單元,是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中的( )。
A.范圍計劃
B.范圍變更
C.范圍界定
D.范圍控制『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項目范圍界定。工程項目范圍界定就是為了交付具有規(guī)定特性與功能的產(chǎn)品、服務或成果,把項目的可交付成果(一個主要的子項目)劃分為較小的、更易管理的多個單元。參見教材 P100。
【例題】進行工程項目范圍界定的目的不包括( )。
A.提高費用,時間和資源估算的準確性
B.確定工程測量和控制的基準
C.劃分各組織單元的權(quán)利和責任
D.節(jié)省工程項目投資『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項目范圍界定。項目界定的目的:(1)提高費用、時間和資源估算的準確性;(2)確定在履行合同義務期間對工程進行測量和控制的基準;(3)明確劃分各單元的權(quán)力和責任,便于清楚地向外發(fā)包或者向各級組織分派任務,從組織上落實需要做的全部工作。參見教材 P101。
【例題】業(yè)主需求的識別方法中,借助決策矩陣,對實施項目的多種方案進行評估和排序的技術(shù)方法是( )。
A.專題會議
B.多標準決策分析
C.原型法
D.文件分析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項目范圍界定。多標準決策分析是借助決策矩陣,對實施項目的多種方案進行評估和排序的一種技術(shù)。參見教材 P102。
【例題】尋找一個性質(zhì)和規(guī)模相類似的項目,通過項目對照識別和完善擬建項目的需求,這種識別方法是( )。
A.觀察
B.文件分析
C.原型法
D.標桿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項目范圍界定。標桿對照是指尋找一個性質(zhì)和規(guī)模相類似的項目,通過項目對照識別和完善擬建項目的需求。參見教材 P102。
【例題】工程項目范圍定義的依據(jù)主要有( )。
A.業(yè)主需求文件
B.項目約束條件和假設
C.項目資源計劃
D.項目前一階段已完成成果
E.歷史資料
『正確答案』ABD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項目范圍界定。工程項目范圍定義的依據(jù)主要有:業(yè)主需求文件;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項目約束條件;項目其他階段的結(jié)果;歷史資料;各種假設。參見教材 P102~103。
【例題】可以作為工程項目范圍定義依據(jù)的不確定因素屬于( )。
A.項目的約束條件
B.項目的假設條件
C.項目的資源條件
D.項目和必備條件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項目范圍界定。假設是指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某些不確定性因素,出于項目計劃目的假設為真的或確定的因素。參見教材 P103。
【例題】界定工程項目范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
A.工作分解結(jié)構(gòu)法
B.項目生命周期法
C.專家判斷法
D.工程項目分析法
E.備選方案識別法
『正確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項目范圍界定。范圍界定的方法通常采用工作分解結(jié)構(gòu)(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方法,有時也可采用專家判斷、工程項目分析、備選方案識別、研討會等方法中的一種或幾種。參見教材 P103。
【例題】關于工作分解結(jié)構(gòu)(WBS)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是一種層次化的樹狀結(jié)構(gòu)
B.以可交付成果為對象
C.計劃要完成的全部工作包含在工作分解結(jié)構(gòu)底層的項目單元中
D.分解為六個層次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項目范圍界定。不同的可交付成果會有不同層次的分解,為了達到易于管理的目的,有些可交付成果可能只需分解到第二層次,有些則需要分解到更多層次,所以,選項D 錯誤。參見教材 P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