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戰(zhàn)略
27.長期計劃
28.職權
29.過程改進團隊
30.控制工作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31.簡述組織的具體環(huán)境。
32.簡述專業(yè)化分工的優(yōu)點。
33.簡述有效溝通的要求。
34.簡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5.試述一體化戰(zhàn)略的三種類型,并舉例說明。
36.如同樂隊或合唱隊要有指揮一樣,任何組織或企業(yè)都不可以沒有領導,那么,究竟什么是領導?領導工作的實質是什么?請舉例分析。
六、案例分析題(本題15分)
37. “注水肉”引起的思考
2009年2月18日,廣州市“瘦肉精”事件中有70人中毒,此后不少人聞“瘦肉精”色變。事實上,“注水肉”更是盛行,其危害遠遠超過了“瘦肉精”。
據有關媒體報道,“注水肉”現象早已存在。國內較早的“注水肉”出現在廣州。1985年廣州放開生豬購銷市場后,一下子出現了兩千多家屠宰廠,一些企業(yè)和不法商人為了自身私利,就在豬、牛屠宰前往其胃里強灌大量水,以增加毛重,或在屠宰后往動物心臟里強注大量水,水通過微細血管迅速擴散到肉體,增加凈重;或將肉浸在水里,以水冒充肉的重量,使水錢變成肉錢。這些企業(yè)和不法商人不僅在動物身上加水,還加入其他成分,如加入阿托品,以擴張血管,達到蓄水的目的;注入血水以使肉色變深,注入礬水以起收斂作用,等等。企業(yè)和不法商人的這些行為給消費者的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注水肉”并不是個別現象,近年來,我國食品行業(yè)有關食品生產加工的違法違規(guī)現象比較普遍。南京冠生園的月餅“陳餡事件”,乳品業(yè)的“三聚氫胺”事件,阜陽“奶粉事件”等,均表明一些企業(yè)為了經濟利益,置消費者利益于不顧,無視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急功近利,竭澤而漁,其結果不僅導致企業(yè)信譽的喪失,品牌形象的倒塌,更嚴重的是,使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消費信心受挫,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受到影響。
根據上述案例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案例中的事件,你認為什么是企業(yè)的社會責任?(3分)
(2)為什么要履行這些責任?(6分)
(3)如果你是企業(yè)的管理者,你認為企業(yè)應如何履行社會責任?(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