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從教育發(fā)展歷史來看,最早出現的是
A.社會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區(qū)教育 D.學校教育
17.以一個街道、一個鄉(xiāng)或一個區(qū)為范圍,將這個社區(qū)里的機關、企業(yè)、學校等組織起來,共同關心這個社會內的年輕一代的教育是
A.社會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區(qū)教育 D.學校教育
18.為社會和家庭操勞了大半輩子,晚年與天真活潑的孫輩相伴,享受中國式“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以獲得心理上的平衡與精神上的慰藉。這是祖輩參與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
A.慈幼心理 B.義務心理
C.返童心理 D.享福心理
19.英國教育家洛克在論述家庭教育的任務和內容時認為,放在第一位的是
A.家庭德育 B.家庭智育
C.家庭體育 D.家庭美育
20.日本的森重敏認為,感情表現強烈,心情浮躁,情緒很不穩(wěn)定,或喜或憂的母親的教養(yǎng)方式類型是
A.“細致的干預” B.“垂直的親愛”
C.“情動型” D.“水平的親和”
21.使兒童有可能參與制定那些對他的生活有重大影響的決定,為兒童創(chuàng)造更多的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為其步入有責任感的成年作準備。這體現了《兒童權利公約》的
A.無歧視原則 B.兒童利益優(yōu)先原則
C.保障兒童生存、生命和發(fā)展的原則 D.尊重兒童觀點和意見的原則
22.在玩游戲時,父母問孩子:“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是什么?”等問題,這是學前兒童家長在考察孩子社會認知的發(fā)展水平時用的
A.游戲規(guī)則法 B.社會認知法
C.發(fā)現法 D.故事難題法
23.為了教父母如何有效地教養(yǎng)子女所提供的訓練課程而提出父母效能訓練的是
A.巴甫洛夫 B.高頓
C.斯金納 D.洛克
24.父母用含蓄、間接、簡化的方式對幼兒的心理、行為實施影響,并能迅速產生效能的家庭教育方法叫
A.榜樣示范法 B.自然后果法
C.暗示提醒法 D.批評懲罰法
25.在家庭教育指導的整個過程中,隨著指導工作的推進,使參與其中的組織管理者、指導者、家長和學前兒童四類對象都得到發(fā)展并一起成長,這是學前家庭教育指導的
A.雙向互動原則 B.家長主體原則
C.共同成長原則 D.分類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