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
1.糖酵解 2.三羧酸循環(huán) 3.磷酸戊糖途徑 4.乙醇發(fā)酵 5.乳酸發(fā)酵
6.糖異生作用 7.三羧酸循環(huán)的回補反應 8.糖核苷酸 9.轉酮酶 10.轉醛酶
二、填空題
1.體內糖原降解選用( )方式切斷α-1,4-糖苷鍵,選用( )方式切斷α-1,6-糖苷鍵。對應的酶分別是( )和( )。
2.水解淀粉的酶類包括( )和( )。前者主要存在于動物消化道中,后者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其中( )可以越過支鏈作用,催化活力較高。
3.糖類化合物可以單糖形式被小腸黏膜細胞吸收,如D—Glc,D-Gal可以通過( )系統(tǒng),在消耗能量的前提下主動轉運進入腸黏膜細胞。D-Fru則通過( )系統(tǒng)被動轉運進入腸黏膜細胞。
4.葡萄糖在無氧條件下氧化、并產生能量的過程稱為( ),也叫( )途徑。實際上葡萄糖有氧分解的前十步反應也與之相同。
5.( )酶催化的反應是EMP途徑中的第一個氧化反應。( )分子中的磷酸基團轉移給ADP生成ATP,是EMP途徑中的第一個產生ATP的反應。
6.EMP途徑中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是( )酶催化甘油酸—2—磷酸的分子內脫水反應,造成分子內能量重新排布,產生高能磷酸鍵,后者通過酶的作用將能量傳給ADP生成ATP。
7.葡萄糖的無氧分解只能產生( )分子ATP,而有氧分解可以產生( )分子ATP。
8.一分子游離的葡萄糖摻人到糖原中,然后在肝臟中重新轉變?yōu)橛坞x的葡萄糖,這一過程需要消耗( )分子ATP。
9.丙二酸是琥珀酸脫氫酶的( )抑制劑。
10.丙酮酸脫氫酶系位于( )上,它所催化的丙酮酸氧化脫羧是葡萄糖代謝中第一個產生( )的反應。
11.TCA循環(huán)的第一個產物是( )。由( )、( )和( )所催化的反應是該循環(huán)的主要限速反應。
12.TCA循環(huán)中有二次脫羧反應,分別是由( )和( )催化。脫去的CO2中的C原子分別來自于草酰乙酸中的( )和( )。
13.將乙酰CoA的二個C原子用同位素標記后,經一輪TCA循環(huán)后,這兩個同位素C原子的去向是( ),二輪循環(huán)后這兩個同位素C原子的去向是( ) 。
14.TCA循環(huán)中大多數(shù)酶位于( ),只有( )位于線粒體內膜。
15.糖酵解產生的NADH+H+必需依靠( )系統(tǒng)或( )系統(tǒng)才能進入線粒體,分別轉變?yōu)榫粒體中的( )和( )。
16.戊糖磷酸途徑是( )代謝的另一條主要途徑,廣泛存在于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體內,在細胞的( )內進行。
17.通過戊糖磷酸途徑可以產生( )、( )和( )這些重要化合物。
18.戊糖磷酸途徑中轉酮酶的輔助因子是( ),轉移的基團是( ),對酮糖供體的要求是( )。
19.不同的寡糖和多糖合成時,由不同的糖核苷酸提供糖基和能量:蔗糖合成時主要以( )作為葡萄糖供體,淀粉合成時主要以( )作為葡萄糖供體,而纖維素合成時( )和( )均可作為葡萄糖供體。
20.無效循環(huán)的主要生理意義在于( )和( )。
21.在外周組織中,葡萄糖轉變?yōu)槿樗,乳酸經血液循環(huán)到肝臟,經糖原異生再變?yōu)槠咸烟,這個過程稱為( )循環(huán),該循環(huán)凈效應是( )能量的。
22.糖異生主要在( )中進行,饑餓或酸中毒等病理條件下( )也可以進行糖異生。
23.α-淀粉酶耐熱不耐酸,( )時仍有活性,而在( )時活性喪失; β-淀粉酶耐酸不耐高溫,在( )時仍有活性,而在( )時活性喪失,利用這一性質可將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分離。
三、選擇題
1.下列激酶中哪些參與了EMP 途徑,分別催化途徑中三個不可逆反應:( )
A.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
B.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C.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D.都不對
2.下列途徑中哪個主要發(fā)生在線粒體中:( )
A.糖酵解途徑 B.三羧酸循環(huán)
C.戊糖磷酸途徑 D.脂肪酸合成(從頭合成)
3.C1被同位素標記的葡萄糖分子經EMP途徑降解為丙酮酸后,同位素標記可能出現(xiàn)在丙酮酸的哪一位C原子上:( )
A.Cl B.C2 C.C3 D.都可能
4.糖原合成酶D的別構活化劑是:( )
A.ADP B. 葡萄糖-6-磷酸 C.AMP D.葡萄糖-1-磷酸
5.糖原中一個葡萄糖殘基轉變?yōu)?分子乳酸,可凈得幾分子ATP:( )
A.1 B.2 C.3 D.4
6.丙酮酸脫氫酶系包括多種酶和輔助因子。下列化合物中哪個不是丙酮酸脫氫酶系的組分:( )
A.TPP B.硫辛酸 C.FMN D. NAD+
7.丙酮酸脫氫酶系受到哪些因素調控:( )
A.產物抑制、能荷調控、磷酸化共價調節(jié)
B.產物抑制、能荷調控、酶的誘導
C.產物抑制、能荷調控
D.能荷調控、磷酸化共價調節(jié)、酶的誘導
8.下述哪種情況可導致丙酮酸脫氫酶系活性升高:( )
A.ATP/ADP比值升高 B.乙酰CoA/CoA比值升高
C.NADH/NAD+比值升高 D. 能荷下降
9.用于糖原合成的葡萄糖-1-磷酸首先要經什么化合物的活化:( )
A.ATP B.CTP C.GTP D.UTP
10.在肝臟中二分子乳酸轉變?yōu)橐环肿悠咸烟牵枰膸追肿覣TP:( )
A.2 B.3 C.4 D. 6
11.丙酮酸羧化支路中的丙酮酸羧化酶,需下列化合物中除哪個以外的所有輔助因子:( )
A.生物素 B.Mg2+ C. ATP D.草酰乙酸
12.下列化合物中除哪個外,均可抑制三羧酸循環(huán):( )
A.氟乙酸 B.丙二酸 C.琥珀酰CoA D.乙酰CoA
13.不能升高血糖的激素是:( )
A.胰島素 B.胰高血糖素 C.腎上腺素 D.糖皮質激素
14.一摩爾葡萄糖經糖的有氧氧化過程可生成的乙酰CoA:( )
A.1摩爾 B.2摩爾 C.3摩爾 D.4摩爾
15.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應的逆反應所需的酶是:( )
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6—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Ⅰ D.磷酸果糖激酶Ⅱ
16.糖酵解過程的終產物是:( )
A.丙酮酸 B.葡萄糖 C.果糖 D.乳酸
17.糖酵解的脫氫反應步驟是:( )
A.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羥丙酮
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羥丙酮
C.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D.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18.反應: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需哪些條件:( )
A.果糖二磷酸酶,ATP和Mg2+ B.果糖二磷酸酶,ADP,Pi和Mg2+
C.磷酸果糖激酶,ATP和Mg2+ D.磷酸果糖激酶,ADP,Pi和Mg2+
19.糖酵解過程中催化一摩爾六碳糖裂解為兩摩爾三碳糖的反應的酶是:( )
A.磷酸已糖異構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醛縮酶 D.磷酸丙糖異構酶
20.糖酵解過程中NADH+H+的去路是:( )
A.使丙酮酸還原為乳酸 B.經α-磷酸甘油穿梭系統(tǒng)進入線粒體氧化
C.經蘋果酸穿梭系統(tǒng)進入線粒體氧化 D.2-磷酸甘油酸還原為3-磷酸甘油醛
21.ATP對磷酸果糖激酶Ⅰ的作用是:( )
A.酶的底物 B.既是酶的底物同時又是酶的變構抑制劑
C.酶的抑制劑 D.1,6—二磷酸果糖被激酶水解時生成的產物
22.乳酸脫氫酶是具有四級結構的蛋白質分子,含有多少個亞基:( )
A.1 B.2 C.3 D.4
23.乳酸脫氫酶在骨骼肌中主要是催化生成:( )
A.丙酮酸 B.乳酸 C.3-磷酸甘油醛 D.3-磷酸甘油酸
24.糖的無氧酵解與有氧分解代謝的交叉點物質是:( )
A.丙酮酸 B.乳酸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乙醇
25.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中最終接受底物脫下的2H的輔助因子是:( )
A.FAD B.硫辛酸 C.輔酶A D.NAD+
26.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中轉乙酰化酶的輔酶是:( )
A.TPP B.硫辛酸 C.CoASH D.FAD
27.下列酶中哪一個與丙酮酸生成糖無關:( )
A.果糖二磷酸酶 B.烯醇化酶 C.醛縮酶 D.丙酮酸激酶
28.三羧酸循環(huán)的第一步反應產物是:( )
A.檸檬酸 B.草酰乙酸 C.乙酰CoA D.CO2
29.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終產物是:( )
A.CO2+H2O+ATP B.乳酸 C.丙酮酸 D.乙酰CoA
30.不能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氧化的物質是:( )
A.亞油酸 B.乳酸 C.α-磷酸甘油 D.膽固醇
31.需要引物分子參與生物合成的反應是:( )
A.酮體生成 B.脂肪合成 C.糖異生合成葡萄糖 D.糖原合成
32.一摩爾葡萄糖經糖有氧氧化凈產生ATP的摩爾數(shù)是:( )
A.12 B.36 C.38 D.36—38
33.從糖原開始一摩爾葡萄糖經糖的有氧氧化凈產生ATP的摩爾數(shù)為是:( )
A.13 B.37 C.39 D.37—39
34.機體內糖、脂肪、蛋白質進行徹底氧化分解的途徑只有:( )
A.磷酸戊糖途徑 B.三羧酸循環(huán) C.β—氧化 D.糖酵解途徑
35.糖原合成的關鍵酶是:( )
A.磷酸葡萄糖變位酶 B.UDPG焦磷酸化酶 C.糖原合成酶 D.磷酸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