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教育學搬上大學講臺的是( D )
A.夸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培根 D.康德
2.教育學萌芽的標志是提出了( C )
A.教育規(guī)律 B.教育現象
C.教育問題 D.教育事實
3.屬于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作是( A )
A.《民主主義與教育》 B.《教育與文化》
C.《教育中的理論與抵制》 D.《教育ABC》
4.學校產生于( B )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5.學校管理的目標和尺度是( D )
A.政治效益 B.學?冃
C.經濟效益 D.文化效益
6.我國第一個現代學制系統(tǒng)產生于( A )
A.1902年的壬寅學制 B.1903年的癸卯學制
C.1922年的壬戌學制 D.1951年的新學制
7.“因材施教”、“長善救失”教學原則的基礎是兒童身心發(fā)展的( C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個別差異性 D.分化與互補的協(xié)調性
8.學校管理中通過正確的精神觀念的宣傳,啟發(fā)人們的理想,使之成為人們的行動動機,實現學校目標的方法是( C )
A.行政管理方法 B.法律方法
C.思想教育方法 D.學術方法
9.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制度由誰規(guī)定?( A )
A.國務院 B.省級人民政府
C.省教育廳 D.地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
10.德育的最高目標和德育的基礎性工作是培育( C )
A.基本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 B.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質
C.世界觀、人生觀和理想 D.民主精神和法制觀念
11.智育的根本任務是( D )
A.傳授知識 B.培養(yǎng)技能
C.形成品德 D.發(fā)展智力
12.狹義的體育指的是學校教育中有意識地促進學生體質、體能、體魄的提高的教育活動,主要指( B )
A.社會體育 B.學校體育活動
C.競技體育 D.一般鍛煉
13.在我國,取得教師資格的先決條件是( A )
A.中國公民 B.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C.規(guī)定的學歷 D.教育教學能力
14.現代教育越來越成為公共事業(yè),為全體人民服務,體現公平性和大眾性,體現了現代教育的( D )
A.生產性 B.未來性
C.科學性 D.公共性
15.第一次把對教育問題的認識奠定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上的是( B )A.實用主義 B.馬克思主義
C.科學主義 D.技術主義
16.在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上以多樣化為特點的存在方式的典型代表是( D )A.中國 B.法國
C.日本 D.美國
17.持師生系統(tǒng)地傳授和學習書本知識模式觀點的是( A )
A.赫爾巴特 B.杜威
C.布魯納 D.瓦根舍因
18.保加利亞的盧扎諾夫的暗示教學法尤其適用于( D )
A.語文教學 B.數學教學
C.物理教學 D.外語教學
19.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C )
A.備課 B.作業(yè)布置
C.上課 D.課外輔導
20.班主任工作的直接目的是( A )
A.組織建立班集體 B.評定學生操行
C.家校聯(lián)系 D.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
21.學生愿意參加咨詢活動進而產生積極改變的根本前提是( D )
A.嚴格為來訪學生保密 B.充分支持和鼓勵來訪學生
C.注重來訪學生的主動參與 D.積極關注和信任來訪學生
22.著重訓練行為的咨詢方法是( A )
A.系統(tǒng)脫敏法 B.鼓勵表達
C.深入共感 D.身體放松
23.能測到預先想測的知識和能力的程度是測驗的( C )
A.難度 B.信度
C.有效性 D.區(qū)分度
24.教師資格考試屬于( B )
A.相對評價 B.絕對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總結評價
25.位于我國教育法律體系的第二個層次的是( B )
A.教育法 B.部門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 D.地方性法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