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閱讀《我的世界觀》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在人生的豐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覺得真正可貴的,不是政治上的國家,而是有創(chuàng)造性的、有感情的個人,是人格;只有個人才能創(chuàng)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東西,而群眾本身在思想上總是遲鈍的,在感覺上也總是遲鈍的。
A.這里所說的“個人”和“群眾”各具怎樣的特點?
只有個人才能創(chuàng)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東西,而群眾本身在思想上總是遲鈍的,在感覺上也總是遲鈍的。
B.從這里可以看出愛因斯坦崇尚怎樣的人格?
有創(chuàng)造性的、有感情的個人,
C.這里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
對比
37.閱讀《馮諼客孟嘗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赍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廟之祟,沉于諂諛之臣,開罪于君!寡人不足為也,愿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tǒng)萬人乎!”馮諼誡孟嘗君曰:“愿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于薛!睆R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A.馮諼為孟嘗君營造的第三窟指的是什么?
先王之祭器,立宗廟于薛
B.馮諼基于何種考慮為孟嘗君鑿就這第三窟?
孟嘗君的目光短淺:他不懂"市義"的意義,不明諸侯之間的矛盾可資利用,不知借宗族關系保護自己。而馮諼則深知百姓的艱難,以"市義"來贏得民心,利用齊王與梁王之間爭奪賢才的矛盾來抬高孟嘗君,以宗廟之重鞏固孟嘗君封地。
C.指出文中使用的人物描寫方法。
語言描寫。
38.閱讀《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但是,人類總是缺乏自信,進進退退,走走停停,不斷地自我耗損,又不斷地為耗損而再耗損。結果,僅僅多了一點自信的李冰,倒成了人們心中的神!
我到邊遠地區(qū)看儺戲,對許多內容不感興趣,特別使我愉快的是,儺戲中的水神河伯,換成了灌縣李冰。儺戲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廟中的李冰活躍得多,民眾圍著他狂舞吶喊,祈求有無數(shù)個都江堰帶來全國的風調雨順,水土滋潤。儺戲本來都以神話開頭的,有了一個李冰,神話走向實際,幽深的精神天國一下子貼近了大地,貼近了蒼生。
A.從題材上看,《都江堰》是一篇什么類型的散文?
答:游記
B.從全文來看,這段文字中“自我耗損”和“再耗損”指的是什么?
答:內耗,內部的爭斗。損耗了人類的力量。
C.“儺戲中的水神河伯,換成了灌縣李冰”為什么使作者愉快?
答: 神話走向實際,幽深的精神天國一下子貼近了大地,貼近了蒼生。
39.閱讀《長恨歌》中的一段,回答問題: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邐迤井。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遙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A.這段寫出了楊太真怎樣的情感?
答: 震驚,激動,惶惑,急切,悲楚,委屈,感激的情感。
B.寫出其中借行為舉止抒情的詩句。
答:攬衣推枕起徘徊;ü诓徽绿脕。
C.“梨花一枝春帶雨”喻指什么?
答: 激動的淚水。
40.閱讀《寶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誰知這個話傳到寶玉黛玉二人耳內,他二人竟從來沒有聽見過“不是冤家不聚頭”的這句俗話兒,如今忽然得了這句話,好似參禪的一般,都低著頭細嚼這句話的滋味兒,不覺的潸然淚下。雖然不曾會面,卻一個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吁。正是“人居兩地,情發(fā)一心”了。
A. 這里所說的“冤家”是什么意思?
答: 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見的人偏偏相逢,無可回避。賈母稱賈寶玉和林黛玉是不是冤家不聚頭,意思指他們的緣分。足可見這句話有暗含情人夫妻之意!安皇窃┘也痪垲^”,道出林黛玉,賈寶玉吵架的“假情試探”的實質,引導讀者更準確地理解小說的原意。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B.此段文字表現(xiàn)寶黛怎樣的心情?
答:是“假情試探”。兩人吵架不是真吵,而是相互試探,加以試探,反復試探。由于是試探,因此就越發(fā)敏感,經(jīng)常節(jié)外生枝,越吵誤會越大,越不放心,越要試探,于是兩人相愛的過程就成了吵吵鬧鬧的過程了。戀愛中的青年男女內心與言行不符的現(xiàn)象是十分普遍的。愛到深處,反而發(fā)生吵鬧;愛得越深,爭吵越烈。反映了人性的復雜和內心的奧秘。
C、舉例說明此段文字心理描寫的特點。
答:直接心理描寫“低著頭細嚼這句話的滋味兒,不覺的潸然淚下。雖然不曾會面,卻一個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吁。正是“人居兩地,情發(fā)一心”了。
五、作文題(30分)
41.錢鐘書《吃飯》一文說:“吃飯有時很像結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吃講究的飯事實上只是吃菜,正如討闊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這種主權旁移,包含著一個轉了彎的、不甚素樸的人生觀!闭垞(jù)此并結合社會現(xiàn)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1,這段話主要的意思是揭示人生活中一系列“名實不符”名實錯位的現(xiàn)象。
2,應該寫成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