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一、單選
1.按照特征整合理論,特征登記( B )
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 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C.與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 D.與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
2.通常,有效提示會促進加工,然而,外周提示之后延遲300ms或更長時間,那一位置的目標覺察,不僅沒有受到促進,反而變慢,這種效應稱作( D )
A.心理不應期 B.負啟動 C.負啟動反轉(zhuǎn) D.返回抑制
3.一般認為,中介抑制加工的主要腦區(qū)是( B )
A.頂葉 B.額葉 C.顳葉 D.枕葉
4.左半球頂葉受損的視覺忽視病人,在劃線測驗中( A )
A.只畫左邊的一半 B.只畫右邊的一半 C.只畫上邊的一半 D.只畫下邊的一半
5.產(chǎn)生效應支持( B )
A.多重存儲模型 B.加工水平途徑 C.TuLving(1972)的情節(jié)和語義記憶模型D.平行分布加工途徑
6.屬于程序性記憶的有( D )
A.頭腦中存儲的關(guān)于貓能捉老鼠的知識 B.記得后天晚上開會
C.關(guān)于如何使用傳真機的知識 D.記得兩天前在商場看見過一位老同學
7.特征比較模型的證據(jù)主要來自( D )
A.事件相關(guān)電位(ERP)測量技術(shù) B.跨通道啟動技術(shù) C.雙耳分聽技術(shù) D.句子核證技術(shù)
8.在絕大多數(shù)發(fā)表的語義記憶損傷個案中,選擇性地受損的通常是( A )
A.有生命物體的識別 B.人造物體的識別 C.具體詞的理解 D.抽象詞的理解
9.在對字母“R”進行正反判斷的試驗中,反應時最長的順時針傾斜角度為( C )
A.60 B.120 C.180 D.270
10.“爬…電桿…修…電燈…電…工,供電局”,這樣的句子更可能是( A )
A.Broca失語病人產(chǎn)生的 B.Wernicke失語病人產(chǎn)生的 C.注意性失讀病人產(chǎn)生的 D.深層誦讀困難病人產(chǎn)生的
二.多選
11.可以安全的用于人類研究的認知神經(jīng)科學技術(shù)有( ABC )
A.PET掃描技術(shù) B.fMRI技術(shù) C.ERP技術(shù) D.單細胞記錄技術(shù)
12.在選擇性注意任務中,當任務較難時,人傾向于使用( BD )
A.平行加工 B.系列加工 C.自動加工 D.控制加工
13.關(guān)于選擇性注意,正確的說法是( ABC )
A.聲音之間物理的聲學差異和位置的物理分離均有助于信息選擇。其中,最有效的線索是位置的物理分離P63
B.按照Broadbent的過濾器理論,過濾器遵循全或無的操作原則
C.按照Broadbent的過濾器理論,過濾器僅僅在輸入的物理特征水平上操作
D.Broadbent的過濾器理論屬于晚期選擇模型
14.語義記憶可以儲存( CD )
A.過去發(fā)生的事件 B.將來發(fā)生的事件 C.關(guān)于“大象”的知識 D.關(guān)于“pint”一次如何拼寫的知識
15.屬于日常記憶研究關(guān)心對象的課題是( BCD )
A.短時記憶中材料的編碼方式 B.目擊者證詞的可信度 C.前瞻性記憶 D.自傳記憶
16.屬于上位范疇的物體有( BC )
A.椅子 B.家具 C.動物 D.貓
17.心理詞典中存儲著詞匯的( ABCD )
A.正字法信息 B.語音信息 C.語義信息 D.句法信息
18.能為直接通達假設提供證據(jù)的有( CD )
A.同規(guī)則詞相比,人們對不規(guī)則詞閱讀的潛伏期更短 B.規(guī)則詞與不規(guī)則詞閱讀的潛伏期沒有差異
C.對同音異義詞的分析 D.臨床上對深層誦讀困難的觀察
三.填空
19.( 生態(tài)學效度 )是指研究所獲得的結(jié)果也應該能夠適用于現(xiàn)實世界中自然發(fā)生的行為。
20.按照區(qū)別性特征模型,當一些字母共用很多關(guān)鍵特征時,人們判斷這些字母是否相同要花更( 長 )的時間。P28
21.在特征整合理論中,( 分散注意 )是相對低層次的加工。
22.Posner和Cohen(1984)提出,視覺注意包括( 把視覺注意施加到一個目標上 )、( 把注意從一個目標上解除 )與( 把注意轉(zhuǎn)移到新的目標上 )三個成分。
23.有研究者提出,深加工之所以能導致更好的記憶,是因為兩個因素。其中,一個是( 區(qū)別性 ),一個是( 精細加工 )。
24.新手在對問題進行表征時,強調(diào)問題的( 表面 )特征,而專家在對問題進行表征時,強調(diào)問題( 結(jié)構(gòu) )特征。
四.名解
25.Stroop效應 :Stroop效應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視覺任務。該效應是指,當詞的印刷顏色與詞的意義相沖突,而任務是命名印刷顏色時,被試的反應要慢。為完成任務,被試不得不面臨一種選擇,即不得不從印刷顏色和意義兩個維度中選出印刷顏色這一維度。Stroop(1935)最早證明了這種效應。然而詞本身的意義作為分心刺激干擾了被試對印刷顏色的命名。
26.負啟動:研究者創(chuàng)設并比較了兩種條件。其中一種條件下是當前刺激詞的印刷顏色與先前刺激詞的意義匹配。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被試的顏色命名顯得特別困難。認為一定是起干擾作用的Stroop刺激詞的意義,受到了抑制。其邏輯是,如果被抑制的意義后來恰好變得與任務有關(guān),被試對后來的刺激詞的印刷顏色進行命名,要相對困難。將上面這種現(xiàn)象命名為負啟動。
27.內(nèi)隱記憶:任務不要求人們對先前經(jīng)歷進行有意識回憶,而只是要求人們完成一種知覺任務或一種認知任務。典型地,這些任務看起來與先前學習過的任何材料都無關(guān)。任務的指導語中也絲毫不提“記得”或“回憶”這樣的字樣。內(nèi)隱記憶任務的共同特征是在這些任務中,特定學習情節(jié)中所編碼的信息,無需后來有意識的或深思熟慮的回憶,而是通過先前學習情節(jié)中所獲得的信息對后來作業(yè)的促進作用,表達出來。常用的內(nèi)隱記憶任務包括詞干補全、殘詞補全、指明幾個刺激中自己所偏愛的那一個、詞匯判斷和知覺辯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