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2018年自考《財務管理學》提分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在實務中,人們習慣用( B )數字表示貨幣時間價值。
[B]相對數
2、貼現率越大,利潤指數( C )。 [C]越小
3、在一定范圍內,成本總額隨著產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成本是( B )。
[B]變動成本
4、按照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假定公司固定股利支付率為25%,稅后凈利潤為1000萬元,今年年末股利分配時,發(fā)放股利( C )萬元。
[ [C]250 [D]0
5、下列各項指標中,與貼現率的大小無關的是( C )。
[C]內部報酬率 [D]動態(tài)投資回收期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正確的填T,錯誤的填F。
6、資產負債比率反映長期債權人的債權安全程度,是企業(yè)以其資產提供的物質保障程度。( T )
7、企業(yè)計提折舊從銷售收入中轉化來的新增的貨幣資金,它可以增加企業(yè)的資金總量。( F )
8、由于項目投資的投入、回收及收益的形成均以現金流量的形式來表現,因此,在整個項目計算期的各個階段上,都可能發(fā)生現金流量。( T )
9、如果一個方案的獲利指數大于一,表明其報酬率沒有達到預定的貼現率。( F )
10、債券價格確定的基本公式是指在復利方式下,通過計算債券各期利息的現值及債券到期收回收入的現值來確定債券價格的估價方式。( T )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1、(結構百分比分析法)是指通過計算某一項目的各構成部分在項目中所占比重,揭示項目內部整體結構的分析方法。
12、(現金流量比率)包括短期債務現金流量比率和全部債務現金流量比率。
13、(成本費用利潤率)是指企業(yè)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
14、(個人股)為社會個人或本公司職工以個人合法財產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
15、(財務杠桿利益)是指企業(yè)利用債務籌資這個財務杠桿而給權益資本帶來的額外收益。
16、(違約風險)是指債券的發(fā)行人不能履行合約規(guī)定的義務,無法按期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而產生的風險。
17、(短缺成本)是指在現金持有量不足而又無法及時通過有價證券變現加以補充而給企業(yè)造成的損失,包括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
18、(直接材料成本差異)是指一定產量產品的直接材料實際成本與直接材料標準成本之間的差異。
19、(可控性原則)是指各責任成本中心只能對其可控制和管理的經濟活動負責。
20、(價值管理作業(yè))是指那些負責綜合管理工作的部門作業(yè)。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21、系統性風險——(又稱不可分散風險和市場風險),是指某些因素對市場上所有投資造成經濟損失的可能性。系統性風險通常用β系數表示,用來說明某種證券(或某一組合投資)的系統性風險相當于整個證券市場系統性風險的倍數。
22、累積優(yōu)先股——是指在某個營業(yè)年度內由于經營成果較差而未支付的股利可以累積起來,由以后的營業(yè)年度補發(fā)其股利的優(yōu)先股股票。通常發(fā)行這種股票的公司只有把積欠的優(yōu)先股股利全部支付以后,才能支付普通股股利。
23、財務杠桿——是指在企業(yè)運用財務費用固定型的籌資方式時(如銀行借款、發(fā)行債券、優(yōu)先股)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
24、經濟批量——是指每次訂購貨物(材料、商品等)的最佳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