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2018年中考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積累(19分)
1.(1)心曠神怡 (2)B (3)斑駁
2.“騁”改為“聘”;“已”改為“以”
3.(1)①日光下澈②影布石上③(庭下)如積水空明④陶淵明(陶潛)⑤此地動歸念⑥長年悲倦游
(2)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B.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C.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D.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C 5.(1)B (2)A 6. A
二、閱讀(51分)
7.(1)示例:
、佟锻辍肥情L篇小說,為了解內(nèi)容與寫法,適宜通篇閱讀;《傅雷家書》是書信匯編,獨立成篇,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性閱讀。
、凇锻辍肥俏膶W(xué)作品,通過閱讀可以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閱讀時要調(diào)動聯(lián)想與想象,運用體驗式的閱讀方法;《傅雷家書》是非文學(xué)作品,是一位知識淵博的父親給孩子的人生指導(dǎo),閱讀這本書,感受父子深情的同時,還可以豐富文化、藝術(shù)、歷史等各領(lǐng)域的知識,適合采用摘記、批注的方法閱讀。
③《童年》是翻譯作品,有條件的可以與多種譯文以及原著比較閱讀,它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一部,可以拓展閱讀其它兩部作品;《傅雷家書》的作者是翻譯家,在家書中多次提到他自己翻譯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可以拓展閱讀這本書。
(2)示例:
①選材不同;貞浶陨⑽倪x材自由,如《藤野先生》不僅寫了藤野先生的事跡,也寫了中國留學(xué)生看櫻花、學(xué)跳舞等事件;傳記必須圍繞傳主選材。散文的材料是經(jīng)過作者過濾的事實,帶有主觀色彩,傳記的材料基于書信、日記等,比較客觀。
、谌朔Q不同;貞浶陨⑽挠玫谝蝗朔Q“我”講述故事,有雙重敘述視角,如《五猖舍》既有童年的“我”對五猖會的熱切期盼,也有成年的“我”對封建教育的理性批判。傳記有自傳和他傳,他傳采用第三人稱敘述。
、蹖懽髂康牟煌;貞浶陨⑽牡膶懽髂康氖潜磉_作者自己的情思,如,通過對藤野先生的回憶,魯迅表達了對藤野先生的情感以及對祖國的憂思,傳記的目的是表現(xiàn)傳主的性格品質(zhì),如《名人傳》彰顯的是三個傳主的精神品質(zhì),而不是羅曼·羅蘭的態(tài)度或思考。
④表達方式不同。回憶性散文可以根據(jù)需要,自由運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傳記主要是用事實本身表現(xiàn)傳主形象,所用描寫有限,很少抒情或議論,如對貝多芬最后一次演奏的描寫,只用了寥寥數(shù)筆。
、菹胂蟮目臻g不同;貞浶陨⑽南胂笞杂。傳記中也有想象,但傳記中的想象只用于填補事實的空隙,如貝多芬的一生主要事件源自書信、對話錄等原始材料,想象只局限于一些小細節(jié)。
8.選A得2分,選C得1分,選B得0分。
9.示例:
(1)“還沒有推完,車夫就不再動手了!”“這時候他又彎下腰去,弄一些碎的。”從句中的副詞“就”“又”可以看出,車夫盤算時機開口討要木柈的奸猾,以及得寸進尺的貪婪。
(2)“丟了兩塊木樺哩!小偷來搶的,沒看見?要好好看著,小偷常偷柈子!避嚪虻脑捴杏懈袊@句、反問句、祈使句。他從容運用各種句式,顯得居高臨下,沒有把主顧放在眼中,可以看出車夫的世故、精明。
(3)老頭與“我”說話時都是被動應(yīng)答的,他們以為“我”多給了錢,卻不敢貿(mào)然來問,一直等到“我”詢問才應(yīng)答,可見他們的誠實、本分。
10.示例:前文的敘述描寫非常簡潔,這幾句的描寫卻很細膩,使文章節(jié)奏緊緩有別。這段話還為下文事情的繼續(xù)發(fā)展蓄勢,讓文章起伏有致;鸸鉀_破黑暗與寒冷,讓人安心,爐火爆炸的聲音歡快喜悅,窗上的蒸汽朦朧而溫馨,“我”的臉被火光映紅,是全文唯一的亮色。寥寥數(shù)語描繪的畫面,表現(xiàn)了“我”在饑寒交迫的生活中片刻的安寧與滿足,顯得格外珍貴,令人感動。
11.示倒1:楊絳的“愧”打動了我。楊絳在和老王相當長時間的交往中并沒有將這個善良不幸的老人當作自己的朋友,這和老王對她的態(tài)度并不對等。當楊絳終于明白這一點的時候,她探深地自責(zé),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在散文中毫不掩飾地寫出自己的真實表現(xiàn)。她的愧作、反思令人敬佩。
示例2;蕭紅的“愧”打動了我。蕭紅雖然自己處境艱難,但她卻竭力幫助其他窮苦人。當善良的老人為一口食物向她感恩時,她羞愧難當,覺得不該領(lǐng)受如此沉重的感恩,為自己無力幫助他們自責(zé)羞恨。當蕭紅對老無所養(yǎng)發(fā)出反問時,我感受到了她偉大的悲憫情懷。
示例3:兩人的“愧”都打動了我。楊絳對老王施與善意但保持距離,一朝驚醒,深刻自省,是知識分子坦誠的表現(xiàn)。蕭紅面對弱者,伸出援手卻不自詡,受到感恩反而更警醒自責(zé),表現(xiàn)出最樸素真摯的道義擔當。她們兩人的“愧”都表現(xiàn)了最為珍貴的良知。
12.示例;從鏈接材料中可以看出,有些新聞標題常常斷章取義、嘩眾取寵,誤導(dǎo)讀者。所以,《人民日報》作為媒體人業(yè)務(wù)的標桿,進行年度好標題評選活動非常有意義,能糾正不良風(fēng)氣,引導(dǎo)新聞發(fā)布者遵守職業(yè)操守,也提醒讀者要注意甄別新聞標題,不要被誤導(dǎo)。
13. B
14.示例:不好,這個標題盡管具有口語化特點,但不能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且“竟然”一詞,表示意外,暗含否定,以此激起讀者的好奇,有嘩眾取寵、誤導(dǎo)讀者之嫌。
15.示例:(1)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文中的圖片以及文末的信息來源都證明本文內(nèi)容的真實性,體現(xiàn)編者負責(zé)任的傳播態(tài)度。(2)給讀者提供信息來源,便于讀者深入閱讀時查證資料。(3)新聞中的圖片還可以豐富文本的呈現(xiàn)方式,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16.示例:不是,有些標題的特點不能用“口語化”來概括。如“三更風(fēng)雨行,英雄扶搖去”,言簡意賅,具有對稱美,表達對英雄的崇敬和哀思,語言是典雅的。
17.實景賞析:前三聯(lián)寫眼前景,短亭與疏柳,茶樹與溪水,鶯韻與蠶眠,這些景象充滿親切閑適的生活氣息。
虛景賞析;尾聯(lián)想象西湖夜景,潮水空寂,月圓人缺,寄托著詩人對西湖的眷念之情。
18.(1)通達(貴) (2)仁者之用心(不忍) (3)矜于一婦人(矜)
19.D
20.(1)離朱而去 (z)被朱收留
21.(1)羞于買臣歌謳道中,且阻止之后愈益疾歌。
(2)羞于自己在買臣饑寒勤苦、胸懷大志時離開了他。
(3)羞于被買臣收留。
三、寫作(50分)
22.略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