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閱讀理解與欣賞(共48分)
(一)比較閱讀葉賽寧的《夜》和郭沫若的《靜夜》,然后答題。(共7分)
夜 葉賽寧 |
靜 夜 郭沫若 | |
河水悄悄流入夢鄉(xiāng),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響。 夜鶯的歌聲沉寂了, 長腳秧雞不再歡嚷。 夜來臨,四下一片靜, 只聽得溪水輕輕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輝, 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 |
大河銀星萬點(diǎn), 小溪銀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閃著銀色光芒。 夜來臨,四下一片寂靜, 大自然沉浸在夢鄉(xiāng)。 明月撒下它的光輝, 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 |
月光淡淡, 籠罩著村外的松林。 白云團(tuán)團(tuán), 漏出了幾點(diǎn)疏星。 天河何處? 遠(yuǎn)遠(yuǎn)的海霧模糊。 怕會有鮫人在岸, 對月流珠? |
6.這兩首詩都描繪了 ,都營造出 的意境。(2分)
7.兩首詩的不同在于《夜》全篇描寫眼前實景,從中傳達(dá)詩人對 的熱愛和他
的心境;《靜夜》除了寫實景還有 ,表達(dá)了詩人對祖國的 。(3分)
8.這兩首同寫月夜的詩,你更喜歡哪一首呢?說說你的感受。(2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共13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xiàn)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yùn)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9.解釋下列語句中加紅的字詞。(4分)
①懲山北之塞( ) ②雜然相許( )
、鬯炻首訉O荷擔(dān)者三夫( ) ④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
10.下列各組中加紅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A. C.
且焉置土石 俯身傾耳以請(《送東陽馬生序》)
其妻獻(xiàn)疑曰 投諸渤海之尾
B. D.
既出,得其船……處處志之《桃花源記》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記》)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語句子。(2分)
①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
、谏跻樱曛换。
。
12.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這樣唱道:“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 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闭堈?wù)勀銓τ薰伴_路”精神的理解。(3分)
(三)閱讀《一諾千金》,探究13—18題。(共17分)
一諾千金
、偃リ兾鞒霾,先到一個很偏遠(yuǎn)的小鎮(zhèn),接著坐汽車去村里。路凹凸不平特難走。沿著盤山公路轉(zhuǎn)悠,沒多久我就開始暈車,吐得一塌糊涂。后來翻過了兩座高山,過了一條湍急的河,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好不容易捱到了村里。
、谟谑俏议_始忙著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圍著我,該換膠卷了,我隨手把空膠卷盒給旁邊的一個小孩子,她高興極了,其他的孩子羨慕地圍著看?粗『合矚g,我又拆了個膠卷盒給另一個小孩兒,他興奮得臉都紅了。我又翻翻書包再找出兩支圓珠筆分給孩子們,惹得更多的孩子渴望地看著我的書包,我真后悔沒多帶幾支筆。我拉著一個穿紅碎花小褂的女孩兒問:“叫什么呀?”“小翠!薄坝羞B環(huán)畫沒有?”“沒有。”旁邊男孩兒說:“學(xué)校只有校長才有本字典。”“姐姐回北京給你們寄連環(huán)畫來,上面有貓和老鼠打架,小鴨子變成天鵝的故事!甭牭盟麄冄劬Χ贾绷恕
、畚夷贸龉P記本:“記個地址吧!薄瓣兾鳌量h李莊小學(xué)……”“誰收呢?”“俺姐識字,她收!边^來一個大一點(diǎn)的女孩兒,“姐姐,寫李大翠收。”“好吧!
、軓年兾饔洲D(zhuǎn)道去四川、青海。回北京忙著寫報告,譯成英文,開匯報會,一晃就是兩個月。一天,偶爾翻到筆記本上的“李大翠”,猛然想起小村子的孩子們。我猶豫了一下:“孩子們早忘了吧?就是寄過去,也許路上丟了,也許被人拿走了,根本到不了孩子們手里!
⑤第二天,我還是拜托有孩子的同事帶些舊書來。大家特?zé)崆椋瑳]幾天,我桌上就堆了好幾十本,五花八門什么都有:《黑貓警長》、《邋遢大王》、《鼴鼠的故事》、《十萬個為什么》、《如何預(yù)防近視眼》,居然還有一本《我長大了,我不尿床》,呵呵,是有嬰兒的媽媽給的。從家里找了本《新華字典》,又跑書店買了本《課外游戲300例》,一同寄走了。
⑥快忘了的時候,接到李莊的信:“北京姐姐你好,從你走以后,村里的娃娃天天都說這事兒。我們經(jīng)常去鎮(zhèn)上的郵局看看,囑咐那兒的叔叔、嬸嬸,‘有北京來的信一定要收好啊,那是我們的!攘藘蓚月沒有,村里的大人笑我們,‘北京的姐姐隨口說的,城里人,嘿嘿,說話不作數(shù)的。’我們不信,姐姐清清楚楚地在本子上記下了我們的地址啊。后來發(fā)大水了,媽媽不讓我們?nèi)ユ?zhèn)上。我拉著小翠偷偷去,其實不遠(yuǎn),半天就到了。萬一書寄來呢?萬一我們不在被別人拿走了呢?那天我們終于收到了。姐姐,你知道我們有多高興嗎?用化肥袋子包了好幾層,幾十里山路卻是跑著回來的!晚上全村的娃娃都到我家來了,小翠是摟著書睡的,任誰也拿不走。第二天拿到學(xué)校,老師說建一個‘圖書角’,讓我當(dāng)管理員。看的人必須洗干凈手,不能弄壞了。書真好看,故事我們都背下來了,還給俺娘講哩!
、吆髞砦矣株懤m(xù)寄了一些書和文具。秋天來了,收到一個沉甸甸的大包,李莊的。里面是大棗,紅亮紅亮地透著喜慶,夾著字條:“姐姐,隊長說今年最好的棗不許賣,寄給北京!蔽野褩椃纸o捐書的同事,大家說從來沒吃過這么甜的棗。
、鄰哪且院,我明白了什么叫“一諾千金”。(選自《讀者》2005年第17期,有改動 作者:吟秋)
13.通讀全文,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2分。)
14.本文第①段能否刪去?為什么?(2分)
15.本文許多地方都十分催人淚下,你讀到第 段后最為感動,你是因為 而感動的。(3分)
16.下面一段文字是從文中抽取出來的,它應(yīng)歸位于哪里最為合適?為什么?(4分)
我望著窗外,眼睛濕了,想著那兩座高山,漫過橋的大水,還有泥濘的山路上一高一矮兩個孩子抬著化肥袋子里的書籍的單薄的身影。我為曾經(jīng)的猶豫感到羞恥——幸虧寄出去了,要不,永遠(yuǎn)對不起孩子們。要是傷了他們的心,我拿什么來彌補(bǔ)呀?
答:應(yīng)歸位于第 段與第 段之間,因為 。
17.如果“我”回家后確實將自己對山村娃娃們的承諾忘記了,如果你是“大翠”或“小翠”,你會有哪些想法呢?請寫在下面。(3分)
18.讀罷本文,你最想對山村的孩子們說一句什么話?寫在下面。(3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問題。(共11分)
炭疽熱:隱形而致命的殺手
1998年,美國前國防部長科恩為了展示美國對付生物化學(xué)武器的能力,曾在電視上講解炭疽熱的威脅?贫魇帜靡淮2.25千克重的白糖說,要襲擊一個大城市,需要同等重量的炭疽熱病菌即可。
在恐怖分子可能利用的所有潛在生化武器中,炭疽熱病菌是最有可能獲得的,因為這種細(xì)菌在人類歷史上存在了很久,已得到廣泛的研究,而且它出現(xiàn)在全球各地,比其他細(xì)菌武器更容易獲取。
炭疽熱不具有傳染性,不會從一個人傳染到另一個人。引起炭疽熱的炭疽桿菌以孢子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存活數(shù)十年。幾個世紀(jì)來,人們已知炭疽熱細(xì)菌能導(dǎo)致動物發(fā)病,尤其是食草性的動物,如馬、牛、羊等。該病極少在人身上出現(xiàn)。目前,大約82個國家發(fā)現(xiàn)過動物炭疽熱,人類炭疽熱病例通常發(fā)生在中東、非洲和獨(dú)聯(lián)體國家。炭疽熱在美國又被叫做“剪羊毛工人病”,因為從1900年到1978年,美國發(fā)現(xiàn)的18個炭疽熱患者大多從事羊毛或羊皮處理工作。
有關(guān)炭疽熱細(xì)菌作為生物武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據(jù)說德國曾經(jīng)使用這種武器,但從來沒有被證實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美英日都對炭疽熱作為生物武器進(jìn)行了研究。
人類感染炭疽熱的渠道有3種:呼吸、飲食和皮膚滲透。炭疽熱細(xì)菌被吸入后最具致命性?股啬軌蛞种铺烤覠岣腥荆珬l件是必須在接觸炭疽熱細(xì)菌后的48小時以內(nèi)使用。最常用的抗生素是盤尼西林G、環(huán)丙沙星和強(qiáng)力霉素?股卦谑谷藗儗μ烤覠岙a(chǎn)生免疫能力后能使感染者存活,但早期癥狀出現(xiàn)后,吸入性炭疽熱通常是致命的,任何治療手段將無濟(jì)于事。
炭疽熱的潛伏期為1到7天,徹底發(fā)病則在多達(dá)60天后。其最初癥狀包括暈厥、發(fā)燒、胸部不適、干咳。癥狀在幾個小時或幾天后會緩解,但病人會突然出現(xiàn)呼吸困難、大出汗和皮膚青紫,最后休克、死亡。
美國1909年發(fā)表的一份報告說,如果通過生物武器成功地向空中散播炭疽熱細(xì)菌,炭疽桿菌孢子可在幾個小時、最多一天內(nèi)擴(kuò)散。炭疽桿菌孢子無色無味,可以傳播數(shù)公里。
19.第一段中,科恩演說的目的是什么?(2分)
20.能否把“在恐怖分子可能利用的所有潛在生化武器中,炭疽熱病菌是最有可能獲得的”一句中的“恐怖分子可能利用的”去掉?為什么?(3分)
21.炭疽熱有哪些特征?(2分)
22.下列句中的加紅詞語有什么作用?具體說明。(2分)
目前,大約82個國家發(fā)現(xiàn)過動物炭疽熱,人類炭疽熱病例通常發(fā)生在中東、非洲和獨(dú)聯(lián)體國家。
23.為什么把“炭疽熱”稱為“隱形而致命的殺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