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Mg + H2SO4 === MgSO4 + H2↑或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2)過濾、漏斗;(3)Mg(OH)2+2HCl==MgCl2+2H2O;(4)分解反應;(5)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生產(chǎn)流程 (1)步驟一中的反應方程式為:Mg + H2SO4 === MgSO4 + H2↑或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2)步驟二中的分離操作名稱為過濾;因為是固液分離;需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漏斗等;(3)步驟三的化學方程式為Mg(OH)2+2HCl==MgCl2+2H2O;(4)步驟四的基本類型為分解反應;(5)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的原因是: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
考點:金屬資源的回收利用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反應類型的判斷
17.(1)導電性、延性、延展性等
(2)比較黃銅(或合金)和銅(或純金屬)的硬度
【解析】
試題分析:(1)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故銅用于做導線,是利用金屬的導電性、延性、延展性
(2)兩塊金屬片相互刻畫后,在純銅片上有明現(xiàn)的劃痕。該實驗探究的目的是:比較黃銅(或合金)和銅(或純金屬)的硬度
考點:金屬的性質,合金的性質
18. (1)高錳酸鉀是紫黑色粉末不是黑色粉末;(2)藍色;(3)根據(jù)實驗②不是鐵粉,首先排除聊高錳酸鉀,只剩余碳和氧化銅粉末;(4)紅色;渾濁;C+ 2CuO 高溫 2Cu + CO2↑
【解析】
試題分析:⑴ 分析:小燕同學認為一定不是高錳酸鉀,原因是高錳酸鉀是紫黑色粉末不是黑色粉末;(2)根據(jù)實驗結論可知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溶液,銅離子在溶液中顯藍色;⑶ 反思:小華同學認為不做實驗①,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也能得出其中之一是氧化銅的結論,原因是根據(jù)實驗②不是鐵粉,首先排除聊高錳酸鉀,只剩余碳和氧化銅粉末;⑷ 實驗二:他們又進行了如下實驗:將兩種黑色粉末混合加熱(實驗裝置如下圖),發(fā)現(xiàn)黑色粉末逐漸變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種黑色粉末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 2CuO 高溫 2Cu + CO2↑
考點: 物質的推斷及轉化
19.(1)C (2)鉻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2.00 (3)防止鐵生銹 (4)+3
【解析】
試題分析:(1)牛奶和雞蛋清富含的營養(yǎng)素是蛋白質。
(2)從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元素的內(nèi)容中解讀以下內(nèi)容:原子序數(shù)=質子數(shù)=核電花數(shù)=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24;其元素符號為Cr;其元素名稱為鉻;其元素種類為金屬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為52.00等。
(3)因鉻在空氣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蝕性的致密氧化膜,可用于隔絕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蒸氣,防止鐵生銹。
(4)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Cr2(SO4)中硫酸根顯-2價,可列式為:鉻元素的化合價×2+(-2)×3=0 鉻元素的化合價=+3。
考點:食物中的有機物、元素周期表的意義、金屬的銹蝕與防護、化合價的計算
20.(1)4CO + Fe3O4 高溫 3Fe + 4CO2 (2)分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3)加入稀鹽酸,看是否有氣泡產(chǎn)生
【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一個框圖式的推斷題,找到題目的“題眼”,包括特殊的物質,特殊的反應、特殊的現(xiàn)象、特殊的反應條件及常見的三角關系等,此題的“題眼”是,D為單質,且B、D中含有地殼中含量第二的金屬元素,故可判斷單質D為Fe,而B自然是四氧化三鐵,這樣不難推出A為CO,C為CO2
(1)A為CO,B是四氧化三鐵,故A和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CO + Fe3O4 高溫 3Fe + 4CO2
(2)A為CO, C為CO2,兩者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分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3)B是四氧化三鐵,D為Fe,區(qū)分兩者的簡單方法:加入稀鹽酸,看是否有氣泡產(chǎn)生,有氣泡產(chǎn)生的是鐵,反之為四氧化三鐵
考點:框圖式的推斷題
21.(1)過濾;(2)防止局部溫度過高,液滴飛濺(使液體受熱均勻);
(3)Fe、Cu ;Fe + CuSO4 == FeSO4 + Cu ; Fe + H2SO4 == FeSO4 + H2↑
【解析】
試題分析: (1)操作a得到固體和液體,故操作a為過濾;(2)操作b為蒸發(fā)結晶,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局部溫度過高,液滴飛濺(使液體受熱均勻);(3)由流程圖可知,A為鐵,鐵能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故固體的成分中含有銅和鐵,F(xiàn)e、Cu;加入過量A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 + CuSO4 == FeSO4 + Cu ;要除去銅中的鐵得到硫酸亞鐵,最好加入B為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 + H2SO4 == FeSO4 + H2↑。
考點: 流程圖;金屬的性質
22.(1)催化作用 (2)③Fe2O3+6HCl===2FeCl3+3H2O ④3CO + Fe2O3高溫2Fe+3CO2
(3)涂油或刷漆、電鍍等 (4)光合作用
【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一個框圖式的推斷題,找到題目的“題眼”,包括特殊的物質,特殊的反應、特殊的現(xiàn)象、特殊的反應條件及常見的三角關系等,此題的“題眼”是A為固體氧化物,且A為黑色粉末,同時通過反應分析,A在前后都出現(xiàn),意味著是催化劑,故A為二氧化錳,B、D是由相同元素組成的無色液體,且B具有消毒殺菌作用,可判斷B為過氧化氫溶液,D自然為水,那C為氧氣,X是最常見的金屬,又同時與氧氣、水作用,說明是一個生銹的過程,E為固體氧化物,可判斷即為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Y、Z為無色氣體,其中Y有毒,即為一氧化碳,則Z自然為二氧化碳,黃色溶液F自然為氯化鐵溶液
(1) 反應①中A物質是二氧化錳,作用是: 催化作用
(2) 反應③的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3CO + Fe2O3高溫2Fe+3CO2
(3)反應②就是鐵生銹,在日常生活中為防止反應②的發(fā)生,可采取的措施是:涂油或刷漆、電鍍等
(4)反應⑤是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但生成有機物,故名稱為光合作用
考點:框圖式的推斷題,特殊物質的顏色、反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