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題。(12分)
【甲】《桃花源記》節(jié)選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乙】巨伯忠于友情
荀巨伯①遠看友人疾,值胡賊②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世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彼彀啖苘姸,一郡并獲全⑤。
——本文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注釋】①荀巨伯:東漢桓帝時義士。②胡賊:古人對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稱。③止:留下。④班軍:即班師,出征而回。⑤獲全:(得到)保全。
17.解釋下列加點字:(4分)
(1)具答之 (2)尋病終
(3)不忍委之 (4)而入有義之國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處處志之 尋向所志
B.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權(quán)謂呂蒙曰
C. 汝何男子 何陋之有
D. 遂班軍而還 遂迷,不復(fù)得路。
19.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
(2)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
20.桃花源里的人熱情好客,對待陌生的漁人猶如摯友,傾力款待,毫無隱瞞;荀巨伯遠路迢迢去探望友人,不料遇到“胡賊攻郡”,荀巨伯本來有機會只身逃走,朋友也勸其離去,但他卻堅持陪友人共患難。請結(jié)合其中一則材料說說你對“真善美”的理解。(2分,50字以上)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21—22題。(4分)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注】: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六月,安史叛軍攻進潼關(guān),杜甫帶著妻小逃到鄜州(今陜西富縣),寄居羌村。七月,肅宗即位于靈武(今寧夏)。杜甫便于八月間離家北上延州(今延安),希望趕到靈武,為平叛效力。但當(dāng)時叛軍勢力已膨脹到鄜州以北,他啟程不久,就被叛軍捉住,送到淪陷后的長安;望月思家,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名作。
21.作者只身在外,當(dāng)然是獨自看月。妻子尚有兒女在旁,為什么也是“獨看”呢?(2分)
22.我們學(xué)過一首杜甫的作品,與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極為接近,是哪一首?兩首詩都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分)
四、作文(30分)
23.請以“開在記憶深處的花朵”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600字以上,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有真情實感,文章中不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