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A g食鹽固體溶于水,得到食鹽溶液200 mL。從食鹽溶液中取出10 mL,則對于這部分溶液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該溶液中含有的食鹽的質(zhì)量為Ag/20 B.該溶液的密度比原溶液的大
C.該溶液的密度與原溶液相同 D.該溶液與原溶液一樣咸
2.花生油、鹽、醬、醋是廚房中常用的調(diào)味品,將它們分別與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屬于溶液的是( )
①花生油 ②食鹽 ③面醬 ④白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下列物質(zhì)屬于溶液的是( )
A.石灰漿 B.生理鹽水 C.菜汁 D.牛奶
4.乳化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有十分廣泛的應用。下列應用與乳化現(xiàn)象無關的是( )
A.金屬表面油污的清洗 B.高錳酸鉀溶于水進行殺菌消毒
C.有機農(nóng)藥的合成或使用 D.各種日用洗滌劑和化妝品的配制
5.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許多化學反應都要在溶液中進行的主要原因是( )
A.便于觀察現(xiàn)象 B.溶液間的反應不需加熱
C.水是反應的催化劑 D.溶液中分子或離子接觸充分,反應速率快
6.動物攝取食物養(yǎng)料必須通過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 B.使食物充分發(fā)生化學反應
C.食物攪拌均勻后便于吸收 D.食物被消化后形成溶液便于充分吸收
7.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選擇探究“CuSO4溶液顯藍色與什么離子有關”作為研究課題,以下是他們提交的實驗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實驗是( )
A.觀察Na2SO4、K2SO4溶液的顏色
B.觀察CuCl2、Cu(NO3)2溶液的顏色
C.向CuSO4溶液中滴加適量的NaOH溶液,靜置后觀察溶液顏色
D.加水稀釋后觀察溶液的顏色
8.在化學學習中,經(jīng)常會遇到“1+1≠2”的有趣現(xiàn)象。下列選項符合此現(xiàn)象的是( )
A.n個N2與n個O2混合后得到的分子總數(shù)
B.100 mL酒精與100 mL水混合后溶液的體積
C.1 g飽和食鹽水中加1 g水后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
D.1 g氫氧化鈉稀溶液和1 g稀硫酸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
9.夏日里想隨時喝到?jīng)鏊娘嬃,可以自制化學“冰箱”,即把一種化學試劑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溫的小環(huán)境,這種試劑可以是下列物質(zhì)中的( )
A.食鹽 B.硝酸銨 C.蔗糖 D.熟石灰
10.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在( )中打“√”;錯誤的,在( )中打“×”。
(1)寒冷的冬季,人們常向公路上的積雪撒些鹽,使冰雪很快融化( )
(2)加了食鹽的湯比純凈水更難煮沸( )
(3)電解水的實驗時,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強導電性( )
(4)任何固體物質(zhì)溶于水,都能使溶液的溫度升高( )
11.病人在醫(yī)院接受靜脈注射或滴注時,常要用到生理鹽水,即氯化鈉溶液。右圖是某藥業(yè)公司生產(chǎn)的氯化鈉注射液包裝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請完成下列問題:
(1)該注射液里含有哪些物質(zhì)?將你知道的寫下來,用化學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說明溶液一定屬于混合物。
(2)常溫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鈉注射液放置一段時間后,是否會出現(xiàn)渾濁現(xiàn)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物質(zhì)溶于水,在不同條件下溶解的快慢不同。試分析,如果要使得食鹽固體溶解于水中,我們通常采用哪些方法加快食鹽的溶解?可不填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為了探究物質(zhì)溶解時的吸熱和放熱現(xiàn)象,小麗和小芳同學分別做了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驗。
小麗同學先在甲燒杯中盛半杯水,將燒杯放在一塊薄木板(較輕)上,并在燒杯與木板之間撒一些水,提起燒杯時,木板不能被提起。再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硝酸銨晶體,邊加入邊攪拌,過一會兒,發(fā)現(xiàn)杯底的水凝結成冰,將燒杯提起,杯底的木板粘在一起被提起,并不會掉下來。
小芳同學的實驗與小麗的類似。在另一塊木板面上滴適量熔化的石蠟,將乙燒杯放在木板上,可觀察到乙燒杯被凝固的石蠟粘在木板上,提起燒杯時,木板不會掉下。然后往乙燒杯中緩緩加入適量濃硫酸。邊加入邊攪拌,過一會兒,可觀察到:乙燒杯與木板分離,木板會掉下來。
請解釋發(fā)生上述變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