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答題
1.對于我的朋友,媽媽總是不忌口的,所以那天下午,她就不忌口地對我朋友說她翻過我的抽屜;對于我,我的朋友也是不忌口的,所以那天晚上,朋友不忌口地告訴我:“你媽翻過你抽屜!睂τ趮寢,我更是不忌口的,所以那天深夜,我不忌口地對媽媽說:“你卑鄙!”之后,我就把媽媽關(guān)在了我的“心門”之外。
請回答:
(1)如果你是“我”,你能否正確看待媽媽的行為?
(2)如果你是“我”的好朋友,你會提出哪些好的建議讓“我”和媽媽“和好”?
2.在每一天的生活里,同學們更多的是要跟老師在一起,而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對我們的成長和進步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請結(jié)合自己的切身體會和課本中學到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你認為怎樣才算是師生之間的新型的、民主平等的關(guān)系?
(2)假如我們被老師誤解或與老師發(fā)生矛盾時,我們應該怎么做?
(3)“親其師,信其道。”實話實說:你喜歡和敬佩什么樣的老師?
3.上學路上,小王由于把一位盲人阿姨送到醫(yī)院而遲到了。老師因為課堂受到干擾而批評了他。小王覺得很委屈,心想,做了好事還挨批評真不值得!下課后……
結(jié)合材料,請回答:
(1)假如你是小王,你會怎樣做?說出理由。
(2)設想另外一種做法,并對可能出現(xiàn)的結(jié)果進行評析。
4.諾貝爾獎得主貝克特的劇本《結(jié)局》中,有這樣一段:
兒子對父親吼:“混帳!你為什么生下我?”
父親:“我不曉得!
兒子:“什么?你不曉得什么?”
父親:“我不曉得生下的會是你!”
這段對話說明了什么道理?兒子對待父親的態(tài)度對嗎?為什么?
二、探索與研究
1.上初中后,小林的變化比較大。以前,小林是個非常聽話的乖孩子,父母要小林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現(xiàn)在則不同了,父母要小林做的事情,他偏不做,父母不讓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以前,小林經(jīng)常跟著父母玩耍;現(xiàn)在,小林則想擺脫父母,我行我素,一個人去外面玩耍。這些變化使小林和父母都感到不愉快,原本和和氣氣的一家人,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危機。
結(jié)合材料,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
(1)材料表明小林產(chǎn)生了什么心理?簡要分析這種心理的危害。
(2)舉出當代中學生存在這種心理的兩個具體事例。
(3)你認為小林該怎么辦?
2.“小時候我覺得爸爸媽媽真?zhèn)ゴ,他們什么都知道,說的話總是對的,我也愿意聽他們的話,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但是,現(xiàn)在我覺得父母真是很落伍,什么都不知道,爸爸就知道工作掙錢,媽媽總是嘮叨個沒完,對我什么都愛管,一點也不了解我,所以我有時故意不按他們的要求去做,甚至有時我真想離開這個家!
——摘自一位初中學生的日記
請結(jié)合所學知識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回答下列問題:
(1)試分析這位中學生對父母看法的變化。
(2)結(jié)合問題(1)回答,如果這種心理不加以控制,會有什么負面的影響呢?
(3)如果你是這位中學生的同學,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