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鑒別物質時通常先用物理方法,后用化學方法。現(xiàn)需鑒別三包失去標簽的白色固體粉末,它們可能是CaCO3、Na2CO3和Na2SO4,請按下表完成實驗設計: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 | |
步驟一: (物理方法) |
||
步驟二: (化學方法) |
答案:(本題共2分,合理即得分)
分別取樣,加入足量水,振蕩 |
不溶解的是CaCO3 |
分別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鹽酸 |
有氣泡生成的是Na2CO3 無明顯現(xiàn)象的是Na2SO4 |
3.自然界有一種“雷雨發(fā)莊稼”的現(xiàn)象,即在雷雨過后,植物生長得更好。下面一段短文就是敘述雷雨中發(fā)生的一系列化學變化過程:①空氣中的N2在放電條件下與O2直接化合生成元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氣體;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氣略大,不穩(wěn)定,常溫下就易與空氣中的O2反應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③二氧化氮氣體有毒,易與水反應生成硝酸(HN03)和一氧化氮;④生成的硝酸隨雨水淋灑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礦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鹽。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P>
(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學性質的是 (填序號)。
(2)實驗室制取一氧化氮時,下列收集方法不適宜的是 。
A.向上排空氣法 B.向下排空氣法 C.排水收集法
(3)寫出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在此反應中發(fā)生的變化是 。
A.不變 B.僅升高 C.僅降低 D.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4)“雷雨發(fā)莊稼”,植物生長得更好的原因是
答案: (5分)(1)③ A、B (3)3NO2+H20 = 2HNO3+NO D
(4)生成的硝酸鹽可作氮肥
三、實驗
1.現(xiàn)有失去標簽的兩瓶無色溶液:氯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某化學探究小組打算用物理和化學兩種方法加以區(qū)別。請回答:
(1)化學方法 在不選用酸堿指示劑、pH試紙的情況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寫。所選試劑須屬于不同物質類別(單質、氧化物、酸、堿、鹽、有機物等)。
所選試劑 |
判別方法 | |
方法一 |
鋅 |
取少量樣品分別與鋅反應,有氣體產(chǎn)生的是稀鹽酸,沒有的是氯化鈉溶液。 |
方法二 |
|
|
方法三 |
(2)物理方法 同學小王使用了酒精燈和玻璃棒兩種儀器,就把這兩種無色溶液區(qū)分開了。請你猜測一下他的做法:
操作方法:
判斷方法:
答案:(7分)(1)開放性試題,只要符合題意即可。(3分)下面是一種可行的辦法:
所選試劑 |
判別方法 |
碳酸鈣 |
取少量樣品分別與碳酸鈣反應,有氣體產(chǎn)生的是稀鹽酸,沒有的是氯化鈉溶液。 |
(2)操作方法:用玻璃棒分別蘸取兩種溶液,在酒精燈上灼燒。(2分)
判斷方法:有固體出現(xiàn)的是氯化鈉溶液,沒有的是稀鹽酸(2分)
2.某化學興趣小組想探究某一溫度下氯化鈉飽和溶液的酸堿度。探究過程如下:
【猜想或假設】溶液的pH可能為:①pH<7,② ,③ 。
【設計和實驗】要測定該溶液的酸堿度,除有正確的操作步驟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質中的 (填序號)來進行實驗。
①pH試紙 ②紫色石蕊試液 ③酚酞試液
組內(nèi)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甲同學:取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鈉溶液沾在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7。
乙同學:取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餾水將pH試紙潤濕,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鈉溶液沾在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7。
丙同學:將pH試紙直接浸入氯化鈉溶液中,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7。
【評價與反思】三位同學中操作正確的是 同學。
指出其于同學的操作錯誤:
同學: ;
同學: ;
【結論與分析】丙同學得出:“凡是鹽溶液的pH都等于7”,你認為該同學結論
(填“正確”或“不正確”)。
如不正確,請舉一例說明 (如正確,該處不填)。
答案:(11分)
【猜想或假設】pH=7;pH>7(2分)
【設計和實驗】②③(2分)
【評價與反思】甲;(1分)
乙同學:pH試紙不能潤濕;(2分)
丙同學:pH試紙不能直接放入待測溶液中;(2分)
【結論與分析】不正確;碳酸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