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水是一種最常用的溶劑 B.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C.用肥皂水鑒別硬水和軟水 D.電解水的負極產生氧氣
【考點】硬水與軟水;電解水實驗;常見的溶劑.
【分析】A.根據水能溶解許多種物質分析;
B.硬水是指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軟水是指含有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硬水軟化就是減少水中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含量;
C.硬水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能與肥皂水混合產生大量的浮渣;
D.電解水的試驗中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
【解答】解:A.水能溶解許多種物質,是一種最常用的溶劑.故說法正確;
B.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受熱易分解生成不溶性鈣鎂化合物,故可以使用加熱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可以將硬水軟化.故說法正確;
C.硬水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能與肥皂水混合產生大量的浮渣,軟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與肥皂水混合產生泡沫,故可以使用肥皂水鑒別硬水和軟水.故說法正確;
D.電解水的試驗中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故說法錯誤.
故選D.
8.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不相符的是( )
A.氧氣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B.CO具有還原性,可用作冶煉金屬
C.石墨具有導電D.電木具有熱固性,可用作制插座
【考點】塑料及其應用;常見氣體的用途;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分析】A.根據氧氣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
B.根據一氧化碳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
C.根據石墨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
D.根據電木塑料的性質來分析.
【解答】解:A.氧氣具有助燃性、沒有可燃性,所以不能作燃料,故錯誤;
B.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可以用來冶煉金屬,故正確;
C.石墨具有導電性,可以用石墨來制電極,故正確;
D.電木塑料具有熱固性和絕緣性,所以可用來制插座,故正確.
故選A.
9.下列有關NaOH的實驗方案中,正確的是( )
A.用NaOH固體干燥CO2氣體
B.用酚酞溶液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
C.用熟石灰和純堿為原料制取NaOH
D.用C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考點】堿的化學性質;常見堿的特性和用途.
【分析】A、根據氫氧化鈉溶液會與二氧化碳反應進行分析;
B、根據氫氧化鈉、碳酸鈉都顯堿性,都能使酚酞變紅色進行分析;
C、根據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進行分析;
D、根據氯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進行分析.
【解答】解:A、氫氧化鈉溶液會與二氧化碳反應,二氧化碳是酸性氣體,不能用堿性干燥劑干燥,故A錯誤;
B、氫氧化鈉、碳酸鈉都顯堿性,都能使酚酞變紅色,故B錯誤;
C、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故C正確;
D、氯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生成的氯化鈉對于氫氧化鈉也是雜質,故D錯誤.
故選:C.
10.下列圖象中能【考點】酸堿溶液的稀釋;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堿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分析】A、根據氫氧化鉀溶液的 pH=10,呈堿性,氫氧化鉀溶液稀釋過程中,pH不可能小于7考慮;
B、根據氯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硝酸能與堿反應,氯化鐵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據此解答;
D、根據向一定質量的NaCl溶液中加入KNO3固體,KNO3固體溶解,溶液質量增加解答.
【解答】解:
A、氫氧化鉀溶液的 pH=10,呈堿性,氫氧化鉀溶液稀釋過程中,pH不可能小于7,故錯誤;
B、氯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固體質量減少,二氧化錳是反應的催化劑,質量不變,二氧化錳質量分數增大,反應完畢,二氧化錳質量分數不變,故錯誤;
C、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至過量,硝酸先與氫氧化鈉反應,等硝酸消耗盡,D、向一定質量的NaCl溶液中加入KNO3固體,KNO3固體溶解,溶液質量增加,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減小,溶液飽和后,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不變,故正確.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