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
31.(6分)歷史時空:在歷史長河中,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不斷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讓我們打開歷史畫卷,一起見證歷史、了解人物。請根據(jù)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寫歷史人物和相關史實。
(1)《夢溪筆談》記載:……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段文字描寫的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fā)明 。 (2)2003年10月,“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成為我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 (3)恩格斯說:“蒸汽和新的工業(yè)機把工場手工業(yè)變成了現(xiàn)代的大工業(yè)……”,文中所指的工業(yè)機就是瓦特研制的
。
(4)1879年10月22日,在他的“發(fā)明工廠”里,愛迪生點燃了第一盞真正有廣泛實用價值的白熾燈。他在一生中獲得了1000多項發(fā)明專利權,被稱為“ ”。 (5)他在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輛馬車式的三輪汽車,并于1886年1月29日獲得了世界第一項汽車發(fā)明專利。他就是 。 (6)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fā)電機問世。電力工業(yè)和電器制造業(yè)等一系列新興工業(yè)迅速發(fā)展起來。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
”。
32.新中國成立后,科技領域碩果累累:
(1)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 爆炸成功,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
(2)1970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是 。
(3)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___________。
(4)1986年,我國發(fā)展高新科技的計劃綱要是 。
33.鞏固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是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的重要保證。
(1)19世紀80年代中期,洋務派籌建了_______、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海軍。
(2)______________成為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3)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_________爆炸成功,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
(4)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了建設一支強有力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就必須走______________的道路。
三、問答題
34.東西文明同時空。某校歷史興趣小組以“1840年后的東西文明交流”為主題 開展探究性學習,請你參與。(10分)
【望洋興嘆】
(1)1851年倫敦世界博覽會盛大開幕 ,當時的中國人把它翻譯為“炫奇會”。那么,洋人“炫”的是哪次工業(yè)革命的“奇”?(2分)
【洋為中用】
“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德先生和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的一切黑暗”
——陳獨秀
(2)文中的“德先生”、“賽先生”分別指的是什么?(2分)
【華洋并進】
(3)1970年4月,中國取得的哪一科技成就標,標志著我國從此躋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國行列?(2分)
【華洋交融】
(4)1980年雜交水稻栽培技術成為中國轉讓給美國的第一項農業(yè)科技專利。為該專利做出重大貢獻的“雜交水稻之父”是誰?(1分)
【論從史出】
李大釗曾說,(東西文化)這兩種精神活動的方向,必須是代謝的,不是固定的;是合體的,不是分立的,才能于進化有益。
(5)圍繞“1840年后的東西文明交流”這一主題,請再舉三例史實論證李大釗的觀點。(3分)
35.(10分)科技引領時代,觀察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圖一武器最早出現(xiàn)于哪一場世界大戰(zhàn)?它的動力裝置來自于哪次科技革命?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在這次科技革命中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并對中國發(fā)動了一系列侵略戰(zhàn)爭,導致中國社會性質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3分)
(2)圖二采用了第幾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這次科技革命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分)
(3)為緊跟世界高新技術發(fā)展步伐,根據(jù)圖三科學家的建議,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制定了什么計劃?請舉一例說明我國在實施這一計劃期間,航空領域取得的成就。進入90年代黨和政府又實施了什么發(fā)展戰(zhàn)略?(3分)
(4)根據(jù)上述信息,談談科學技術與國家綜合實力之間的關系。(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