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
(一) 古詩文默寫
1) 子日:“ ,可以為師矣。”(《論語》)
2)辛棄疾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達作戰(zhàn)目的和自己理想的句子是 , 。
(二)古詩詞閱讀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這首詩中間兩聯(lián)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其中第二聯(lián)中的“ ”“ ”兩字用得好,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還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遼闊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
2、這首詩融情于景,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三) 文言文閱讀
閱讀《童趣》,回答1~3題。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之別院。
1.我能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夙棡橹畯 ②須噴以煙
③鶴唳云端 ④鞭數(shù)十
2.我能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傩闹,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谏穸,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之別院。
3、 通過本文的閱讀,你認為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情趣豐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