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
(一) 古詩文默寫
1) ,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diào)歌頭》)
2) ,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二)古詩詞閱讀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詞中“ ”字用得好,妙在極言行走之快,可見出獵者情緒高昂,精神抖擻。
2、“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是這篇詞中的名句,請說說你的理解。
(三) 文言文閱讀
《醉翁亭記》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實(shí)詞。
、儇(fù)者歌于途 ②雜然前陳者
③觥籌交錯 ④山肴野蔌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
、儇(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谌酥獜奶赜味鴺,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3、文中不僅寫了太守與眾賓客的游樂,還寫了滁人的游樂。這樣寫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