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 我明智
1.“在謀求自己發(fā)展的同時,也要幫助別人發(fā)展!边@句話是在解釋( )
A.己所欲,施于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思路解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意思是:在謀求自己生存與發(fā)展的同時,也要幫助別人的生存與發(fā)展。
答案:C
2.“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句話告訴我們( )
①無論別人怎么侵犯自己,我們都要忍氣吞聲、趯Υ说腻e誤與過失,我們要適度忍讓、畚覀円獙W會體諒他人 ④面對他人的過錯,我們要豁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思路解析:每一個人都可能有過錯,面對他人的過錯,我們要豁達、寬容,適度忍讓,要體諒他人,但并不是要忍氣吞聲,自己的合法權益還是要保護的。
答案:B
3.以下對于善良的理解正確的是( )
A.善良是無私的,善良的行為必然不圖回報
B.善良是愛憎分明的,善良的人不是不講原則的好好先生
C.善良是博大的,對素不相識的人也懷著真誠的善意
D.善良是一種美好的思想,不一定要付諸行動
思路解析:善良是無私的、愛憎分明的,也是博大的,但善良要體現(xiàn)在行動之中,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之中。
答案:ABC
4.法國作家雨果曾經(jīng)這樣形容人應該具有的心胸:“世界上最廣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這告訴我們( )
A.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需要具有比天空更寬廣的胸懷和氣度,要學會寬以待人
B.當我們受到別人無意的傷害時,要善于寬容別人的過錯
C.對待家人、同學、朋友,不能斤斤計較,要寬厚待人、與人為善
D.我們要以寬闊的胸懷原諒一切人的過失,做一個善良之人
思路解析:人要有寬闊的胸懷,有了寬闊的胸懷,就能夠與人為善、寬以待人,寬容別人對自己無意的傷害,但再寬闊的胸懷也不能原諒一切人的過失,對于那些因為過失給公共利益和他人造成巨大傷害的人,不能一味地原諒。
答案:ABC
5.放學路上,小蓉拾到一個裝滿現(xiàn)金和許多證件的錢包。小蓉把錢包帶回了家,準備明天交給老師。媽媽知道后對小蓉說:“現(xiàn)在失主一定很著急,我們到路口等等看,說不定失主會找過來。”媽媽的做法是( )
A.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行為
B.懂得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行為
C.將心比心、理解他人的行為
D.關愛他人、值得稱贊的行為
思路解析:媽媽急失主之所急、想失主之所想,體現(xiàn)了她關愛他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優(yōu)秀品質,說明他懂得換位思考,理解他人。她的這種行為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
答案:ABCD
我判斷 我獨立
6.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是達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機制。( )
思路解析:換位思考是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換位思考的實質是對交往對象的切身關注,深入對方的內(nèi)心世界。它既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關愛。因此,只有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他人。
答案:√
7.歸結起來,善良就是一顆真誠廣博的心。( )
思路解析:善良包含著多方面的美德,它不僅是無私的,也是博大的。
答案:√
8.將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難,遇事能夠替別人著想,但當別人功成名就的時候還是心存忌妒。( )
思路解析:將心比心不僅是急人所難,也是成人之美,也就是真心誠意地為別人的成功而高興。心存忌妒是與善良格格不入的。
答案:×
9.一個缺乏善良之心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快樂的。( )
思路解析:一個缺乏善良之心的人,其行為必然是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遠離友誼、信任、同情、理解,哪里還有什么快樂可言呢?正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答案:√
我思考 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