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共15小題)
1.據(jù)報導(dǎo),某地發(fā)生火災(zāi),有三名小孩生還.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邊用濕毛巾捂住嘴,一邊低姿勢前行.他們在逃生時主要利用了( )
A.濕毛巾可以供給水分
B.濕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低姿勢前行是因為地面附近氣壓低
D.熱空氣密度小會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氣體相對較少
【解答】解:熱空氣密度小而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氣體較少,并且濕毛巾可起到防毒面具的作用,在滅火或逃生過程中,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煙塵中毒.
故選:D.
2.生活處處有化學(xué),安全時刻記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若將氫氧化鈉溶液不慎沾到皮膚上,應(yīng)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B.炒菜時,油鍋不慎著火迅速用鍋蓋蓋滅
C.啟用閑置的地窖前先進行燈火實驗
D.夜間發(fā)現(xiàn)家中天然氣泄漏,立即開燈查明泄漏原因
【解答】解:A、氫氧化鈉具有較強的腐蝕性,若將氫氧化鈉溶液不慎沾到皮膚上,應(yīng)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并涂上硼酸溶液,故A做法正確;
B、炒菜時,油鍋不慎著火,可迅速用鍋蓋蓋滅,目的是使燃燒的油與氧氣隔絕,達到滅火的目的,故B做法正確;
C、二氧化碳本身無毒,但含量過高會阻礙人的正常呼吸,閑置的地窖中會含有過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啟用前要進行燈火實驗,故C做法正確;
D、天然氣是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險,發(fā)現(xiàn)天然氣泄漏應(yīng)立即打開門窗通風(fēng)散氣,立即開燈查明泄漏原因,可能會引起爆炸,故D說法錯誤.
故選D.
3.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下列性質(zhì):①顏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與水反應(yīng);⑥能否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yīng),必須考慮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解答】解: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收集方法的選擇是根據(jù):一般考慮氣體物理性質(zhì)中的密度和溶解性,化學(xué)性質(zhì)中看它是否與水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難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yīng)的氣體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不能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yīng))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不能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yīng))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故②③⑤⑥需要考慮.
答案:D
4.下列CO2的制備裝置中,不能起到“隨開隨制,隨關(guān)隨!毙Ч氖( )
【解答】解:A、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時氣體排不出去,球形瓶中的氣體壓強變大從而迫使稀鹽酸排出干燥管并與大理石分離,反應(yīng)停止.放開彈簧夾時,稀鹽酸進入干燥管,并和燒杯中的液面相平同時與大理石接觸,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所以該裝置可以通過控制彈簧夾來達到使鹽酸和大理石分離,從而控制反應(yīng)的發(fā)生和停止,不符合題意;
B、固體放在錐形瓶中,酸放在小試管中,酸和固體不能分離,故無法控制反應(yīng)發(fā)生和停止,符合題意;
C、該裝置將固體放于銅網(wǎng)上,銅網(wǎng)放入液體,反應(yīng)生成氣體,將銅網(wǎng)拉出,固液分離,反應(yīng)停止,故不符合題意;
D、大理石反放于隔板上,通過長頸漏斗添加液體,長頸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上,即使夾上彈簧夾液體也無法壓入長頸漏斗,故無法控制反應(yīng)的發(fā)生和停止,符合題意.
故選BD.
5.如圖各裝置能完成相應(yīng)實驗的是( )
A.裝置③:制取氧氣、氫氣等氣體
B.裝置④:干燥,收集HCl氣體
C.裝置①:用氯酸鉀制氧氣
D.裝置②:由b進氣收集O2或CO2氣體
【解答】解:A、裝置③是一個錯誤的裝置,因為長頸漏斗的下端在液面以上;故選項錯誤;
B、裝置④中的堿石灰是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氯化氫氣體與氫氧化鈉能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因此不能干燥氯化氫氣體;故選項錯誤;
C、裝置①是需要加熱的裝置,可以用來加熱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故選項正確;
D、裝置②是收集氣體的裝置,如果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應(yīng)該從b進入;如果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應(yīng)該從a進入;故選項正確;
故選C、D
6.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某些裝置,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
A.裝置①可用于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B.裝置②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
C.裝置③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
D.裝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氣
【解答】解:A、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需要加熱,可以采用裝置①,故說法正確.
B、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yīng)來制取,屬于固液常溫型,裝置②可作為CO2的發(fā)生裝置,故說法正確.
C、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可以利用向上排空氣法進行收集,而裝置③是向下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故說法錯誤.
D、氧氣不易溶于水,裝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氣,故說法正確.
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