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NO是大氣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體內(nèi)具有擴張血管、增強記憶的功能.NO難溶于水,通常條件下極易與氧氣反應.實驗室收集NO的裝置是( )
【解答】解:NO難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的略大且極易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故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
故選:B.
8.如圖所示的四個裝置圖及其使用方法的說明中,錯誤的一項是( )
【解答】解:A、用排空氣法收集CO2,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則CO2從a管通入,不能從b管通入;
B、用排空氣法收集O2,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則O2從a管通入正確;
C、除去空氣中的CO2,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則空氣從a管通入正確;
D、用排水法收集O2,則O2應該從b管通入,這樣可以把水徹底的排出,否則會導致氧氣從b跑出,不能收集到氧氣;
故選A
9.如圖是收集某氣體的裝置.由實驗裝置推測該氣體的有關性質(zhì)可能正確的是( )
A.A B.B C.C D.D
【解答】解:題圖中的收集氣體方法:氣體從位于集氣瓶口的導管進入,瓶中的空氣則是從位于瓶底部的導管被排出,這種收集氣體的方法也就屬于向下排氣法,說明該氣體密度小于空氣;此氣體可以用氫氧化鈉干燥,所以應該是堿性氣體,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pH應該大于7.
故選C
10.用于區(qū)別下列氣體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O2和CO2分別通過灼熱氧化銅
B.CO和CO2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
C.H2和CO2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
D.CO和O2分別通過灼熱氧化銅
【解答】解:A、O2和CO2都不能與灼熱氧化銅反應,均無明顯變化,不能鑒別,故選項正確.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鑒別,故選項錯誤.
C、分別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的是二氧化碳,無變化的是氫氣,可以鑒別,故選項錯誤.
D、一氧化碳能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氧氣不能,根據(jù)紅色粉末是否變紅色可以鑒別,故選項錯誤.
故選:A.
11.為檢驗某混合氣體成分做了如下實驗:將一定體積的該混合氣體通過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無明顯現(xiàn)象,氣體總體積減小,把剩余氣體導出后,可在氧氣中燃燒,燃燒產(chǎn)物能使白色CuSO4粉末變藍色,則原混合氣體的成分可能是( )
A.HCl和CO B.HCl和H2 C.CH4和CO2 D.CO2和CO
【解答】解:通過過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見變渾濁,一定不含二氧化碳氣體,但混合氣體的總體積減小,說明有氣體被吸收,只能是HCl氣體,說明含有HCl;把剩余氣體導出后,在O2中能夠點燃,燃燒產(chǎn)物中有水蒸氣生成說明可能有甲烷和氫氣,故原混合氣體中含有HCl和甲烷或HCl和氫氣.
故選B.
12.某氣體由氫氣、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點燃氣體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面干燥的燒杯,燒杯內(nèi)壁出現(xiàn)水霧;把燒杯迅速倒轉過來,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蕩,石灰水變渾濁.下列對氣體組成的推斷正確的是( )
A.可能只有氫氣一種氣體
B.可能只有甲烷一種氣體
C.三種氣體一定都存在
D.一定是氫氣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
【解答】解:點燃氣體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面干燥的燒杯,燒杯內(nèi)壁出現(xiàn)水霧,說明氣體燃燒生成了水;把燒杯迅速倒轉過來,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蕩,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即該氣體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A、該氣體不可能只有氫氣一種氣體,故選項說法錯誤.
B、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能只有甲烷一種氣體,故選項說法正確.
C、三種氣體不一定都存在,如可能只含有甲烷一種氣體,故選項說法錯誤.
D、該氣體不一定是氫氣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也可能是甲烷等,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13.欲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氣、氧氣、二氧化碳氣體,應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 )
A.干燥劑、灼熱的銅網(wǎng)、足量石灰水
B.灼熱的銅網(wǎng)、足量石灰水、干燥劑
C.干燥劑、足量石灰水、灼熱的銅網(wǎng)
D.灼熱的銅網(wǎng)、干燥劑、足量石灰水
【解答】解:欲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氣、氧氣、二氧化碳氣體,把混合氣體首先通過灼熱的銅網(wǎng),氧氣能與灼熱的銅網(wǎng)反應生成氧化銅,除去氧氣;然后通過足量石灰水,利用足量石灰水吸收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二氧化碳;最后通過干燥劑,利用干燥劑的吸水性,除去混在混合氣體中的水蒸氣,要注意除水蒸氣要放在最后去除,否則會再次引入水蒸氣.
故選:B.
14.若完全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H2,CO2,H2O(氣),可用以下操作:a.通過濃H2SO4吸水; b.通過灼熱的CuO; c.通過澄清石灰水,最好的操作順序為( )
A.abc B.acb C.bac D.cba
【解答】解:要除去氫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需將氫氣轉化為水,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存在時,應該先將二氧化碳用氫氧化鈉溶液除去,故先通過c,然后再通過b將氫氣轉化為水,最后通過濃硫酸除去水.
故選D.
15.小瑤對所學的化學知識進行了歸類,其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
A.常見的干燥劑:濃硫酸、生石灰、火堿
B.常見的難溶物:碳酸鈣、氯化銀、氫氧化鋇
C.常見的黑色固體氧化物: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氧化銅
D.用固體和液體直接混合可制備的氣體:氧氣、二氧化碳、氫氣
【解答】解:A、濃硫酸、火堿均具有吸水性,生石灰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均是常見的干燥劑,故選項歸類正確.
B、碳酸鈣、氯化銀均難溶于水,是常見的常見的難溶物;氫氧化鋇易溶于水,故選項歸類錯誤.
C、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氧化銅均為常見的黑色固體氧化物,故選項歸類正確.
D、氧氣、二氧化碳、氫氣分別可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大理石與稀鹽酸、鋅與稀硫酸反應來制取,均屬于固液常溫型,可用固體和液體直接混合制備,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