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積累運用
1.答案:①炙 ②yè
評分:每小題1分,共2分。
2.答案:C
評分:選對得2分。
3.答案:D
評分:選對得2分。
4.答案:B
評分:選對得2分。
5.答案:①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②策勛十二轉 賞賜百千強 ③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④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 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評分:①-③每小題1分,第④小題2分,共5分。①-③小題出現錯別字或添字﹑漏字該小題不得分;第④小題答對連續(xù)的四個空得1分,全答對得2分。
6.答案:路遙 平凡的世界 孫少平 示例一,執(zhí)著追求理想生活和理想自我,具有自尊和自卑雙重性格 示例二,面對生活的傷痛和壓抑,保持天真和純潔的品格 示例三,寬厚無私、自強堅韌、奮斗不息,無論面對何種挫折,都能平靜接受,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示例四,堅韌奮斗者,精神家園守護者
評分:每空0.5分,共2分。第四空答出其中一種即可。意思對即可。
7.答案:(1)神靈佑助的仁道、公理之戰(zhàn) 合乎正義(2)示例一,堅持真理 忠君愛國 大公無私 示例二,潔身自好 共赴國難 清正廉潔 (3)示例一,舉辦“心懷大‘義’”故事會,講述中國古往今來先賢圣哲、明君忠臣、領袖英雄“行大義”的典故史實。示例二,開展“‘義’義探究”讀書報告會活動,評說經典著作闡釋的“義”的思想內涵。示例三,組織“‘義’行中華”論文征集活動,闡述當今時代傳承“義”文化的意義、途徑、措施等。示例四,開展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的活動,研究屈原的生平、著作、思想影響等在班內進行展示。
評分:第(1)題每空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第(2)題答對兩個方面得1分,答對三個方面得2分。第(3)題1分。(2)(3)兩題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本題共5分。
二、閱讀欣賞
8.答案:①貫穿詩歌內容。漁翁作為核心形象,既貫穿起對山水的描寫,又與山水結成不可分割的整體。漁翁因這樣的山水顯出品行的高潔,山水因漁翁的活動賦予了奇趣和魅力。②以之自況。漁翁是追慕高潔志趣和超然物外、獨得其樂生活的詩人的化身。③寄寓心志,表達心境。漁翁是表情達意的憑借和載體,借漁翁形象寄托詩人對自由安適生活的熱切向往,表現悲愴無奈、清冷凄苦的心境。
評分:答對其中一種得2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9.答案示例:
構思一,直中見曲,平靜中見波瀾。以時間為序,完整呈現漁翁從夜宿到白天行舟江上的過程,行文流暢而又曲折跌宕,引人入勝。
構思二,發(fā)現獨到,匠心獨運。截取漁翁生活的一個片斷,將漁翁活動與自然景色的變幻和諧統(tǒng)一起來,突出表現漁翁于山水間的獨得自樂、無憂無慮,寄寓詩人的情懷。
構思三,以詩人感受建立起漁人與自然的關系,創(chuàng)造出神秘新奇的境界!盁熶N日出”,漁翁該與詩人見面了,卻“不見人”,反常創(chuàng)造出了奇趣。耳聞“欸乃一聲”與目見“山水綠”之間本不相干,但詩人卻使之建立起依存關系,仿佛“山水綠”為“欸乃一聲”所致,讓日光下山水頃刻變得青翠碧綠、賞心悅目?芍^曲盡其妙。
寫法一,以虛寫實!皻G乃一聲山水綠”一句,漁翁不以形現,而以聲出,以虛寫實,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為漁翁的形象籠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寫法二,寄情于景。詩人熱切向往自由安適的生活,渴望擺脫內心的苦悶和抑郁,于是在自然山水中找到了寄托,平靜淡雅的自然山水在詩人眼里驟然變得充滿奇異色彩和神妙趣味,進而創(chuàng)造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寫法三,借寫漁翁寫自己。詩人通過描寫漁翁置身于山水天地之間,創(chuàng)設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境界,巧妙傳達出詩人寄情山水、追慕隱者的心態(tài)。
語言一,避俗出新!凹城逑嫒汲瘛痹煺Z新奇,詩人不說汲“水”燃“薪”,而用“清湘”“楚竹”來借代,寫出詩人超凡脫俗、孤高孑立的品性。
語言二,平中見奇。“綠”字既化靜為動,寫出山水變幻的疾速,又創(chuàng)造出曠遠清新、怡人心神的境界。
語言三,形象活脫!皫r上無心云相逐”,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景物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反襯出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悵惘。
評分:答對得2分,共2分。從構思、寫法、語言中任一方面答出其中一個角度即可。其
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
10.答案:①說出 ②把 ③安排居住 ④輕視
評分:每小題 0.5 分,共 2 分。意思對即可。
11.答案:①正面與側面描寫相結合。作用:賓客反應和一年后憨師所說為側面描寫,鮮明突出地表現兩文中人物技藝的精湛、武功的高強,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②脈絡清晰,張弛有致。作用:無論以口技所演繹的故事的發(fā)展為序,展現表演的疾徐轉接及賓客反應,還是以李超經歷為線索鋪設懸念,都使行文起伏跌宕,搖曳多姿,都產生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評分:答對一點得3 分,寫法1分,作用2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
12.答案:①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深厚的功力、深邃的造詣,靠勤學苦練獲得。沒有汗水心血的澆灌,技藝之花不會燦爛綻放。②持恒不懈,滴水穿石。錘煉口技、武功,必須專心致志、堅持不懈。滴水穿石,繩鋸木斷,既要積聚力量于專一目標,又要堅持始終。③進無止境!叭送庥腥,天外有天”,自滿必會固步自封,也就不會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
評分:答對一點得 2 分,答對兩點得3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
13.答案:①抓特征,凸顯人物個性。著重抓住楊二嫂“凸顴骨”“薄嘴唇”的臉部特征和不雅站相,簡筆勾畫,表現人物瘦削的體貌、刻薄的性格以及靈魂被扭曲的狀態(tài),將庸俗小市民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②運用形象化手段為人物畫像。用“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比喻人物站相,激發(fā)人們的聯想,從形似到神似,漫畫式地勾畫出楊二嫂冷漠、刻薄和以物質利益為中心的形象特征。③通過二十年前后外貌、姿勢的對比,反映人物生活、性格與精神狀態(tài)的巨大變化,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評分: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兩點得4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14.答案:①展現不同人物語言的不同特征。楊二嫂尖嘴利舌、瘋言顛語;閏土吞吞吐吐、寡言失語。②體現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楊二嫂尖酸刻薄、唯利是圖,閏土愚昧落后、遲鈍麻木。③表現人物的生活處境和精神狀態(tài)。表現出兩個人物在重壓下艱難困頓的生活處境以及靈魂被扭曲的狀態(tài)。④反映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隔膜。受封建思想的奴役和物質利益的驅使,一個喊“老爺”,一個說“我”“放了道臺”,真誠、友善的關系不再存在,靈魂間產生了不可逾越的鴻溝。
評分: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兩點得4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15.答案:①被啃噬的柳樹通過空氣向臨近健康柳樹發(fā)出了一種信息素信號,即通過化學信號對它們說:“當心!保護好自己!” ②當一張葉片受到昆蟲或細菌的侵害時,會釋放出氣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葉片保護自己,抵御將臨的侵襲。臨近植株則以嗅覺方式“偷聽”受損植株自身葉片間的“嗅覺對話”,便做出反應以保護自己免受傷害。③有些植物能夠對信息素做出響應,只要覺察到空氣中有揮發(fā)性化學物質,它就能將氣味信號轉化成一種生理反應。
評分: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兩點得4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16.答案:①結構上,承上啟下。承上總結戴維•羅德斯等人發(fā)現的結論、價值及其存在的問題;啟下引出因馬丁•海爾對戴維•羅德斯等已有觀點的質疑而進行的實驗。②內容上,在戴維•羅德斯的觀點和馬丁•海爾的質疑與實驗之間建立起聯系。本段明確了下面的實驗是在戴維•羅德斯等人實驗基礎上的深化和因果關系探索,說明兩者實驗目的的不同,說明的內容從簡單到復雜,從現象到本質。
評分:答對一點得3分,概括作用占1分,說明占2分,答對兩點得4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17.答案示例:⑴舉例子。介紹孔蘇埃洛•德莫拉埃斯、戴維•羅德斯、馬丁•海爾等人的實驗,都舉出了具體內容、過程、方法以及發(fā)現的結論,讓實證說話,使人獲得清楚的認識,很有說服力。⑵列數字。如第④⑤段介紹馬丁•海爾的兩次實驗時,使用了“1”“2”“3”“4”“24”等數字,具體、準確地說明了被啃嚙過的葉片釋放氣體,是為了保護植株自身的其他葉片不受攻擊的結論。⑶打比方。如第⑥段“就像中國長城上的烽火臺……警告其他守衛(wèi)塔有敵人來襲了”一句,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葉片受到侵害時,釋放出氣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葉片保護自己的真相。形象貼切,生動有趣。
評分:答對一種得3分,方法、舉例、作用各占1分,共3分。舉出例句分析或概括說明均可。只舉例不得分。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
18.答案示例:①敢于質疑,勇于探索。馬丁•海爾沒有盲從別人的結論,對“植物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受損植物有意告知臨近健康植物”以及受損植物釋放化學物質的機理提出了質疑,并進行了探索。這是發(fā)現真知的必要精神品質。②大膽假設,謹慎求證。猜想和假設是科學研究的基礎,孔蘇埃洛•德莫拉埃斯和馬丁•海爾都是從許多現象出發(fā)進行假設,通過一系列實驗進行驗證。這是科學探索的必由之路。③嚴謹的態(tài)度,嚴密的推理。文中科學家以發(fā)散性思維開拓思路,運用多種途徑和多次實驗進行研究,這種嚴謹的態(tài)度就是求真精神的體現。讓實驗說話,正確嚴密地判斷推理,發(fā)現的結論可靠可信。④由表及里,求真務實?茖W研究不能止步于粗糙的研究和籠統(tǒng)的結論,而應深入研究現象間的因果關系和事物本質屬性,這樣才能揭示科學秘密。
評分: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兩點得3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
19.答案:①這棵樹是父親給兒子樹立的一塊“人標”,它“使我的生命茁壯”,“使我獻身的事業(yè)發(fā)展”。②三十多年來,“我”的“青春、生命、事業(yè),都和白楊樹緊緊地連在一起”。③這棵樹的形象特征、精神品格影響、塑造了“我”生命的品質:遭遇困難,堅毅迎戰(zhàn);邂逅歪風邪氣,站得穩(wěn)立得正;面對挫折,不屈不撓,銳意進取;遭遇不幸,曠達樂觀,笑迎挑戰(zhàn)。④這棵樹給了我品格的歷練、精神的熏染、生命的啟迪。
評分:答對一點得1分,答對兩點得3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
20.答案:示例一,難過 崇敬 震驚 示例二,痛心 肅然起敬 驚異
評分:答對一空得1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
21.答案示例:①既寫出根的整體形態(tài),又寫出其各自不同的外形特征。運用比喻既展現了根的外形特征,又寫出了根的內在精神品質。②以根的外形和功用為著眼點,借助聯想想象著重突出了根的精神品格:拼搏、抗爭,開辟著進軍的路;掘進、奮戰(zhàn),爭取著生命的發(fā)展;為了“輸送”營養(yǎng)給樹干拼命地“汲取”;為了大樹的穩(wěn)固死抱著巖石。③運用排比句式,通過鋪陳有力地表現了形態(tài)多樣的根,均以自己的生命方式為樹身做著自己的貢獻,洋溢著崇敬贊美之情。
評分:答對一種得3分,概括方法1分,賞析2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
22.答案:①文章借敘述“刨樹”事件為根作賦,從事件過程看,“刨樹”過程中對樹根有了意外發(fā)現;“刨樹”首先想到的是樹身。因此,寫樹身及父親對樹的呵護是一種自然的聯想。②從根與樹身的關系看,寫根離不開寫樹身,寫樹身是間接寫根。有這樣的樹根才會有那樣的樹身; 只有根的艱辛堅韌、奉獻付出,才會有樹身的挺拔威嚴、偉岸正直、蓬勃向上和生機活力。③為根作賦的目的,在于展示根的力量創(chuàng)造的奇跡;謳歌不慕榮耀、不計得失,竭盡全力為他人默默奉獻的高貴品質。寫樹身和父親對樹的呵護,使這一目的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評分:答對一種得4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
23.答案示例:①樹木要枝繁葉茂,必須將根扎深扎牢;驑涓咔С,功在樹根。②生命要向上發(fā)展,必須向下深入;驅W業(yè)要向高處發(fā)展,必須打牢基礎。或有多少付出就會有多少收獲。或沒有堅實的基礎就不會創(chuàng)造生命的輝煌;蛏纳疃葲Q定著生命的高度。③樹高千尺莫忘根本;蝤f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④奉獻自己,成就他人,也是一種生命價值的體現。
評分:答出其中的一種得2分,答出兩種得3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
三、寫作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