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中級會計師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華課網(wǎng)校 >> 中級會計師 >> 會計實務 >> 會計實務模擬題 >> 文章內(nèi)容

      2019年中級會計師會計實務考點綜合題專項習題及答案五

      來源:華課網(wǎng)校  [2018年10月11日]  【

        一、考核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事項+或有事項+所得稅

        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且預計在未來期間保持不變,2013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于2014年3月20日完成;2013年度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為2014年4月5日,甲公司有關資料如下:

        資料五:

        1.假定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遞延所得稅負債、預計負債在2013年1月1日的期初余額均為零。

        2.涉及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的,假定未來期間能夠產(chǎn)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3.與預計負債相關的損失在確認預計負債時不允許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只允許在實際發(fā)生時據(jù)實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4.調(diào)整事項涉及所得稅的,均可調(diào)整應交所得稅。

        5.按照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

        6.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資料一:

        2013年10月12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項銷售合同,約定甲公司在2014年1月10日以每件5萬元的價格出售100件A產(chǎn)品,甲公司如不能按期交貨,應在2014年1月15日之前向乙公司支付合同總價款的10%的違約金。

        簽訂合同時,甲公司尚未開始生產(chǎn)A產(chǎn)品,也未持有用于生產(chǎn)A產(chǎn)品的原材料。

        至2013年12月28日甲公司為生產(chǎn)A產(chǎn)品擬從市場購入原材料時,該原材料價格已大幅上漲,預計A產(chǎn)品單位生產(chǎn)成本為6萬元。

        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在與乙公司協(xié)商是否繼續(xù)履行該合同。

        要求1:

        根據(jù)資料一,判斷甲公司應否將與該事項相關的義務確認為預計負債,并簡要說明理由。如需確認,計算確定預計負債的金額,并分別編制確認預計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會計分錄。

        【正確答案】

        甲公司應該確認與該事項相關的預計負債。

        理由:甲公司如果履行合同義務不可避免會發(fā)生的成本超過預期經(jīng)濟利益流入,所以屬于虧損合同。

        該虧損合同不存在標的資產(chǎn),企業(yè)應選擇履行合同的成本與未履行合同而發(fā)生的處罰兩者中的較低者,確認為預計負債。

       、俾男泻贤l(fā)生的損失=(6-5)×100件=100(萬元)

       、诓宦男泻贤l(fā)生的損失=5×100×10%=50(萬元)

        所以甲公司應選擇不執(zhí)行合同,確認的預計負債金額為50萬元。

        會計分錄:

        借:營業(yè)外支出                  50

        貸:預計負債                   5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12.50(50×25%)

        貸:所得稅費用                 12.50

        資料二:

        2013年10月16日,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了一項購貨合同,約定甲公司于2013年11月20日之前向丙公司支付首期購貨款500萬元。

        2013年11月8日,甲公司已從丙公司收到所購貨物。

        2013年11月25日,甲公司因資金周轉(zhuǎn)困難未能按期支付首期購貨款而被丙公司起訴,至2013年12月31日該案尚未判決。

        甲公司預計敗訴的可能性為70%,如敗訴,將要支付60萬元至100萬元的賠償金,且該區(qū)間內(nèi)每個金額發(fā)生的可能性大致相同。

        要求2:

        根據(jù)資料二,判斷甲公司應否將與該事項相關的義務確認為預計負債,并簡要說明理由。如需確認,計算確定預計負債的金額,并分別編制確認預計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會計分錄。

        【正確答案】

        甲公司應將與該訴訟相關的義務確認為預計負債。

        理由:

        甲公司估計敗訴的可能性為70%,很可能敗訴,并且敗訴需要支付的金額能夠可靠計量,所以甲公司應該確認與該訴訟相關的預計負債。

        甲公司應確認的預計負債金額

        =(60+100)÷2=80(萬元)。

        會計分錄:

        借:營業(yè)外支出                  80

        貸:預計負債                   8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20(80×25%)

        貸:所得稅費用                  20

        資料三:

        2014年1月26日,人民法院對上述丙公司起訴甲公司的案件(資料二:確認了預計負債80萬元)作出判決,甲公司應賠償丙公司90萬元,甲公司和丙公司均表示不再上訴。當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了90萬元的賠償款。

        資料四:

        2013年12月26日,甲公司與丁公司簽訂了一項售價總額為1 000萬元的銷售合同,約定甲公司于2014年2月10日向丁公司發(fā)貨。甲公司因2014年1月23日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無法按時交貨,與丁公司協(xié)商未果。

        2014年2月15日,甲公司被丁公司起訴,2014年2月20日,甲公司同意向丁公司賠償100萬元。丁公司撤回了該訴訟。該賠償金額對甲公司具有較大影響。

        要求3:

        分別判斷資料三和資料四中甲公司發(fā)生的事項是否屬于2013年度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調(diào)整事項,并簡要說明理由。如為調(diào)整事項,編制相關會計分錄;如為非調(diào)整事項,簡要說明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

        【正確答案】

        1.資料三屬于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調(diào)整事項。

        理由:

        該事項發(fā)生在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事項期間,并且是對資產(chǎn)負債表日之前存在的未決訴訟取得進一步證據(jù),所以屬于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調(diào)整事項。

        會計分錄:

        借:預計負債                   80

        以前年度損益調(diào)整——營業(yè)外支出        10

        貸:其他應付款                  9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diào)整——所得稅費用   20(80×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2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2.50(90×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diào)整——所得稅費用       22.5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7.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diào)整               7.5

        借:盈余公積                  0.7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0.75

        2014年1月26日

        借:其他應付款                  90

        貸:銀行存款                   90

        2.資料四屬于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非調(diào)整事項。

        理由:

        該事項是表明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發(fā)生情況的事項,與資產(chǎn)負債表日存在情況無關,所以不屬于調(diào)整事項。

        但是該事項重大,如果不加以說明將不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正確的估計和決策,所以屬于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非調(diào)整事項。

        會計處理原則:

        自然災害發(fā)生于2014年1月23日,屬于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發(fā)生的事項,對甲公司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財務狀況影響較大,所以甲公司應在2013年財務報表附注中對該非調(diào)整事項進行披露。

      1 2
      責編:zp032348

      報考指南

      網(wǎng)校課程指南

      熱點資訊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