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女性生殖系統生理
※細目一:婦女一生各時期的生理特點
一、婦女一生各時期的年齡劃分及生理特點
1.胎兒期 受精卵是由父、母系來源的23對(46條)染色體組成的新個體。其中1對性染色體決定著胎兒的性別。胚胎6周后原始性腺分化開始,至胚胎8~10周性腺組織才出現卵巢的結構。
2.新生兒期出生后4周內為新生兒期。女性胎兒由于受到胎盤及母體卵巢性腺產生的女性激素影響,其外陰較豐滿,子宮、卵巢有一定程度的發(fā)育,乳房隆起或少許泌乳。出生后離開母體環(huán)境,血中女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出現少量陰道流血。上述均屬生理現象。
3.兒童期從出生4周到12歲左右稱兒童期。此期女孩體格快速成長、發(fā)育,但生殖器發(fā)育緩慢。兒童早期(8歲以前)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處于抑制狀態(tài),生殖器官為幼稚型。此時子宮、輸卵管及卵巢位于腹腔內,子宮小,宮頸較長,約占子宮全長的2/3。約自8歲起,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抑制狀態(tài)解除,但仍達不到成熟階段。皮下脂肪在胸、髖、肩部及恥骨前面堆積,乳房亦開始發(fā)育,出現女性特征。
4.青春期為10-19歲,這一時期是身體成長發(fā)育非常重要的過程,是兒童到成人的轉變期。是月經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漸發(fā)育成熟的階段。初潮是青春期開始的一個重要標志。其生理特點主要表現為:青春期身體迅速發(fā)育;內、外生殖器從幼稚型變?yōu)槌扇诵?第二性征出現;月經來潮。
5.性成熟期 亦稱生育期,是卵巢生殖機能與內分泌機能最旺盛的時期。自18歲左右開始,歷時約30年。
6.絕經過渡期 是指卵巢功能開始衰退至最后一次月經的時期?墒加40歲,約80%在44—54歲之間。由于圍絕經期雌激素水平波動或降低,可出現血管舒縮障礙和神經精神癥狀,表現為潮熱、出汗、情緒不穩(wěn)定、不安、抑郁或煩躁、失眠等,稱為圍絕經期綜合征。
7.絕經后期 絕經后的生命階段,生殖器官進一步萎縮老化。骨代謝異常引起骨質疏松,容易發(fā)生骨折。
二、中醫(yī)學對婦女生長壯老認識的相關理論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fā)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fā)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始焦,發(fā)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則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边@是以七歲為律,按女性各年齡階段生理特征分期的最早記載,并指出了腎氣的盛與衰、天癸的至與竭,主宰著女子的生長、發(fā)育、生殖與衰老的過程。
細目二:月經及月經期臨床表現
月經及月經的臨床表現
1.月經的定義 是指伴隨卵巢周期性變化而出現的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及出血。規(guī)律月經的建立是生殖系統功能成熟的主要標志。月經第1次來潮稱月經初潮。
2.月經血的特征 經血為暗紅色,其成分除血液外,還有子宮內膜碎片、宮頸黏液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且呈不凝狀態(tài)。
3.正常月經的臨床表現 正常月經具有周期性。間隔為21~35日,平均28目,每次月經持續(xù)天數稱經期,平均3~5日;出血的第1日為月經周期的開始,兩次月經第1天的間隔時間為一個月經周期。經量為一次月經的總失血量。正常為30~50ml,若超過80ml為月經過多。經期由于前列腺素的作用,有些婦女下腹及腰骶部下墜不適或子宮收縮痛,并可出現腹瀉等胃腸功能紊亂癥狀。少數患者可有頭痛及輕度神經系統不穩(wěn)定癥狀。
細目三:卵巢功能及周期性變化
一、卵巢的功能
卵巢具有兩大功能,即產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
二、卵巢的周期性變化
卵巢周期:從青春期開始到絕經期,卵巢的形態(tài)和功能發(fā)生周期性改變?yōu)槁殉仓芷凇?/P>
卵巢的周期性變化是從卵泡的發(fā)育至成熟、排卵及黃體形成至退化后月經來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發(fā)育,開始新的一個周期。
三、卵巢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卵巢主要產生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
1.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總結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子宮肌:促進子宮肌細胞增生和肥大,使肌層增厚;增進血運,促使和維持子宮發(fā)育;增加子宮平滑肌對縮宮素的敏感性。
子宮內膜:使腺體及間質增生、修復。
宮頸松弛,擴張,宮頸黏液分泌增加,易拉成絲狀。
輸卵管:促進輸卵管肌層發(fā)育及上皮的分泌活動,加強輸卵管肌節(jié)律性收縮的振幅。
陰道上皮:促使陰道上皮細胞增生、角化、黏膜變厚,并能增加細胞內糖元儲存量,使陰道維持酸性環(huán)境。
卵巢:協同FSH促進卵泡發(fā)育。
外生殖器:使陰唇發(fā)育、豐滿、色素加深。
第二性征:促使乳腺管增生,乳頭、乳暈著色,促進其他第二性征的發(fā)育。
下丘腦和垂體:通過對下丘腦和垂體的正負反饋調節(jié),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代謝作用:促進水鈉潴留,促進肝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抑制低高密度脂蛋白合成,降低循環(huán)中膽固醇水平;維持和促進骨基質代謝。
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總結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通常是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礎上發(fā)揮效應的。
子宮。航档妥訉m平滑肌興奮性及其對縮宮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宮收縮,有利于胚胎及胎兒宮內生長發(fā)育。
子宮內膜:使增生期內膜轉為分泌期內膜,為受精卵著床做好準備。
宮頸:使宮口閉合,黏液分泌減少,性狀變稠。
輸卵管:抑制輸卵管肌節(jié)律性收縮的振幅。
陰道上皮:加快陰道上皮細胞脫落。
乳房:促使乳腺腺泡發(fā)育。
下丘腦、垂體:在月經中期具有增強雌激素對垂體LH排卵峰釋放的正反饋作用。在黃體期對下丘腦和垂體有負反饋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體溫:興奮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使基礎體溫在排卵后升高0.3-0.5℃。
代謝:促進水鈉排泄。
【習題】
例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是
A.促進骨中鈣的沉積
B.促進女性第二性征發(fā)育
C.使陰道上皮細胞增生、角化
D.對防止高血壓及冠狀動脈硬化有一定的作用
E.通過中樞神經系統使排卵后體溫升高0.3℃~0.5℃
『正確答案』E
3.孕激素與雌激素的協同和拮抗作用 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促使女性生殖器和乳房的發(fā)育,為妊娠準備條件,二者有協同作用;另一方面,雌激素和孕激素又有拮抗作用,雌激素促進子宮內膜增生及修復,孕激素則限制子宮內膜增生,并使增生的子宮內膜轉化為分泌期。其他拮抗作用表現在子宮收縮、輸卵管蠕動、宮頸黏液變化、陰道上皮細胞角化和脫落以及鈉和水的潴留與排泄等方面。
4.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從青春期開始,雄激素分泌便增加,促使陰蒂、陰唇和陰阜的發(fā)育,促進陰毛、腋毛的生長。但雄激素過多容易對雌激素產生拮抗。長期使用雄激素,可出現男性體態(tài)變化。此外,雄激素能促進蛋白合成,促進肌肉生長,并刺激骨髓中紅細胞的增生。雄激素還可以增加基礎代謝率。
【習題】
(105~106題共用備選答案)
A.雌激素
B.雄激素
C.孕激素
D.類固醇激素
E.促性腺激素
105.能促進女性生殖器官發(fā)育和影響女性第二性征的是:
『正確答案』A
106.主要作用是協同雌激素促進女性第二性征發(fā)育,促進女性生殖周期變化的是:
『正確答案』C